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由墨

不想那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能高山流水遇知音。
个人资料
博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001:末代皇帝与京都民警 本文转载自《逐木鸟》2005年第04期之一 文:穆玉敏 注:本文是《尘封档案》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北京警察博物馆里,收藏着两件珍贵文物——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户口登记簿以及他办理户口时的照片。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两样东西,特别是那张历史照片,为到过警察博物馆参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是中国公安系统惟一的大型公安法制文学期刊《啄木鸟》杂志的栏目之一,最早见于2005年第四期,"末代皇帝与京都民警"是该栏的第一篇文章,同期第二篇为“国际工作班在行动”。虽然《啄木鸟》是月刊,但【尘封档案】却不是每期都有,2005年第八、九、十期,这三期没有【尘封档案】。 《啄木鸟》杂志创办于1980年,刊名由茅盾先生提写,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0-08-04 20:56:48)


“李鸿章杂碎”的产生有中美两个版本。 中国人的版本是这样的:李鸿章到了纽约(1896年),吃腻了美国菜。一天,他在住处招待美国客人吃晚饭,大概是中国的饭菜香吧,客人很快就把桌子上的菜一扫而空。厨师急了,准备的菜都上完了,而客人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李鸿章急中生智,便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和厨师咬了一阵儿耳朵。不一会儿,厨师端上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尘封档案】系列之110:两个美国间谍的故事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5年第12 文:穆玉敏 从网上找来李克夫妇和中国友人的照片一张(摄于1988年),供读者们参考  1948年8月下旬的一天,一艘横渡太平洋的轮船即将到达中国上海港。这让在海上颠簸了一个多月的乘客们感到释然和兴奋,甲板上一片欢呼声。美国青年李克(AllynRickett)此刻也站在甲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尘封档案》拾遗之180:水沟计划 本文转载自《逐木鸟》“尘封档案”系列 1963年春,台湾特务机关获悉国家主席刘少奇即将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消息后,制订一个旨在谋杀刘少奇的“水沟计划”。我方侦悉敌特阴谋后,指派反特专家前往异国开展反谋刺行动,终于粉碎了敌特的罪恶阴谋…… 一. 1962年10月,地处印度洋东北侧的世界最大岛国印度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系列之086:特别经费失踪之谜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2年第10期 文:东方明 一百二十两黄金莫名消失 1949年11月下旬,中央公安部、社会部向华东局、东北局、华北局的公安部、社会部发出机要件,要求对件内所注明的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前我党我军各个历史阶段的若干起尚未侦破的悬案进行调查。分发给华东局的案件中有一起中央特别经费失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尘封档案》拾遗之148:飞车女贼覆灭记
本文转载自《逐木鸟》“尘封档案”系列。 一、老和尚的遗书 初秋的一个上午,山西省天镇县公检法军管组成员姜树茂和往日一样,准时踏进了县公安局的大门。 门卫室警卫人员老孙从窗口里探出头来,招呼道:“小姜同志,有人找你!” 姜树茂闻声驻步:“谁找我?” “二沟村来的一个农民,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尘封档案》拾遗之069:女“飞贼”案 本文转载自《逐木鸟》“尘封档案”系列 一. 南京德胜路中段有条名叫“草鞋巷”的胡同,草鞋巷口有家百年老店——“六和堂中药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六和堂”是南京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中药店,该店不但中药品种齐全,而且价格公道,待客和善,因此多年来一向生意兴隆。 六和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尘封档案】系列之153:“马字三号”悬案 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07期 文:于公孙,李西始 一、“马字三号” 1930年5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5月中旬,湘赣边界苏维埃代表谭震林、赣东北苏维埃及红军代表邵式平、右江根据地苏维埃代表雷经天、川南苏维埃代表恽代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0-05-09 20:15:18)
早上起来,一边吃早饭,一边看微信。住在成都的好友发来一段夜色中大雪的视频,下面留了一句给我的话,问我是否多伦多夜里真的下大雪了。当时回了一句,不会的。 然而,吃完早饭,拉开窗帘,才发现,真的在下雪,而且很大。雪下下停停,间或露出一阵阳光。十二点四十左右,下得最大,细小如搓盐似的雪粒密密的有如烟雾一般。不禁想起太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