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传人

祖国在唱红歌。祖国山河一片红。 文革在延续,因为有文革的传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们民族的文革。
个人资料
文革传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从文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算起,马上就50个年头了。已经过了半个世纪?文革开始后都发生些什么?侃个简缩版的,1到10的数字篇。1,一个大脑。2,两双“伟大”的手。3,三个首席“坏蛋”。4,四个“反动地点”。5,五套支撑系统。6,六位责任人。7,七亿人的生命。8,八台戏。9,九号“贱民”。10,十年。下面把1到10稍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文革小报”寻根第86篇。文革十年,必然留下“文化”记号。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革留下的语言记号啥模样?“假、大、空”,可能不少人听说过,怎么就又假又大又空了?上小报:北京地质学院小报“东方红”1967年初的文章标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诗,好赖不说,1935年太祖写诗时确实是在爬山,抒情之下有写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文革小报”寻根第85篇。“团结”这个词,原产地不是咱国,而是“西方价值观念”。属咱国“教育部长”袁同志贵仁说的不该学的那类东西。“团结”是什么意思呢?老汉给你解释。从实例说,美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之一就叫“团结路”(UnitedWay)。更老幼皆知的例子是“美利坚团结50州”(UnitedStatesofAmerica),就是你我在此生活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文革小报”寻根,“巴拿马文件”号外2。由于标题不宜太长,在“‘巴拿马文件’支招”前面略去了“处理”两字,所以“受招”的对象当然是咱宣部。这个“支招”自然是精神上的,“小组”里的人大多作古,就是仅存的,也是当年“反革命集团”的一些“外围男”,不好大声说活。支招是以当年的“革命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文革小报”寻根,“巴拿马文件”号外。正沉浸在“文革小报”的“热情”之中,忽然听说来了个热的烫手的“巴拿马文件”。比“热情”还热?侃一个。先上“小报”:取自1968年夏,北京地质学院的“东方红报”。此文,基本上是文革文风的典范,强加于人。“言行一致”,是人类文明总体的一种“道德规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文革小报”寻根第82篇。文革时的革命同志们也不时的能获得有用信息。可惜当时没有电脑与网络,信息往往七零八落,整合兼容不够,大大的影响了革命的进程。其中一个丰富信息来源是前“老大哥”苏联,常态性的给革命同志们提供:取自1967年初,北二外小报“红卫兵”。苏共23大四月一日宣布谎言给苏联同志,小将们虽然很不忿,但也没辙,帮不上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革小报”寻根第81篇。说文革是“由领导者(毛)错误发动,被反动集团(林、江)利用…….的内乱”,根本是鬼扯。好像太祖在天安门上给红卫兵们招招手之后就回海子里专职教机要秘书写毛笔字去了似的。根本不是那回事儿。虽说文革前宪法就是个摆设,可还有个基本程序,“党中央”与“书记处”。啥事儿“党中央”发个文,&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文革小报”寻根第80篇。说文革,不能提“法治”,因为太祖曾说过,他行事就是“无法无天”。搞出些可以局限太祖“随意社会”的东西来太“反动”了。不过,无“法治”,“规矩”还是有的,是些很土匪的“规矩”。上“小报”:取自1969年上海的“工人造反报”。标题就有些吓人,“文攻武卫指挥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文革小报”寻根第79篇。太祖喜欢供给制,真的喜欢。上小报:取自1967年底,北京的小报“劳动工资”。在“返读红宝书”时说过,太祖对治下的“人民”都是按土豆数的,不需要有啥个性与自我意识。都一样了,养起来容易许多,就是供给制,每人一个馒头,按顿领。太祖治下的“革命人民”有啥想法?取自1967年夏天,北京的“红色工交&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文革小报”寻根第78篇。先是习大人宠幸央视,君臣聚会乐融融的打出大标语:然后有号称大炮的任志强任先生被噤声。再后来传出个21条,乍一听说以为要给袁世凯同志平反,后来听说是21条“禁”,又以为是要重启批判袁世凯同志的运动。最后才搞清楚,21条“禁”是要大家什么不喜兴的都别说。什么不喜兴的都别说?这太反党了,党才说了要“培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41]
[42]
[43]
[44]
[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