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工作是为了快乐还是为了生存,人们常常要面对这个问题,估计后者是大多数人的答案,若工作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快乐之人,应该是幸福之幸福了。见过也听过周边不少人抱怨,上班是“亚历山大",干不完的工作,受不完的气,更主要的是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和应有的承认,他们说工作就是为挣那“三瓜俩枣”。当然之中每人情况不同,不好一概而论,但不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早年在北京所住的地区靠近各军区大院,因而从小学到高中,先后认识不少来自部队的子弟,有些是同学有些是朋友。当初一起玩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都是能闹的孩子,混一起耍,与机关大院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当时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身上的国防绿军装/帽子/军挎,那绝对是其父母的特权,文革后期,以蓝色为基调的服饰为主之年代,军服在孩子眼里非常拉风,因为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2019-04-06 14:26:21)

【都挺好】引出了无数家长里短的话题,也引起人们重新思考家庭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不同于以往家庭伦理的故事,这部电视剧颠覆了家长与孩子的角色,爱恨交换,父母之奇葩之招人“厌”,给孩子们埋下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以至亲情不在,亲情相杀。就如戏中起始,明玉去接美国回来奔丧大哥时,心不在焉拿着手机说着其母的去世,让大哥惊讶的是“妹妹说母亲的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回国前,有哥们分享过足浴的愉快感受,还推荐赶紧去享受一下。那年咱住在老丈人家,出门看到楼下“情色”十足的按摩服务,如何是君子涉足之地。咱将这感受跟太太家人分享,丈母娘一听就说,这简单,小区楼下靠门房就有一家服务中老年人的足浴,他们跟小区物业挂钩,不敢造次.... 有了尚方宝剑,第二天咱就壮着“胆”直奔小区的理疗店。进门一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都挺好】,大家说的多多,评论多多,博客多多......其中都是关乎这出戏之子女“亲情走到无情,友情反至真情...." 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是没有选择余也是世界上最无法割舍的感情。在各种利益交互中,人基于本能自然而然倾向与自己有亲人关系的一方,血浓于水嘛。亲情有层次,如长辈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同辈兄弟姐妹,晚辈孩子和孙辈,因而复杂难解,有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孩子去上大学眼看就快两年了,之前说过这小子除了学习生活有了不少长进,还忙里偷闲,入学不久谈了女朋友。感情起起伏伏,时至今日,两人还是不咸不淡地牵手。孩子说经过了热恋期,彼此知道学习的轻重,所以每周定期约会,至少没有天天粘在一起爱情至上.... 去年暑期,我到一朋友开的按摩诊所,去安抚一下冰肩,哥们一边上下齐手还一边扯闲,之中说起孩子上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去年前往威尼斯,在那里游玩两天然后登游轮去欣赏爱琴海的风光。水城威尼斯,景色别致,让人流连忘返。第一天时至午餐,肚子咕咕叫,于是一行找餐厅进食。在马可广场周边到处都是吃的,还有像模像样的中餐,既然来到异国它乡,咱一定要品尝一下本地的特色。大伙选好一个餐厅,看看里面人气挺旺,就进去就坐,拿着菜单看不出个所以然,其中一个哥们就问Waiter,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都挺好】火的不得了,近两个星期朋友碰在一起,聊得最多的也是这部剧,如果谁没及时追剧,就完全out,一头雾水不说,还会不知所云。咱之前在看一部两三年前的【男大当婚】,后来也是被【都挺好】烧到了,结果赶紧收剧切换频道-:)有趣的是【都挺好】火起来的苏家最能闹的老二郭京飞在【男大当婚】出演一个玩世不恭的上进青年,之前也看过他的几部戏,演技可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从小生活在北京,本应对其吃喝玩乐的文化多有了解,不幸赶上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痕迹的东东都差不多“革”掉了,剩下的是文化沙漠,此外住在大院区,难有机会了解“胡同文化”,剩下在那里仅有的北京文化之痕迹也接触不到。咱印象中北京人以吃馒头为主,菜很少炒,多是熬着吃,最多的了解就是来自机关大院的食堂,下馆子对那时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2019-03-25 06:45:29)

上周末看到央视四台的一期经典回顾--达式常,一个久违而又熟悉的名字。在我们成长的年代,电影稀缺,如此之火的他,没人不晓,从【年轻的一代】到【春苗】,【人到中年】到【难忘的战斗】,文革前后至改革开放的影片中,常有他的身影,角色从稚嫩到成熟,在经典回顾片段中看的清清楚楚。 现在重新审视这些片子,尤其主演,确实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及不同的审美视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