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夏季也是一天三出工:早饭前、早饭后、午饭后。告诉我分到了第6小队的女生叫秋芳,临睡前我托她第二天带我去生产队。她说:头一天还是吃了早饭以后再去吧,早上好好睡会儿。在知青宿舍迎来的第一个早晨。玻璃窗没有窗帘,射进来的光线能通知时辰。外边还是灰蓝色,还没有一丝阳光,出工的钟声就从不同的方向传来。从睡意中能判断出还是半夜。我可起不[
阅读全文]
国内有这么个说法:高考,考孩子一次,考父母两次。就是说父母要帮孩子找个好学校,4年后还要帮孩子找个好工作。
每年高考结束后是一轮新的留学热,也是留学中介机构发财的好时机。在中国升学无望的孩子,父母开始帮他们在国外找学校。
前几天看到日本一家报纸分析说日本企业录用留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随着中日贸易增加,日本企业前两年开始重视录用[
阅读全文]

辽宁实行9年一贯制教育制时,河北仍然保持了初中—高中的升学体系。达到高中毕业的年龄才下乡,下乡完全是按照年龄,并不看你是否有知识。初中毕业后主动放弃读高中的孩子,要么在家呆到下乡年龄、要么到工厂去做临时工,挣两年钱以后再下乡。我去的青年点多数人有作“临时工”的经历,跟他们聊天,话题中多是“俺师傅”,很少听到“俺班同学”这样的字眼。我[
阅读全文]

随着《知青》的热播,知青生活成了人们的话题。知青的思想、生活因地区时期而不同,我1976年8月到河北赵县南寺庄插队,曾经在(《“红太阳”照耀下》第3章原始村落的青年们)中详细介绍过那里的劳动和生活。凑热闹,把以前的文章再拿出来,给感兴趣的朋友们添个话题。
~~~~~~~~~~~~~~~~~~~~~~~~
爸还有一份侥幸心理,希望我到了石家[
阅读全文]
打开电脑看到日本时事通信社6月9日14点35分发布的一条消息,翻译过来给关心历史的朋友们:标题:毛主席曾肯定“天皇制”=根据1956年外交资料判断---至于明确的认识依然是个谜[北京时事]9日从中国外交史料馆公布的机密文件中得知,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接见日本人时说赞成“日本人支持天皇制。(在战争史上)天皇本人并没有错误”的主张。关于毛主席在战争中及战[
阅读全文]

日本为了缓解东名高速公路的拥挤状况,也为了遇到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多一条运输命脉,又修建了一条新的高速公路与原来的东名高速并行,取名为“新东名”,尚未完全建成,其中已经建成的162公里2012年4月14日开始使用。前几天有机会开车跑了这段嘎新嘎新的高速公路,在休息站拍了一些照片,先给大家介绍两处厕所。
一、静冈休息站
1女厕所入口处有个配置[
阅读全文]
淘小子是好的,淘闺女是巧的。
前五里营子位于锦州东边城乡接壤地带,那里郊区农民和城市居民杂居。城市居民中没有当官的、也没有知识分子、更没有有钱人,木匠一家最殷实,因为木匠业余给人打家具能换来些稀缺物品。木匠给他女儿的班主任打了套家具,给女儿换来了那个班团支书的职位。除了这么一家“能人”以外都是为当天的三顿饭奔波的劳苦大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