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来自阿炳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90年代填词后由彭丽媛演唱。
这首歌唱得声情并茂,一咏三叹,颇见功力。“淡淡的月光”一句第一个“淡”字唱得酷似二胡的琴声,叹服。
看得出词作者也颇下了一番功夫。阿炳先生当年既演奏二胡也演奏琵琶,还教过后来的中央美院教授杨荫浏先生弹琵琶,词中写的“背着琵琶”,确是实情,只不过鲜[
阅读全文]
【七绝】金针落绿茵
何故金针落绿茵?
老松偷换翠妆新。
常青岂在叶枝永,
代谢随时四季春。
(“随时”此处为“顺应形势”之意,为古汉语用法。见汉典释义:http://www.zdic.net/c/f/f6/258769.htm
新韵可用“合时”)
初夏,院子里凋零的松针落在草坪上,老松正在偷着换新装呢。
谁说松树不落叶的?那只是一个传说。及时代谢方能[
阅读全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Ashley_Bryan
先生耄耋意犹痴,
百里驱车教诵诗。
画册精装堪击节,*
名篇酣咏欲忘时。(“酣”似比“畅”程度更深一点?)
情同慈祖暖新友,
声若洪钟乐故知。
道骨仙风何秘笈?
童心远胜露丹滋。
*此句双关,一是说老先生绘制的儿童读物多次获奖,故“堪击节”;二是指他“教诵诗”的时候手[
阅读全文]
【七绝】霜花(和望望兄两首七律,新韵)
晶莹更衬高洁显,风度霜花自不凡。
历尽暑寒成正果,会心一笑忆流年。
望望兄的“霜花”一词,不禁让俺想起那些学养深厚、风度优雅的白发先生们(含女“先生”)。那种内涵的美,丝毫不逊“春花”啊!
这里“风度”的“度”字亦有佛家“度人”之意。风霜雪雨,玉汝于成[
阅读全文]
一叶扁舟一夜歌,(早上脑子里冒出来一句,趁机给各位老师出个题目玩玩。)
半轮玉镜两方磨。(看看人家东师接得多雅致,多有情调,这句打死俺也想不出来!)
无心唱尽春秋曲,(得,胶老爷不想唱了)
有酒斟来岁月波。(阁主接得好,不唱了,就喝两口吧?行舟赏月喝酒,也很8错哈)
(有酒淘空岁月波)(东师这个够狠,大醉以消万古愁)
(有意[
阅读全文]
大约从今年春节开始,LD每天晚上哄小娃睡觉的时候会东拉西扯的和他一起“作诗”。谢豆荚MM鼓励,趁着六一儿童节
从LD博客转载几首,祝各位诗友家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转自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38843/,俺斗胆改了几个字,哈哈)
(1)小大大人
【小娃从2岁开始不再满意“小宝宝”的称号,开始自称“小大大人”。随着他一天[
阅读全文]
读曲师《柏林随吟》,其中《马恩像》一首的结句为“谁是君家孝悌孙”,让俺想起“习大大”近来重提的“红色基因”论。胡乱和一首:
评“红色基因”论
马恩岂爱孝贤孙,扬弃求真启后昆。
欲以基因充嫡系,大潮滚滚荡红尘。
(最后一句“飞雁出群”了,玩赖,呵呵)
曲师原玉:《马恩像》
故土犹能见马恩,幽灵当日唤[
阅读全文]
看了遍野、天堂鸽二位诗友的大作,不禁十指大动。。。
您说嘛儿?敲错字了?没有啊。。。
俺是说十指大动,“敲敲”“点点”,把去年秋季以来诗坛的美食佳作汇总一下。
第一集,先贴上去年秋季(立秋后至立冬前)各位诗友的美食大餐,贴秋膘地干活,onlinedelivery,见者有份哈。:P(除了洋芋汤和大闸蟹以外,其他图片均取自原帖,致谢各位诗友[
阅读全文]
(二稿)
冬犹不言败,
回马亮银枪。
劲弩穷途箭,
岂敌春袖扬?
(岂穿春玉堂?)
(首句用了“平平仄平仄”的句式,末句为避免孤平做了拗救。
感觉比初稿通顺一点,第二句也强一些,更切“雪”的意思。
各位师友多指教!)
(初稿)
冬自不甘败,
马回杀一枪。
劲弓临末路,
岂破玉春堂?[
阅读全文]
原应着绿裳,何故裹银装?
疑是冰河至,西门吹雪忙。
(“西门”:车库的门朝西;“吹雪”:snowblower;)
“西门吹雪”,“你懂的”。
几年前在国家地理频道看过一个节目,讨论北美进入
小冰河期的可能性。上一次是在18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