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面煎糕
小时候细粮少、粗粮也不够,能吃饱饭就心满意足了。那时由于大部分是粗粮,最常见的吃法就是蒸玉米面窝头。记得当时父亲的厂里食堂有粗粮细做的说法,就是把玉米面兑上少许白面,加点糖精,上平底锅煎蒸成一种带嘎巴的蒸糕,口感比纯玉米面窝头好吃多了。这蒸糕可是有将近30年没吃了,昨天自己试着做了一次,有点模样,今天再改进一下[
阅读全文]

小小青藤,枝叶满架。冬不落叶,四季开花。花多飘曳,串串潇洒。
人见人爱,无需管辖。花象女人鞋,黄面绣红花。英文名很怪,TheLadySlipper。
[
阅读全文]

高夫·惠特拉姆(GoughWhitlam)今天早晨逝世,曾是澳大利亚第21任总理,任内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现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华人都是40年前他政治智慧的受益者,愿他一路走好,安息天堂!
尽管惠特拉姆当政的时间仅3年,但后世认为他担任总理期间建树颇多。时至今日,许多澳大利亚有关民生的政策和方针皆于那时成形,并且持续发挥着行政效益。其中最著名的是[
阅读全文]

我虽出生在沈阳,但沈阳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模糊。我的童年多半是在位于辽西的朝阳(地区)度过的。那是一个叫半拉山的穷山沟,我在那里呆了13年,直到83年去青岛读大学为止。
文革中,朝阳属于(小)三线,很多大学,科研单位都以走五.七道路的形式从省城沈阳搬迁到朝阳。父亲虽是技术工人,但也随当时的东电技术改进局的实验工厂一同迁往朝阳,并在那里一直[
阅读全文]
并蒂白莲花自古鲜有,
比翼天堂鸟人间难求!
[
阅读全文]

偶然发现手机可以用来进行素描摄影,今天尝试了一下,效果不错!有点小时候看的连环画的味道。
[
阅读全文]

蓝花楹(Jacarandamimosifolia)是紫葳科蓝花楹属的植物。自然分布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等南美洲国家。由于它极佳的观赏性,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引种。
澳大利亚从19世纪从巴西首次引种蓝花楹,据说第一棵蓝花楹就被引种在Brisbane植物园中。由于环境适宜,蓝花楹在澳大利亚已广泛分布,特别是在亚热带的布里斯本地区,更是随处可见。
每年春天和夏初,蓝花楹[
阅读全文]
春天来了,Brisbane植物园中的一株龟纹木棉(Pseudobombaxellipticum),俗称修面刷树开花了,她是那样的美丽大气,富丽华贵!
[
阅读全文]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佩茱萸,赏秋菊,登高远望,此乃国人习俗。吾等来澳多年,虽偶循农历,然季节相反,时令倒转,每逢春归夏至,实乃秋去冬来;重阳近端午,秋分似夏至。故常有疑惑,是遵循祖制,还是顺乎自然?思来想去,左右为难。
按理应顺应自然,此乃万物之本。重阳在澳实为夏初,非深秋也,天不高,云不淡,气不爽,故登高不能远望,更无秋菊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