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庭院

生在沈阳,长在朝阳;求学青岛,定居澳洲;爱好园艺,喜欢探险;痴迷足球,业余摄影;崇尚艺术,欣赏美食;讨厌冗赘,主张精简。
个人资料
我的庭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5-03-24 00:31:02)


(照片来源网络)
ZoysiaorZoysiagrass,中文为结缕草,又名:锥子草、延地青、天鹅绒草等。它在朝鲜、日本以及中国有广泛分布。是一种的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茎,须根细弱。秆直立,高15-20厘米,基部常有宿存枯萎的叶鞘。结缕草生长缓慢,质地细腻柔软,对水分、温度和阳光的变化耐受能力强,是一种理想的温带草坪品种。结缕草经常用于覆盖坡地,以减少水土流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5-03-21 19:16:12)


三月初送母亲回国,其间有几天闲暇时间,本打算去江西骛源看油菜花海,可临行前发现骛源地理位置偏僻,与黄山、景德镇和三清山呈三角状,要到那里游玩,没有三、五天是不行的,而我只有两天时间,还要赶到上海出境。权衡再三,只得放弃游骛源转而去江南苏州。我喜爱苏州园林,曾去过那里多次,但从没在春天里。记得有一首歌词唱到“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2015-03-19 22:46:01)


记得小时候曾猜过一个谜语,“金银铜铁,打一地名”。谜作者构思巧妙,五金中有金银铜铁,独缺锡,谜底自然是无锡。无锡是江南重镇,我对无锡的了解源于小时候的一部电影《二泉映月》,片中的瞎子艺人阿炳就是在无锡街头卖艺为生,并创作出了不朽的二胡曲目。
“无锡”一名的来由颇多,一说此地曾有锡山,盛产锡矿,为兵家必争之地。据《东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5-03-01 06:13:11)


我的后院靠河,闲暇时经常下到河边钓鱼捉蟹。平时多鲇鱼,前几天多雨,岳父在蟹笼中偶得一河鳗,大而肥。有茶碗粗。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出家门半步,竟有河鲜,岂不美哉!
用盐水洗净粘液。鳗鱼去头,去内脏后清洗干净。鱼肉切长片,上锅大火蒸10分钟。
将油、酱油、白糖、甜味红酒倒入锅中加热熬制调味酱汁。
烤盘预先铺好锡箔纸并刷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2015-02-25 03:03:56)


(红花桉)
桉树(Eucalypts),又名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总称。一般为常绿乔木;枝、叶花有芳香;叶子通常互生,有柄,全缘羽状脉,多为镰刀形;早春开花,花色有白色、红色、粉色和黄色。
桉树是澳大利亚本土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树种。现已发现有七百多种桉树,绝大多数生长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临近的新几内亚岛和印度尼西亚。桉树俗称Gumt[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植物园中的一株垂花楹开花了。
垂花楹(Colvillearacemosa)属于豆科,垂花楹属。跟红花楹(凤凰树)产地同源、外形相近,两者均原产于南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垂花楹在夏末初秋开花,含苞待放的花穗如串串葡萄挂满枝头。花蕾自上而下依次开放,露出金黄色的花蕊。远远望去,金黄簇簇,格外绚丽夺目。
盛开的垂花楹常引来彩虹鹦鹉琢食,真可谓锦上添花,七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春将至,
福临们。
环球同此凉热,
共迎春!
今早将拟好的春联修改了一下,并打印好贴在的房门两边:
有鸡鸭菜花生活鲜美
无忧虑烦恼幸福安康
羊年吉祥
在此祝各位博友三羊开泰,洋洋得意,扬眉吐气,羊年大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5-02-13 04:54:07)
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是贴春联。
传说最早的春联是由的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用于画门神的木板,到了南北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继而出现了对联的形式,而后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下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2015-01-31 18:28:32)


自小生长在辽西朝阳,那里土地贫瘠,植被单调,除了常见的杨、柳、槐外,很少有其它树种。白杨树挺拔俊秀,常被用来装点城市街道和道路。槐树耐旱,常用来绿化山林。而柳树喜欢潮湿土壤,常常生长在河畔,沟边的沙土中。每当春风吹临,细雨绵绵,柳芽初露端倪,远远望去,淡黄如薄雾一般,那是春的色彩;新叶绽放,柳花渐露鹅黄,轻轻揉搓,浓烈沁人心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5-01-29 21:30:23)
堂、轩、馆 《园冶》中说:“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 堂,正屋也,也称厅。厅堂为园林中的主要建筑,要置于园林的中心地位,以方便观景。它是人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堂前常有临水的宽敞平台,面对水池和假山,山上有亭,互为对景。 轩、馆与厅堂建筑风格类似,是园林中的次要建筑,常临近住宅,为生活起居和会客之所。轩,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