![](/upload/album/de/de/8a/440fe8399686NJjzbYzh.jpg)
在每次和病人接触后,都会进行一些反思,记录下以后可以改进的任何属于职责范围内的技能或者诊断以及干预措施。白天接触的这位男性病人,有情商,有智商,有颜值,像《飘》里的瑞克。旁边照顾他的妻子也是美貌气质并存的中年佳人。最关键的是两个人幽默地要死。平生就最敬仰的人,没有之一,就是有高端幽默感,因为那代表了人的智慧可以到达的最顶端。这位病[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e4/81/6d/1696e3de9485KOkzkRUb.jpg)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老子
每次发以孩子为标题的文章,受到的关注会相对多一些,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重视教育,又或者是借着孩子,我们略微安全地展现着隐藏的焦虑感。不过,也无所谓,因为想了解孩子,一定得要先了解自己,认真地思考着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惯性。
前一阵读过一篇叫《我从来没想过,去除“父母”[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08/39/8d/32a4ba8a5494IMjfuHVr.jpg)
(重新编辑和推荐)
最近经历了一次灵性危机,每次在一个压力大、被别人吸收能量的环境中就特别容易枯竭。以前上药理和技能课的时候,老师说麻醉类的药都是严格监控的药,需要两个人签字,因为会有医护偷偷地用,当时觉得可笑,后来才发现其实照顾病患真的是压力大,麻醉自己还是有必要的,精神上的疼痛比起肉体上的疼痛只多不少。
每次遇到情绪危机的时候,[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c5/82/6a/84ceb3d50057CkwN2i4T.jpg)
我一向对孩子心存敬畏,因为他们非常聪明,很能捕捉成人说话时想要掩饰的情绪,所以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之前,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沟通方式。
下面是一些妨碍亲子沟通的谈话方式,即使成年人之间也应该尽量避免:
1)当孩子遇到困扰时,帮忙出主意(givingadvice)。
当家长觉得自己比孩子高明、或者小瞧孩子的能力时,就特别想帮忙。
提建议的坏处:
剥夺孩子[
阅读全文]
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说她小时候就是那种看起来很愚的孩子,人家跳皮筋,她永远都是那个看衣服的,用今天功利的观点看,就是一个比较失败的儿童,但这种静静的看,却成就了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现在的社会,家长自己忙也就算了,一天到晚也逼着孩子去忙,好像孩子发呆特别对不起时间一样,督促孩子做这样的作业那样的练习。
说说[
阅读全文]
上周遇到一个病人,三十五岁左右,发胶浓郁,西装革履,一看就是个体面的人。职业是汽车销售,业务能力超强。
他说最近经常在和客户谈业务的时候,大脑短路、恐惧反应机制彻底停滞。几个月前因为类似的原因看过医生,但是没有勇气去体检验血,怕真的有什么问题。量了血压,偏高;测了心跳,过快。问他的生活习惯,抽烟,且喝很多咖啡;为了保持身材肌肉,[
阅读全文]
![](http://mmbiz.qpic.cn/mmbiz/c8vKmicEK1cT7cffAZYPwU18V0o5fQtS0ibjQ3VjIy1Nlh4HN2f5Iia759YYicnZIc3b3v2fMR6gDkSmLeJM4tcVnA/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Roger对Chandler,Ross和Monica的分析,道出了亲密关系中常见的痛。真相是:无论锅里炒的是什么菜,锅底都是黑的。
NO1:
Roger分析Chandler:独子,父母在他青春期之前离婚,因为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所以用幽默作为防御机制。
No2
Roger分析Ross婚姻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过于优秀而显得妹妹有些失败,所以潜意[
阅读全文]
李跃儿老师说: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人需要跟一个群体在一起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即便你每天跟1万个人待在同一广场上,可能你内心需要的只有一两个人。人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可能也就一两个,千万别把孩子当小狼,要求孩子不分彼此地一大群在一起。
周围的家长看到活泼开朗的孩子多半是特别喜欢,而对于沉静内敛的孩子却有所保留,多么无知啊!一个有自己工作[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03/fe/27/69b2c26b1819jv2ssUHq.jpg)
有一天,碰到一对夫妻,妻,脊柱侧弯,1米3左右,糖尿病,高血压;夫,1米5左右,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当我询问他们病史时,丈夫态度既防御又攻击,我不爽了几秒之后,立刻明白他的心境,也没再纠结了。
我喜欢认知疗法(CognitiveBehaviorTherapy)这个提法,因为它把一些看似无序的不规则的人格特征总结起来,逻辑化之后,再想办法解决。
我的简单办法,就是[
阅读全文]
![](http://mmbiz.qpic.cn/mmbiz/c8vKmicEK1cRmbVgGFSVvNy7ccDcv9JbT8ia7zczweKZt1BqericYPCkfKjHI0ibr4ic4u5cISTRBFaoHJp1VKeDyia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Letgotheneedofcontrollingandlivewiththeunknown.
(图:DailyJoy)
在心脏科实习的时候,在走廊的墙上看到一个科普的宣传,文字提醒,“如果你有如下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可能是心脏病发作:
胸腔沉重;
呼吸短促;
胸口疼痛;
心悸
……”
看完的瞬间,感觉自己这些症状全中,离开医院后(不想排长队)就立刻去了一个诊所,就诊原因就报了chestpain[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