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近来不断有中年朋友癌症趟枪(有肺癌,胰腺癌,淋巴瘤),这让人心有余悸,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不断给我们分享与病魔抗争的心里路程,这是他们转来的文章,值得一读: 半个世纪以前,癌症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这短短的五十年,癌症却成为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三甲”。在由260多位成员组成的癌症家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咱爱吃馄饨,这也许与我们成长的年代有关。记得文革时,在北京大街上见不到几家餐馆,出外“打牙祭”更是天方夜谭。有次随老爸出去办事,中午实在赶不回来去食堂打饭,于是就在外面的一家小馆进餐,这顿饭中的一碗馄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方的馄饨是皮大馅小,汤水来自大锅里的几根猪骨,对上点冬菜就是馄饨的汤底了。那腕馄饨按现在来看绝对是清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俺老丈人七十多岁,是一位典型的“老顽童”,什么新潮电器都爱玩,什么新潮服饰都敢试,活得潇洒自如,人看起来也很年轻。每次见到他,俺都十分感慨,有时还要他给过两招---如何保持一颗不老之心。我相信人有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千万不要年龄一到就说老了,搞的自己垂头丧气。人们常说“人老心不老”,其实这才是面对年龄的态度。可以简单测试一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们常说“人要脸树要皮",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看的都是一张张脸,彼此无论好看难看都要面对,可见一张脸对人来说有多么重要。现如今夸张的是,脸被标上了颜值,有三六九等之分,这不得不让人更加关注人头上的这张脸。有自认颜值低者,让这个社会给“逼”的,也不得不放手在脸上下刀,不整出个明星脸誓不罢休。 人的外在固然重要,但就不知人们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听国内朋友讲,近来北京市公布《2016年各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任务》,据说全市各城区有不少地方都要进行拆迁。听到这消息,俺就先想到咱北京的老胡同会不会被染指,因为这case过往时有发生,真希望它们能传承保持下来。 说起胡同,很多人就会想到有名的八大胡同和小凤仙的故事,那是旧时代的风月场所和流传下来的逸事,但那里现已被改造的七七八八了。我是在机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生活中有些东西,扔在那里没人理睬,用起来时也不在意。可是看似如此普通的它们,有时到了艺术家的手里,就有了不一样生命力。 上周末shopping,为了killtime,逛到一家具店打发时间,不经意间看到几个非常别致的座椅,那简直就是艺术品。那性感的设计,完美再现了“美女”骨感曼妙充满美感的身段。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当下的爱情像是快餐,来到快的去得也快,好不容易步入婚姻的殿堂,却是闪婚,两人不高兴了不玩了,又来个闪离,这真让人读不懂。再看看街上,到处是大男剩女,为什么呢?他们的爱情输在距离、输在时间、输在房子、输在XX,现代人的"情"到底有多真。 这让人想起二十多年前出国时,我们那一代人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当然那时中国的发展没有现在这么快,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在海外,你若不住在大城市,一定会感到人烟稀少,尤其是周日难得在街上见到几个人。只有遇上国庆游行或大型活动,才发现人们从各个角落冒出来。记得去年夏天,到周边一城市看朋友,他们领我们去逛了一下那里每周六开的农贸市场,朋友说今天“全城”的人都集中到这了-:) 到了那一看,果不其然,不大的农贸市场已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到处挤满了兜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我们现在时不时地回国探亲访友,大家常常见面,所以彼此间没有了那么多的新鲜感,他们对我们讲话有时也满直接的。我们那,也基本上能入乡随俗,时尔挤挤公交地铁也算是与民同乐,至少不让人感觉我们从海外回去的是另类,其实主要还是避免人家说咱是“崇洋媚外“-:)可是无论我们如何注意,在海外生活的烙印与好不容易根除的“毛病”,还是时不时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孩子将面临上大学了,关于选学校选专业,做父母的我们忙前忙后,比当年自己上大学还用心。有天想跟孩子沟通一下,他一脸不情愿的坐下来听我们的设想,临了想听听他的意见,他说还没想好那,当时就来气,与孩子发生了争执。过后一想,做家长的我们还是沿用在中国一样的思维方式,越俎代庖,可孩子是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受教育,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91]
[92]
[93]
[94]
[9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