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阿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落日穿林弄影斜,冻泥残雪乱栖鸦。 独看红果添华彩,灼灼晴枝向晚霞。 梅兄前两句非常切本地冬景,而WinterBerry亦是本地黯淡的冬季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看到它,就不禁想起“红豆生南国”,只不过这里是“丹果挂北枝”。尾句化自“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晴”谐音“情”,古人常用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关于平水韵中的多音字,何时读哪个音,由于网上没有详解,诗友们往往一头雾水。个人学习经验:这个时候,查找网上的《广韵》(北宋官方韵书)是最好的解答疑问的方式。因为平水韵并无创新,不过是把《广韵》中规定的可以同用的韵部合并了而已。如《广韵》讲五支六脂可以同用,平水韵就把二者并为“支”韵,方便查找。但释意应以《广韵》为准。《广韵》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词曲:南宋,姜夔。译谱:著名音乐家杨荫浏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兼通乐律,时常自己作词,自己配曲,古时称“自度曲”。杨荫浏先生根据姜夔的曲谱,参考古谱及长安古乐的记谱方法,将其译为现代谱。以下为油管上的一些演唱。 听听宋词音,恐怕跟大家想象的很不一样呢。和大家同赏,周末愉快! 1.《杏花天影》 2.《鬲溪梅令》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看南客兄关于混韵的讨论,觉得俺们汉语想找本统一的韵书还真不容易,盖因方言繁复,一如地方戏曲各唱各调,难以协调。《平水韵》虽为历代沿用,但其中的弊端,大家在讨论里已经说了,在于其韵部多有和今韵不合之处。如要择其合今韵者,则相当于将韵部变窄,大违《平水韵》初衷(继承《唐韵》,把200个韵部合并成100个左右)。《诗韵新编》虽然不错,但北方方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因老乡墨脉的短评,想起了老舍关于孩子的一篇风趣文章,贴过来共享+收藏。为人父母者,读之更加莞尔。 《有了小孩之后》 文/老舍
艺术家应以艺术为妻,实际上就是当一辈子光棍儿。在下闲暇无事,往往写些小说,虽一回还没自居过文艺家,却也感觉到家庭的累赘。每逢困于油盐酱醋的灾难中,就想到独人一身,自己吃饱便天下太平,岂不妙哉。
家庭之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蓝海依依倦浪收,绿洲凭眺最高楼。 阴霾彼岸难遮日,普照炎黄竞自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下面是第一段被删的,闷三儿的出场戏。想来被删的原因是有一句“83年严打那会儿,打一拳就判个3、4年。”这一段颇让人想起《警察与赞美诗》里的主人公Soapy。 再下面这段是交代六爷和儿子喝完酒后的活动及如何被送入医院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1-16 09:35:21)
这时节写《老炮》的短评,颇有点马后炮。可不是,比“马后“还晚点,要是再过几周就成“羊后炮”了。随便说两句,看官权作一笑吧。 电影简介有意思,上来先说六爷是个“混混”。先记住这点,这是个重要的“参照物”。 再看影片。六爷偷吗?不偷。不但不偷,还警告偷了钱想把人家身份证仍进垃圾桶的主儿:你要这么干,走不出这条胡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寿难逾百年,何必苦修禅。 一斗方知命,酒浓心淡然。 喝到心里畅快淡然了,就是喝好了哈。这”斗“,您自己用心量就是。 庞兄赐句: 长短甜苦方知命,酒浓心淡自是禅。 方兄原玉: 欹枕更深雨夜楼,消残诗酒起闲愁。
每抬倦眼何望及,欲放宽怀莫可求。
身侧八荒天远大,缘空万象事忧幽。
达人同道惟知命,新岁聊须一醉休。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5-12-26 18:54:20)

今天读曲师好律《苏州金鸡湖畔雾霾有作》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78019.html,想起年初曾在网上看到一位摄影爱好者雾霾中拍梅花的文章http://www.et59.com/210403.html。作者在PM2.5达200的日子里拍梅花,感叹道“最痛苦的事就是阴天拍梅花,而且是雾霾天” 以此为题作一首: 山巅雪降千秋洁,沪上梅开一世芳。 纵有灰霾横万里,枝枝正色待晴光。 (后记:27日重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
[36]
[37]
[38]
[39]
[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