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由墨

不想那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能高山流水遇知音。
个人资料
博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013:外交官座车盗窃案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7年第5期 作者:迟婴   1949年7月下旬,留守南京的原加拿大驻中华民国使馆的一辆高级轿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于光天化日之下的闹市之中突然失踪!   这是一起意在破坏我新生人民政权名誉、形象的政治性案件,还是一起纯为谋取财物的普通刑事案件,或者是一起隐藏着其他动因的复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12:陈毅“警卫皮包”失窃案 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7年第4期 作者:孙沉   上海解放初期,当时的报纸新闻照片和新闻纪录影片显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长的陈毅公开露面时,身边总是有一至数名穿着打扮斯文、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牛皮公文包的男子。人们通常会以为那是陈毅的秘书,其实,那是身负保护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11:活捉匪首张廷芝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7年第3期 作者:孙有光   最近看到有一些回忆长征的文章中提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后,了解到盘踞在三道川口豹梁寨子的张廷芝民团为害最甚,人民对他们痛恨至极,便决定拔掉这个反动堡垒。吴起镇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军委警卫连和工兵连在左权的指挥下,一举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10:许世友批侦的间谍案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7年第1期 作者:东方明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逝世于南京。消息传到日本东京,因尿毒症住院作透析治疗的亿万富豪河下谷清,凝视着报纸久久不语。然后,他轻轻抓起床边的电话,给四个都已成家立业的子女逐个拨打电话,要求子女并配偶务必在次日赶到医院,并且要带上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09:建国后故宫盗宝案实录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6年第6期 作者:穆玉敏 故宫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五百八十多年的沧桑之后,依然以其无与伦比的高贵、富丽堂皇的风姿和绝无仅有的神秘端坐在北京城的中心。 故宫又称紫禁城,这个名字是借喻紫微星垣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08:周恩来的四封救命信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6年第4期 作者:汤雄 狱中斗争   1946年初某日,江苏吴县新四军敌后武工队指导员李觉、队长金瑞生、队员杨阿考为铲除叛徒,投宿在虎丘山麓的梅林古庙,因该庙的香火和尚海光告密,被国民党吴县保安队包围。金瑞生队长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李觉指导员与战士杨阿考均因身负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虽然很早就知到柳亞子先生,但是,对于柳老先生的认知,仅仅是其与润之先生唱和的一首《七律》和一阙《沁園春》。 关于柳老先生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大陆方面的解释有所不同。就我看到的有关文章,都以“無車彈鋏怨馮驩”和“分湖便是子陵灘”两句为据,认为柳老先生不满对其工作的安排,要作严子陵,不愿留京,所以润之先生和诗中有&l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07“江南遇刺案”最后一个杀手落网记 《啄木鸟》2005年第12期|作者:窦应泰 1984年10月15日清早,两个骑自行车的华裔青年人,沿着美国旧金山通往大理市郊的一条幽静小路飞快地驶来。显而易见,这两个陌生人早已多次来此探路,并已选准了目标。现在他们终于轻车熟路地驶进一片临靠大海的高级住宅区。附近悄无人迹,两个青年人忽然丢掉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06——乱世女特工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5年第11期 作者:杨世运 大汉奸道出一位天仙女特工 1945年仲秋时节。重庆西郊,歌乐山下,白公馆。 这是一幢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别墅,掩映在绿阴之中,因为它原来的主人姓白而得名“白公馆”,如今早已被国民政府充为公用,成为关押重要政治犯的看守所(新四军军长叶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05:新中国首例假币案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05年第07期 作者:东方明 注:此文是东方明在尘封档案栏目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银行老职员点钞时的手感 1950年6月16日,下午4点多,上海市新成区(现静安区)新闸路上的一家人民银行办事处营业所里,几位职员正紧张地清点着当天存储进来的各种票面的人民币。 突然,一个五十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