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网恋的故事看的、听的不少,城里也时不时有相关文章出炉。事物的好坏都不是绝对的,个中滋味,各人自知,在此不做赘述。
我刚学诗词时曾经写过一首五律/网恋,今年年中稍作修改在一家大诗社发表。有诗友觉得写得很到位,怂恿我再写一篇“微信恋”。微信也是网络,说来说去还是“网恋”,索性还是以此为标题,续上“之二”,再次被诗社收[
阅读全文]

去年就下载了这首歌的伴奏,只是,一直没有排上录歌日程...
前两天发布“且看满城说《芳华》”一文时,有热心读者晓青、蓝蟹以及东总希望俺演唱《绒花》。恭敬不如从命,说唱就唱,很快就录好了,还下载了原版老电影做一番剪辑,三下五除二,成品出炉!
东裕德2017-12-2113:49:49
回复悄悄话回复'Blue-Crab'的评论:同意+1哈哈……
B[
阅读全文]
这标题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一本书,没错,就是晓庆阿姨类似自传体的《我的路》,该作品问世于1983年,好像是《文汇月刊》首发,然后文汇报又连续登载十多天,使得这部描写个人经历的文本很快闻名全国。
晓庆阿姨有属于她的名星康庄大道,无论东进,还是西行,处处有红毯、鲜花,前拥后呼,阵势傲人。咱们平民百姓走在人潮汹涌的大街小巷,虽然没有人执鞭随蹬[
阅读全文]

文学城才子佳人不少,各具才能,各有特色。一一道来太费周章,就说说园艺这块吧:有种菜大王彩烟游士,栽兰花高手兰花地主(上篇为地主家的兰花留下诗词一首),以及其他能人等等。
游士和地主都是男士,难道干农活只有须眉才行吗?NoNoNo,这年头早就巾帼不让须眉了,女性不仅能当总统,治理一个国家,伺弄起花园、菜园也一样有声有色。
小声音就是这么一[
阅读全文]

这年头不是早就消灭了阶级了吗?哪来的地主?这么说,好像给当年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抹黑似的。
甭着急,此地主非地主,乃爱花使者,名曰“兰花地主”,文学城博主是也。
兰花地主是从内心爱戴花花草草,尤其是兰花。每天生活在花的海洋里,博客上也尽是各种花草树木。一开始俺还误以为是女同胞,差点没叫美眉了。后来偶然知道是男士,乖乖,好在没乱[
阅读全文]

随着马帮微刊日渐推广,马帮在诗词微刊中越来越有名气,每天都有N个人加我的微信,拉我进各种各样的诗词群、艺术群,遇上各色有才华之人。尤其是摄影以及绘画、书法方面的能人不少,只是太忙,根本没时间互动。却有不小的收获:主动为俺的诗词题字,获赠了几幅墨宝,着实令俺开心。
赶紧秀一下
作者:悬罄室主人
【七律】花赋
文/墨脉
料是生[
阅读全文]

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每个人都会有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免不了结婚生子、生日祝寿、升学升职、搬迁开张等等一系列喜事,也总得要表示祝贺。
说到祝贺,除了送礼送钱,有时还免不了要写一幅贺词。最常见的有这些: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寿词)
百年好合,伉俪情深、鸾凤和鸣、天作之合。。。(婚礼贺词)
而祝贺公司成立或者周年纪念,无非是财源[
阅读全文]

本期审核:潜东篱思豪墨脉
人·不·风·流·枉·少·年
马帮原创第46期
《为了谁》视频/演唱:墨脉
据说张学良在93岁时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好色未必真英雄。吾辈虽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因此有了:"自古英雄多好色,人不风流枉少年"的说[
阅读全文]
忙着写诗、审核、录歌、制作视频、制作微刊、宣传微刊,就是没时间打理博客。昨晚整理手机笔记,才发现好几首前几个月写的作品没有存档,暂且称他们为“漏网之鱼”吧。
悲秋,是个永恒的主题,俺也不能脱俗
【五绝】秋声无觅处
文/墨脉
清月落荷塘,庭前菊未香。
秋声无觅处,两鬓已飞霜。
-------------------------
这首比上面那首写的早,为[
阅读全文]

本不打算贴这个博文的,有朋友劝说,这是个喜讯,也是对我在诗词上不懈努力和执着的一个肯定和鼓励,应该发布。
《中国当代民间格律诗选》由文联出版社从海内外1万多首格律诗征稿中,历时四个多月,一首首经业内专家们极其严格的审核,精选出90多人的500多首作品,九月份开始印刷,十月份正式出版的。我有幸5首作品入选,上个月书刊已寄至北京姐姐家中。
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