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爬起来听着外面的雨声,于是想起最近的一些事情。
最不该得大概就是又从新回到这里,回到这里,恋旧是个好又不好的习惯,朋友是老的,但敌人似乎也是老的,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为了敌人。
记得初来时,刚好是倒斑竹的运动如火如荼,换了一班又一班,斑竹没消,争斗不止。于是就讽刺般地曾经找出动物园猴子的试验来说这个坛子里的事情,离开后似[
阅读全文]
仲春漫步
□董国宾
丝绒般的春风,将柔情蜜意释放于原野、山岗,到处是一片油绿和盎然生机。
退却初春的羞涩,迈入又一个门槛,扑面而来的便是热烈奔放的仲春了。芳菲的仲春是敞开的胸怀,抬起的脚步,叩响的晨钟和钻出隧道的轰鸣。在接踵而至的一个个响亮的日子里,姹紫嫣红挂满了仲春的眼帘,浓浓春色紧裹着仲春的每一处衣角。人们轻快地走[
阅读全文]
男人说:我有一快板砖,每天翻墙趴在墙头,寻找砖头投向的落点。
女人说:我有仲夏之夜的梦境,不要来打扰我,让我作梦不要醒。
结果是:被砖头落点总是惊醒了夏日仲梦的意境。
男人说:女人女人,特别是单身女人,你来日坛就是为了寻找男人
女人说:男人男人,特别是已婚男人,请你无视我的存在不要惊醒我的梦,我其实在寻找精神的交流与
灵魂。<[
阅读全文]
![](images/pixel_trans.gif)
个人觉得网上跟现实生活里不一样,特别是坛子里跟现实也不一样,因为大家彼此不熟悉,也未必都想见面,所以就少了些形式,感谢,相信每个遇到困难的人,对及时回复感谢的心理都有的,但未必每次都挂在口头,也许你困惑的时候大家就来帮你了,这个就叫做论好心有好报。相信善意大家都看到的。
回帖不晾着你,不管是肯定还是砸砖头批评,这个本身就是认可与反[
阅读全文]
重读《蒋碧薇回忆录》随记2007-11-3018:13:23 来自:ernie
缘起
春初搜理旧物,终于找到当年一些剪报。其中就有多年来不时系念的一篇文章:常任侠先生的《冰庐琐忆》,篇末提到蒋碧微和徐悲鸿、张道藩的情事。为了写作《【旧剪报】重读《冰庐琐忆》杂感》,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好像有点意犹未尽。
与此同时,又碰巧[
阅读全文]
【评论】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到底在说什么?作者:王南溟 发布时间:2007-10-0714:45:40 讨论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一定要先从吴冠中为自己设的底线开始,作画一定要有形象是吴冠中的主张,所以他的“形式美”和“抽象美”是和形象在一起,吴冠中说要“形式美”与“抽象美”但不要抽象画:
我认为“无形象”是断线风筝,那条与生[
阅读全文]
根据南北朝的宗懔(约501~565,南朝梁官员、学者,梁亡后在西魏、北周任职)民俗方面的名著《荆楚岁时说》中说:“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即指∶自小寒至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侯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
阅读全文]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0/06/26/20/3061927155581482940.jpg)
快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25日在京逝世(组图)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周宁王思海)记者26日从北京医院获悉,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于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美术。1950年回国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