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北京的家人时时都在微信上报告雾霾的情况,这是很少有的,其严重程度可想而之。父母不愿再出门,小辈的赶紧给他们买空气清新器,净化空气,然而他们内心的忧虑怨气,如何清理?
北京人民都在盼望,快来大风,快来大雪,人们等一个晴朗的天空如当年等“解放”一样迫切。每次雾霾飘来时都是京城市民等风的日子,人们都翘首期盼,希望劲风能一扫[
阅读全文]

中国文化的强调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员,都会有形和无形地和他人关联。
这句流行语很有意思“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
阅读全文]

历史让人难忘,看看下面带有那个时代特色的宣传画--中国式的【大跃进】,让我们想起很多,很多......,那时吹牛,那时山寨,全是敲锣打鼓明着来,现在觉得可笑,当年谁人不信,多回顾一下,也许我们对中国今天的改变另眼相看。
【大跃进】是1958-1960年间发动的一场动员全国参与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是想通过农村公社化等方式以求迅速解决中国工农业落后局面。老毛[
阅读全文]

父母和孩子的情感关系满复杂,有亲情,友情,辈份情,溺爱情.....。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处理的好和和睦睦,否则矛盾重重。这关键是要看双方如何把握运用好这几份情,比如,都成年了,双方应看重互相尊重的友情,而非“滥用”辈份之情。但无论如何,都是亲人,孩子爱父母,父母爱孩子。
近来朋友相聚说起来各自年迈的父母,有一朋友[
阅读全文]

大伙来到海外相信都会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路上与老外狭路相逢,不管认不认识,一般都会点头或彼此对视微笑一下,若小路不宽或对方牵条狗,大家擦肩而过也会说个“ExcusemeorSorry"。待大家生活安定,就会在小区买房安营扎寨。散步时常常见到的都是老熟脸,互相问候一下那也是常态。
记得我们十年前进入现在住的社区时,掐指数一数也就五六家中国人,彼此散[
阅读全文]

今年入冬前,就不断听到警告“北美今年将迎来史上最冷冬天,超寒冷、超多雪……“。没想到真是说着了,这几天出来进去感受深切,冰冷、冻雪、真是一个糟心的严冬。预测还说今年的降雪将会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次数更多,直到明年初春,看来雪花满天飞的“美景”不再是个梦-:)
遇到这样的冬天这样的雪,有人高兴有人愁,孩子们说,学[
阅读全文]

冬天漫长寒冷,缺少生机。色彩单调的大地不是白茫茫的一片雪海,就是光秃秃的落叶,枯木在凛冽寒风中颤抖,人们总是怀念那逝去的夏日时光,祈盼着春暖花开的时刻。。
冬季穿行于星罗棋布的别墅小巷间,看着灰蒙蒙的杜松,黯淡无光的侧柏,概叹冰雪的无情,更怀念那春夏的郁郁葱葱。猛然间,一株依然苍翠的小树,傍晚的夜幕开始垂落,但那片绿色却是那样耀眼[
阅读全文]

现在,咱老海呆回国如履平地,网上订张机票说走就走,爽。这样常来常往,就少不了要去飞机场“报到”。大伙一定有体会,飞机场就像一个小社会,啥人啥事都能碰上,兴许会见到你的偶像你的相识,也许会遇上点麻烦,有时撞上些奇葩,会让你“目瞪口呆”.....
昨晚朋友聚会,聊起这个话题,“什么延时起飞了","候机人们之间胡扯”......,[
阅读全文]

想到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琢磨一下家的内涵与外延。家是由众亲组成,成员彼此间有血缘与非血缘的关系,情在这里,真爱也在里。都说家是避风港,是人们最轻松最快乐的港湾。然而正是这松弛的环境,有时却成了情绪宣泄的宝地,人们也许会不知不觉地滥用这个权限,不经意间家就是个伤人的地方。
看看国内有关家庭伦理的电视剧,那个家庭不是相爱相杀,不算计就是[
阅读全文]

很多在国内认为理所当然之事,如插个队,扎个堆,挤个车,随手扔个东东,逃避责任....到了海外可就另当别论,周边有诸多老外的楷模,大环境使然,咱再做有时也会脸红,不好意思......
前两天在下班回家路上,在俺前方有辆车突然抛锚靠向路边,后面紧跟其后的两车也立马在路边接连停下,驾车人急忙下车跑向出问题的车提供帮助。俺在这短短一刻看到这一幕,首先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