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往事

Even on a grey winter day with skies so dark that you
fear the sun will never rise again, you forgive Paris.
个人资料
小兔三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4-11-13 20:46:56)
前文《我喜爱的两位法国歌手》提到GrégoryLemarchal引发的乐坛轰动,所有的音乐评论家都心服口服地承认这是天使的声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语言的隔阂,我们在美国看不到太多他的介绍。但是在YouTube或Google打进他的名字,你会找到他的歌和无数歌迷的怀念之言。
说起天使,我们很容易想到感恩节必放映的《It'saWonderfulLife》,里面的天使搭救男主角度过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4-11-09 12:00:10)
去法国留学之前,听过NanaMouskouri演唱的《樱桃时节》(Letempsdescerises),觉得很美。那时正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小资观念。到了巴黎之后,发现生活根本不像《樱桃时节》唱的那么美,Totallyopposite!所以不再喜欢Nana了。
那时我是PatrickBruel的粉丝,现在不是了。Patrick最近来美国巡演,风度酷过当年,但更显成熟。他的《Quialedroit》曾让我着迷,一首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上一篇提到五十而知天命,我的理解是,五十岁以后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再是偶然的,那些貌似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是命中注定的。下面就是我的一段亲身经历,岁月流逝,记忆犹新。我的博客中已说过,我在巴黎留学时妻子未能同行,尽快毕业赶回北京的压力很大。课题的进展稍有不顺即让我情绪低落。我研究的是半导体中的缺陷,用磁共振方法检测,信号弱的时候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4-10-26 09:24:52)
我一直认为学外语不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背,要记就记住一个完整的句子,很有效。在巴黎学法语时,我听懂并记住的第一个完整句子就是我们小组Jacques先生说的,A50ansjereparsàzéro,直译是,我50岁了还要从零开始,意译则是曹操的那句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位Jacques先生并非等闲之辈,发表文章无数,在我眼里就是半导体学界的大仲马,如果不是干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和祖国,转了三次飞机,终于到达了我们在美国的第一个落脚点,缅因州的Orono,缅因大学的主校园。妻子在这里读研究生兼做RA挣钱养家,有时在一家小中餐馆帮忙,贴补零用。我突然从忙忙碌碌到无事可做,落差之大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那时美国的经济刚有起色,电视上看到副总统AlGore总是高声颂扬:UndertheleadershipofourPresident。可是年轻人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14-10-21 13:38:52)
前文提到我和妻子的差异,用水牛和蝴蝶来形容还远不够。天离地有多高,东离西有多远,也不贴切,那是用来形容神对人的爱有多大、让过犯离我们有多远。很难想像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我们是怎样走过来的。
每次听苏芮唱《牵手》都觉得像是唱分手。既然知道前生不一定好走、今生还要更忙碌,为什么仍要苦苦地追求。美国的离婚率是百分之五十,离婚后再婚的离婚率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4-10-18 10:12:48)


接上文。92年回国后,与妻子久别胜新婚,以为王子公主从此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太naive啦。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北京人都记得,每天下午四点以后,人人都拎着奶瓶去奶站取奶,不管你是学部委员还是传达室看门的。从家到奶站要走十几分钟,我很喜欢走那条路,呼吸点新鲜空气,有时忘了带奶证还要走两次。好景不长,妻子的眼神有些不对劲,她说,如果她不出国,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14-10-16 11:45:44)


这是20多年前的事,现在海归就不一样了。92年回到北大,熟悉的校园和香山颐和园怡人的景色依然如故,当年住过的45楼变旧了许多。学校安排我住在北大方正后面的503楼。每天看着方正的生意兴隆竟未动心下海一试。那时方正的总裁副总裁都是从物理系出来的,而我还是继续做我的物理研究和教学。
住房里没有淋浴设施,商店里有卖热水淋浴器的,但是很容易一氧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许多年前在罗马许愿池扔了几个硬币,据说能保证再回罗马,没应验。回北京不需要扔钱,那是我的老家,想回就回。可是走到哪里都不认识,我的北京口音也没有那么慌腔走调,总被当成外地人,应该说人是物非,或者,物非人也非吧。
每次去法国回巴黎时才体会到所谓的物是人非。不是说法国人懒,不愿意花力气改修建筑,那是人家保护古迹的聪明。二十多年前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4-09-12 19:30:54)


最后一晚住在巴黎,准备回国带的东西。突然想起香榭丽舍大街还没有好好照些片子,趁天还没完全黑,又一次混入人流中。哪里能照景啊,到处都是游人。凯旋门又在修,不照也罢。香榭丽舍大街变化不大,行人道很宽,只有新年夜的时候才觉得不够用。两边商店人潮如涌,Laduree队伍排到店外。在我们前面的人结帐时付了200多欧。旁边的Lincoln电影院反到被冷落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26]
[27]
[28]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