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5-05-10 11:46:07)


和香椿较上劲了,从去年秋天开始就养育了的几棵香椿树苗,哪位住在华盛顿DC附近的想要?很高兴与大家分享。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几天又有人说好像习李这回真的开了会,说真的会给知青一些补偿。
先不说此事的真假,虽然我高度怀疑。
有网友调侃“现在已经开始盘算如何用这钞票”,这是玩笑话。有网友说自己不会要这个钱,我绝对相信他的真诚。

而我说的是“不主张给与补偿,但给了就要”。
再说说为什么我觉得这个补偿是不应该的,的确,知青的下乡是倒了霉,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5-07 16:50:20)

不但语言不同大小也有异,难怪沟通利索: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自在地慢慢走,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就是可能很久,不过这家伙就是不缺时间,才不在乎和兔崽子比赛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见有人提到这么件事,想到的又是黄泛区农场,那个大型农场,给我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题材,已经写1了很多,但是一旦有哪位提及某1事,好像也能想起那儿有过类似的事。
临解放时,二野南下地方工作队途径河南,留下很多工作队员,赵紫阳是二大队长当上的是南阳地委书记,纪登奎好像是许昌地委书记,听说大队底下就是小队没中队,小队长留下就是县太爷,而队员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觉得有点意思,过来人看看感觉会和年轻人不一样的,未曾经历过的人,插嘴前务请弄清楚些,郭世英被开除后下放到黄泛区农场,我到那儿之后,不少老职工老知青说起郭,另外一个“名人”叫万伯翱是万里的儿子--转载者
李洁非:《1962:冬天的童话》李洁非,男,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新华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上世纪八十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4)
(2015-05-03 11:20:57)

不是原创, 不负责任, 谁要考证, 请随你便---转载者
火红年代记忆

“每年增产10%是跃进,增产20%是大跃进,我们高举三面红旗,连年增产25%,这是特大跃进。”这是老师说的,那年我初二。老师发动大家,每人都交废铜烂铁,支援炼钢。我回到家,家里已经来过一批不相识的人,硬把一楼窗户上的保安栏杆全拆了,祖母说,吓死了。好说歹说,我拿了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自己老子的好话不奇怪,用贬低别人的抬高自己也不奇怪,但贬低的是自己老子当年拼命巴结的人,要证明自己的是老子当年不但没有拍马屁而且“早就看出来”(?)了,不是一点点的不厚道,不过,X史不是这么写又能怎么写?总不能要求X史研究者个个像历史上那家“连死三人也要禀直记史”的人吧,那么还会有剩的吗?至于柯大鼻子的好赖咱不说。---转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28 11:33:05)
昨天贴出注销粮油供应的证明信,并留了个“homework",三位仁兄响了应,可惜冇答对。
不知邻近省份如何,这个“伙”字在河南话中以及生活中,有着特别的“社会学”含义,待俺一一道来。
有点年岁的人大多记得,1958年有个轰轰烈烈的运动:大办食堂,在那人民公社好红旗升上天的桥梁上,全国人民中的相当一大部分,吃起了集体大食堂,而古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谁能解释这张证明力的“小伙”是什么意思?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01]
[202]
[203]
[204]
[2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