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晚饭后觉得有点累,想到一小时后还要去小区健身,就索性到自己的卧室闭目养神躺一会儿。不久听到一阵细细索索的声音,好像有人给我盖被子,凭感觉知道一定是儿子。于是继续闭着眼睛跟他说:
“谢谢宝宝,妈妈就是有点累,想躺一会,不用盖被子。你能半小时后喊妈妈一下吗?”
“没问题,一定喊你。”
虽然我是闭着眼睛,心里可是明镜似的:感恩[
阅读全文]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只有一件东西,能始终经受住生活的冲击:一颗宁静的心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淡然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不要轰轰烈烈,只求安安心心。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
阅读全文]
“学而时习之”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它是和“温故而知新”之类的标语并排贴在教室墙上的。那时在我眼里,这就是一则让我们做个好学生,努力学习,并且要经常复习的座右铭。小时候常听奶奶说这样的一段话:某某是个读书人,知书达理的,遇到事情就去请教某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读书人就是有学问的人,是能帮人解[
阅读全文]
网友御树林枫在她的“男尊女卑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博文评论留言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一些人用时间上的错位来诋毁中华文化,本来人类历史上共有的龌龊就全部收入中国传统文化,将历史上出现过的裹脚布当国粹,还“关公战秦琼”般地将现代西方理念和中国历史存在做比来妄自菲薄。。。这样缺乏历史发展和全球比较的言论被有些人不加思考地照单全收。。。是中国[
阅读全文]
首先得承认我确实不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事总比别人慢半拍。这母亲节都过去一个礼拜了,才觉得应该为这个节日留下点文字。说起第一次庆祝母亲节,还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国内刚刚时兴过这个节,母亲正好要去杭州的哥哥那里,顺路在南京停留两天看望一下她的闺女我。知道妈妈周末到,又适逢母亲节,我就专门到新街口跑了几家店,给母亲买了一双工艺的编[
阅读全文]
送给女性朋友的心灵鸡汤---摘自新浪微博
1、善于发现生活里的美;2、养成看书的习惯;3、拥有品位;4、跟有思想的人交朋友;5、远离泡沫偶像剧;6、学会忍耐与宽容;7、培养健康的心态,重视自己的身体;8、离开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活得很好;9、有着理财的动机,学习投资经营;10、尊重感情,珍惜缘分
不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比如不吃饭、哭泣、自闭[
阅读全文]
每周上班坐通勤车,总有两天会遇到兼职的通勤车司机----老莫。老莫是西人,他的名字是M打头,所以这里就称他老莫。老莫六十多岁了,因为太太仍在大学里做她的教育学教授,而且很有建树,还经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讲学,所以退休了的老莫觉得也要给自己找点事做,这个兼职司机也成了他的“业余爱好”。每次见到老莫,我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如沐春风。老莫总是一[
阅读全文]
儿子近来打篮球比较频繁,上个礼拜打完球回来说脚后跟不舒服,走路会疼,搞得我差点要带他看医生。倒是女儿以她的切身经验告诉我们:不必见医生,这个症状是脚落地时太猛造成的,就像她冬天滑雪时摔痛了脚一样,症状会一天天减轻,见医生也不解决任何问题。女儿怕说服力不够,又把儿子带到谷哥哥面前证实了一下,儿子觉得姐姐说的在理,就不把他的脚疼当回[
阅读全文]
不久前一位中学时代的闺密问我要张全家福。我从上百张近期旅行时拍的照片里左挑右选,好不容易找了张还算合眼的给发了过去(这里的合眼主要是针对照片中自己的形象)。想当初年轻的我是很爱拍照的,那时照片用的是胶卷,往往洗印了一遍还不够,还挑出一些加洗或放大,很少觉得照片拍得不满意。如今这个数码时代,拍照是这样一件随时随地易如反掌的事,而我[
阅读全文]
一对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卖掉自己的房子和车,开始在欧亚地区旅行。其中一位写下了这样一段旅行感触:“看见西方白人对穷困的第三世界的人民特别友善,就想他们在这些落后的国家所展现出来的礼貌,还有担心伤害对方自尊的包容心,或许也是另一种歧视(?)。因为如果大家都平起平坐,就没必要有所顾忌。。。。我的同伴和什么人说话都是同样的语气,我有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