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阿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4-04-16 18:23:55)

新英格兰地区这个冬季真漫长,昨夜居然又下了雪,记得上次见到4月中旬下雪还是80年代很小的时候在哈尔滨的事情了。
好在冬如一切过时的事物一样,强弩之末,难挽颓势了。遂戏作一首,亦赞天下大势难逆,纵有曲折,发展却是其必然。


(二稿)
冬犹不甘败,
回马亮银枪。
劲弩穷途末,
岂伤春色祥?
(首句用了“平平仄平仄&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3-03 13:57:46)

春城横祸起天山,滥害无辜为哪般?
教旨极端今世患,文明普照克凶蛮。
悲愤之余,深感擒贼容易除根难。在新疆,历史问题(“东突厥斯坦”这一名词民国时期就有,见宋希濂将军回忆录)、民族问题、原教旨主义和贪污腐败交织在一起,唯有普照文明之光方能从根本上战胜野蛮。
关于东突的历史,可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C%E7%AA%81%E5%8E%A5%E6%96%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2-12 06:28:14)

受南风兄“梦里炊烟家味道”启发,今日偶得两首,敬请各位师傅指正。
其一(十一真韵)
梦里炊烟淡,杯中乡味醇。
涓涓游子意,轻濯眼中尘。

(尾句多谢安静姐赐教!原作“升化眼前氤”;
受沁文兄启发,结句也可作“静静洗心尘”)
其二(二冬韵)
梦里炊烟淡,杯中乡味浓。
涓涓游子意,沧海寄青龙。
(青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2-07 16:39:46)

恰值立春,暴风雪Nika(希腊神话中的双翼胜利女神)席卷了美国东北部。大雪过后,自家车道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厚。新年刚买了个Snowblower,牛刀初试,忽觉其工作方式颇似鲸鱼喷水:“大嘴”鲸吞白雪,再从“头上”的“鼻孔”喷到路边。清完雪一看,车道两边的“迷你(mini)雪山”各堆了一米多高,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以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胡曲:听松;阿炳抗战时期原作,歌颂民族英雄岳飞)
庭草无人随意绿,
劲松有骨历年青。
霜风凛凛乾坤立,
笑似涛声和马铃。
(第三句原句:风霜岂撼身刚正;感谢灵姐建议“着身雨雪乾坤立”和“沈酣雨雪乾坤立”)
最后一句是jinglebell的图景,恰好也合马年春节,哈哈。“和”是“唱和”的“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1-21 10:09:04)

梅映诗坛人气佳,天涯贺岁报春华。
南风得意马蹄疾,催发东篱万朵(顷)花。
(“万顷”是夸张版的。)


四个对仗俺实在不行,戏凑一首给大家助助兴吧!
(首句飞雁入群。大部分和诗有”梅”或“暗香”,故试以“梅映诗坛”开头。)
从望兄那里借了个“报”字;秋橡兄和南风兄关于“汝非马,安知马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饭后到城里逛逛,看到城头正挂着季羡林先生抱怨考试的日记摘要,不禁想起老舍先生这篇大作,贴出来供大家一乐!
现在俺从被烤的变成烤别人的,重读此文,感想万千哪!
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的分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装……
比如早半天考代数,下午考历史,在午饭的前后你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家知道,平水韵从宋末元初开始成为创作近体诗的“国家标准”。虽然平水韵成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但根据近些年的考证,它实际上传抄了更古老的韵书。根据维基百科,“2001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出土的古韻書《排字韻》的殘片(见下图),其內容與王文鬱的《新刊韻略》(即平水韵)完全一致,具有106韻的組織”。而中国最早的韵书,可以追溯到三国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是北方人,从小说普通话,所以不知道“入声”该怎么读。这两天业余时间到网上查查这方面的音频视频,不期而遇赵元任等先生的吟诵,不敢专美,贴出来跟各位诗(师)友分享一下。
赵元任、程曦两先生1971年在美国录制的吟诵示范,MP3音频:
http://ys.cz001.com.cn/images/%E8%B5%B5%E5%85%83%E4%BB%BB.MP3
赵先生操常州话,感觉他示范吟诵的十七首诗自有一种优雅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会好奇古人读诗到底是什么口音,尤其是碰上用现在的发音读起来不押韵的时候。随便举个例子:千古名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用现代汉语读,我们会问,这韵在哪里呢?如果查平水韵,可以发现“者”和“下”确实同韵(上声二十一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