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玉米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小L比大L小两岁,个头略高于其兄,但身体不似其兄壮硕。他那时才十七岁,或许为了显得老成些时或在鼻梁上架一副黑框大眼镜。小L从性格兴趣到说话方式及行事风格都与大L南辕北辙大相径庭。但兄弟俩在自信这一点上颇为相似,此外,两人个性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兄弟二人彼此不以为然,大L时或当面嘲笑小L,小L说不过他,但心里并不服气,不止一次对我说:那家伙&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东京时有不少朋友,其中有一对哥俩可算是较有个性或特色的。说起来这哥俩与我还不是一般的朋友,他们的父亲与家父是从前的老同学,所以算得上是世交。而且我去日本留学还是仰仗他们父亲的大力帮助才得以成行的。 这哥俩大的叫大L,小的叫小L,听着同大S小S差不多,不过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这哥俩是男的,那姐俩是女的。大L小L哥俩去日本时都不满二十,大L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刚去东京时,因语言不通,对所谓“日本文化”,或者说得实在点就是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也不了解,故而不少留学生都闹出过笑话,有时还会引起误会。我曾经耳闻目睹过一些这样的笑话或误会,而自己初到东京时也曾出过不大不小的洋相。先说说自己的洋相吧。我在出发去东京之前,突击自学了三四个星期日语,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了几句日语日常招呼用语。在这些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初到东京时住在田端。田端并不繁华热闹,也无甚明显特色,是个普普通通很劳动人民的地方。但位处山手线圈内,交通十分方便。离开明治学校所在地池袋四站路。坐山手线电车九分钟抵达池袋,再九分钟可以抵达新宿。我住在一个叫做菊富士莊的私人木造公寓里,离车站不远。楼下是房东,楼上是房客。楼上有七八间房间,外加两个局促的蹲式厕所。房间分在南北两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B班另一位有趣的同学是李君。李君也是东北人,原是大学老师。他毕业于吉林大学,读大学时学的是考古专业。同学开玩笑说他考古只研究女尸,他呵呵地笑。李君有点大智若愚的感觉,他不咋呼,喜欢睡觉,课间休息时常看到他脸上有伏在课桌上睡觉时留下的红印。眼神也有点懵懂迟钝。偶尔李君会不着头脑地发点感慨,比如,有一次他忽然感叹说:我发现人吧就是奇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了日中学院的老师,再说说日中学院的同学吧。如前所述,我们那一期日文科同学共六十来人,分在ABC三个班级。除了少数几个同学如本人一样是从其它语言学校转去的以外,其余都是直接由国内各地去的。东北的较多,其余有北京西安上海江苏四川和广西等地的。年龄大的三十四五岁,小的二十来岁,最小的一个东北女孩十七八岁,高中一毕业就直接奔去了日中学院。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日中学院日语科除了前述三位专职教师外,还有几位兼职教师。他们分别是后藤先生,为我井先生,饭田先生,奥本先生和佐佐木先生。奥本先生和佐佐木先生是女老师,都是非常亲切敬业的老师。一个教我们词汇,一个教我们泛读。佐佐木先生似乎有两个年龄不大的儿子,她有一次课间休息时问我说:她观察到在日中学院学习的一对兄弟相处和睦,是不是中国人兄弟姐妹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在日中学院,我们那一期的日语科学生按日语程度分为ABC三个班。A班算是程度比较好的,B班次之,C班是从假名开始学习的初学者。每班二十来人,统共六十人左右。日语科共有七八名教师,专职教师三名,其余是兼课教师。专职教师分别担任ABC三个班级的班主任(日语叫做“担任教师”)。兼课教师则只管上课。日中学院日语课目分得较细,有精读,泛读,听力,会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6-12-23 10:14:20)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性教育,与性相关的知识都得靠自学。但凡涉及到点男女之间的事情大家兴趣很高求知很热心;但表面上假装淡定,一副漠不关心的摸样。因为如果流露出好奇或者显露出兴趣很容易成为别人的取笑对象,弄得不好会落下思想品德低劣的话柄。 读小学时,我们班里有个外号小眼睛的同学就有过这样的教训。他那时看了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叫做《多瑙河之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12-21 05:35:26)
英语学了许多年,一直没学成个样子,半吊子恐怕也挨不上,但学过的一套英文教材却一直不曾忘记,可谓刻骨铭心,没齿难忘。这套教材就是新概念英语。新概念英语共四册,第一本起步,二三两本过渡,到了第四本基本是英文报刊杂志里的文章,读懂第四本,万里长征走完最后一步,大概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可以一马平川了吧。回想起来从前学英语时,五花八门用过各种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