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在做学位论文快结束时,开始着手找工作。有个周末实在无聊就到学校去“努力”顺便修改Resume,忙着忙着,有段时间未见的师哥走了进来,于是就一起攀谈,说着说去,咱就提到找工一事,哥们一听就说,他读大学时所在城市的一个公司正在招我们专业的人。听此,第二天赶紧忙活....长话短说,经过一番努力最后顺利上岗。想来先要感谢师哥不经意的点拨,也庆幸平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朋友中不少夫妻俩是来自国内不同城市和地区,因而回国探望彼此父母或家人要来回跑,费时费腿脚不说,有时人生地不熟,还引发不少有趣之事。爱玩开朗与人自然熟者,到那都不寂寞,与夫妻一方之家打得火热,还四处跑动,赏光看风景,也是不亦乐乎。而有些性格相反者,加上在国内就不曾一起生活,猛然间凑到一块,彼此客客气气,难免会有些尴尬,一方快乐一方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老爸近来在孩子的鼓励下,动手撰写回忆录,其中的章节涉及到了我们成长的年代,读来感慨万分。过去这多年,有些经历已经模糊,淡忘。要不是老人家心细,将过往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也许就永远忘记了-:)老爸特别开辟了一个章节,记录了文革时我们十岁左右,发生在自身及与孩子间的一些有趣经历。那时他由于海外关系,被另类使用,因而革命的热情极高,工作愈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与人交流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活动,有人很会聊天,跟这些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一个话题的展开自然天成,可深可浅,彼此交互令人愉快,有无尽的话题可以深入。有时情况正好相反,祸从口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来说去,与人说话聊天,绝对一门艺术。在交流过程中,能聊会聊的,一定加有不少的幽默和玩笑以调剂气氛,以拉近与交流对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工作是为了快乐还是为了生存,人们常常要面对这个问题,估计后者是大多数人的答案,若工作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快乐之人,应该是幸福之幸福了。见过也听过周边不少人抱怨,上班是“亚历山大",干不完的工作,受不完的气,更主要的是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和应有的承认,他们说工作就是为挣那“三瓜俩枣”。当然之中每人情况不同,不好一概而论,但不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早年在北京所住的地区靠近各军区大院,因而从小学到高中,先后认识不少来自部队的子弟,有些是同学有些是朋友。当初一起玩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都是能闹的孩子,混一起耍,与机关大院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当时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身上的国防绿军装/帽子/军挎,那绝对是其父母的特权,文革后期,以蓝色为基调的服饰为主之年代,军服在孩子眼里非常拉风,因为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2019-04-06 14:26:21)

【都挺好】引出了无数家长里短的话题,也引起人们重新思考家庭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不同于以往家庭伦理的故事,这部电视剧颠覆了家长与孩子的角色,爱恨交换,父母之奇葩之招人“厌”,给孩子们埋下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以至亲情不在,亲情相杀。就如戏中起始,明玉去接美国回来奔丧大哥时,心不在焉拿着手机说着其母的去世,让大哥惊讶的是“妹妹说母亲的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回国前,有哥们分享过足浴的愉快感受,还推荐赶紧去享受一下。那年咱住在老丈人家,出门看到楼下“情色”十足的按摩服务,如何是君子涉足之地。咱将这感受跟太太家人分享,丈母娘一听就说,这简单,小区楼下靠门房就有一家服务中老年人的足浴,他们跟小区物业挂钩,不敢造次.... 有了尚方宝剑,第二天咱就壮着“胆”直奔小区的理疗店。进门一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都挺好】,大家说的多多,评论多多,博客多多......其中都是关乎这出戏之子女“亲情走到无情,友情反至真情...." 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是没有选择余也是世界上最无法割舍的感情。在各种利益交互中,人基于本能自然而然倾向与自己有亲人关系的一方,血浓于水嘛。亲情有层次,如长辈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同辈兄弟姐妹,晚辈孩子和孙辈,因而复杂难解,有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孩子去上大学眼看就快两年了,之前说过这小子除了学习生活有了不少长进,还忙里偷闲,入学不久谈了女朋友。感情起起伏伏,时至今日,两人还是不咸不淡地牵手。孩子说经过了热恋期,彼此知道学习的轻重,所以每周定期约会,至少没有天天粘在一起爱情至上.... 去年暑期,我到一朋友开的按摩诊所,去安抚一下冰肩,哥们一边上下齐手还一边扯闲,之中说起孩子上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