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乐文摘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惘然.
个人资料
博文

Victoriazxm368992@sohu.com好多人认为,黛玉得不到贾府上下欢心,尤其是王夫人的认可,除了自身的小性儿、多病等原故,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林妹妹管家也不如宝姐姐那么在行。或者根本就是一个外行。试想,偌大一个贾府能交给这样一个不会持家的媳妇么?所以这是贾府尤其是老太太那么疼黛玉却最终选择宝钗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我们来看看黛玉果然是不食人间烟火、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4-13 02:47:32)

潇湘妃子liudangela@chinaren.com引子:
龙呤细细,凤尾潇潇,秋日如霜的白月静静地将她的光辉洒在石阶上,飘渺无踪,细细如梦,三支纤弱的檀香悄悄地把自己的思念送上了云端。
第一支香:忆仙魂
那里曾经是我为之魂牵梦萦的那个人,那里曾经是让我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的那个人,那里曾经是千万次午夜梦回之际飘然于梦的最深处的那个人。
那是一位真正的仙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影子kendrah@sohu.com在看到有人说林黛玉要是在现实生活中非要吃毒鼠强自杀等论述后,我就常常在想,假如林真的在现实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是个感性而又内敛的人,不管多耀眼的明星,也就是喜欢不喜欢,或者喜欢一部分,从来都不会去崇拜谁。而我最最喜欢的一个真实的人物是林徽因,虽然她的时代离我们已有好几十年。有一天突然灵光一闪,假如林黛玉在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冷紫烟*daihengbo@sohu.com喜欢上妙玉,是因为一句话!
     凤姐儿欲相邀妙玉,妙玉却道: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刘姥姥用过的杯子,她因嫌脏,就要扔掉,那是一只贵重的杯子,但杯子的价值对她来说,在乎用过的人,若是她自己用过的,就是砸了,也不肯给人。但后来,她却把自己素日用的杯子,给了宝玉,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4-12-19 17:55:21)

sifanwenxuecity.com王熙凤是很赏识她的能力和才华的,大概由于身体的原因,她也很想有个帮手.
依偶看来,她曾经动过这个念头:她让黛玉帮她干件事.你别小看这小细节,偶觉得就是王熙凤想用黛玉.因为凤丫头就是这样用人的,后来小红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有心的人,早就巴不得去干了,但是黛玉却拒绝了.
这倒是有两个可能:一个就是黛玉确实没有明白王熙凤的意图,当作一件很随便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风声水起[xiaoyao0324@sohu]这周工作有点忙,很少来看贴,可是一来了就看到这样一篇贴子,看了时间是半年前的了,一个深爱着宝钗的人,作者称宝钗为“头号淑女”,那么我们先来说说这淑女的名词是怎么定义的:“淑女”是个很古老的名词。《诗经》那个著名的开篇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脍炙人口,似乎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的文化中,“淑女”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0-29 00:12:37)
水石清华[shuishiqinghua@sohu]《红楼梦》中也有好几处正面描写宝玉形象的文字,从这些文字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宝玉长的实在是不错,但和我们现代的审美习惯可能是有一些区别的。我不知道是曹雪芹喜欢阴柔之美呢还是整个明清时代的审美情趣仅限于此,我们看到的关于宝玉外貌的描写则起倾向于女性化的美,阴柔的美,我们来看看这些文字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了。
书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4-10-29 00:11:19)
芹圃画石
《葬花吟》
  
  
  花榭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柔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是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0-28 22:00:47)
水石清华 [shuishiqinghua@sohu] 在长长的一部《红楼梦》里,死亡一直贯穿在小说的前前后后,死亡的基调似乎一直主宰着小说的气氛,给小说抹上了一层灰暗颓败的色彩。死亡意味着结束。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小说里的一些死去的人,能从中感受到一些东西,或沉重或悲哀或绝望或凄美。 小说的第二回里,就开始有人死去。书中只是简略的提了一下,说林夫人仙逝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老闲 [gjzyq@sohu] 不知道阅读《红楼梦》的人,在那团花簇锦和绮丽缠绵的红楼世界里,是否曾聆听到呼啸山庄上那终年不息的凄厉的呼啸声?或许我们以为纸醉金迷的贾府是富丽堂皇的画眉田庄,是养尊处优的安逸,是贵族家庭的体面,是上流社会的繁华。或许,当我们听着林黛玉在含泪悲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时候,也许我们都有点爱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6]
[37]
[38]
[39]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