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在庄子书中,他比喻一个修道和守德的人的日常生活,可以好像有如春天一样溫暖的艺术心情,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时欣赏身边的一草一木,好像每天都遊山玩水。在德充符篇有一段是如此说:“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悦。使日月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他的“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可以解释为“接春天的景色于心中”。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龙一蛇”这句成语在现代文学是比喻人之处世或如龙现身或如蛇蜇伏,大意是有时显现,有时隠晦,随着当时的情况的不同而变更。这句成语的出处有二处:1、《庄子·山木篇》:“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2、《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而《庄子·山木篇》是比较有名的寓言,故许多的參攷资料都以庄子的山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现在流传於我国的易经是周易,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其卦辞,此部分为周文王、周武王与周公所作,此辞也应该是我国至今最古的文学作品之一。就是因为其文辞与其比喻都是四千年前的思维,所以有时非常难理解。但是其中也有简单易解的部分,笔者在此僅是將其哲学思想的部分作一分析,希望能抛磚引玉,使中国的古老文化能发揚光大而已。当然易经之八卦为约五千八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此複雜而且日新月異的人生中,如何以庄子人生的哲学应付人间日常生活事物呢?庄子在他的山木篇的“一龙一蛇”的寓言,也许可以指出一个方向或原則。“一龙一蛇”这句成语在现代文学是比喻人之处世或如龙现身或如蛇蜇伏,大意是有时显现,有时隠晦,随着当时的情况的不同而变更。这句成语的出处有二处:1、《庄子·山木篇》:“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也许是我国最早的連续剧体形的文学作品,东方人至今仍陶醉於晚间之连续剧大概与此不無关系。在许多卦中,其中的六爻都有先后发生的顺序的,都是顺序渐进的,先有初爻產生的因,再有以后在二爻、三爻的果,再有四爻、五爻的因、最后才有上爻的结局,是有第四度空间的剧本,其中也有浓厚的情感在其中。现在仿间流通的易是周易,是周文王、周武王、与周公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龙一蛇”这句成语在现代文学是比喻人之处世或如龙现身或如蛇蜇伏,大意是有时显现,有时隠晦,随着当时的情况的不同而变更。这句成语的出处有二处:1、《庄子·山木篇》:“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2、《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而《庄子·山木篇》是比较有名的寓言,故许多的參攷资料都以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庄子继承老子的爱护万物的思惟及维护大自然的哲学,而形成他的“心境扩大至宇宙边际”的齐物与逍遥的思想。庄子的人生哲学强调我们要以开放的心灵,克服困难与随遇而安,此生就如悠遊于天堂一样。初读莊子哲学时,不易了解他的内篇七篇都是汲汲相关的,而且一气呵成的。但卻因为许多寓言滲于其中,初读起来觉得上下不接,而不易读出它们的連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庄子继承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而作出他的应帝王篇的政治思想,他並且发挥了老子在道德经49章的“聖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而构成此篇富有民主政治思想色彩的作品。庄子認为为政者应当順人性的自然,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全部应帝王篇共分七章,都能表示无为而治的思想,尤其是第7章,短短几字的寓言就能显示有为的害处。在下面分别讨论此七章:(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庄子继续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哲学,而构成他的以回归自然,並且抛弃一切人间价值观的思维为起点,进而“悠然遊于此人生”的生命哲学,更上一層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这境地也是与道契合。换句话说:庄子巧妙地艺术化老子的哲学,而绘出一幅美妙的人生哲学(艺术人生覌),如此就会当下就生活在天堂。了解道法自然后,就会很容易地离开人的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何此生就在天堂呢?如何找到生命的价值?在此忙碌无奈人生中如何平静?在此花花世界中如何安定自己?假如我们熟读庄子哲学的话,都可以找到答案。庄子继承老子的“道法自然”哲学,展开了一个让人抱有宁静的心,进一步而可以拥有艺术性人生的哲学思想。他不藉宗教鬼神的力量,而用東方艺术性的心灵感应,新的术语就是提高自己的灵商,去創造一个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