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说到解放初期的户口制度实际控制是很松的,人民的来来往往是很自由的,城里的职工若是要把老婆孩子接城市是不难的,问题有些人就是不接来,原因呢?有家长一边也有在外工作的男人一边的问题,倒没听说过那个老娘们不愿跟着男人的。传统老人,希望子女不要走得太远,所以逼儿子在老家娶了老女老婆娘子堂客婆娘(各地职称不同)生儿育女,你总得一年回来一[
阅读全文]
网友中居多来自比铁岭还大的城市,多数可能也是来自不算是社会下层的家庭,或许对以前那种一头沉家庭的感受不多,兄弟长期泡在比铁岭小得多的地方,见过了太多的一头沉家庭。什么是一头沉家庭?夫妻的一方(99.9999%)是男人,在外工作,老婆带着孩子在老家农村的家庭模式。实话实说,这事不能怪毛主席更不能怪共产党,当然后来和他两也有点关系了。男主外女主内[
阅读全文]
生长于船厂宿舍,但凡上海各大船厂发生点嘛事,很容易就传遍整个工人新村,其实上海船厂还发生过另一起也是打破洋框框的事故,好像是40吨还是多少吨塔吊大风超载而倒塌的事故。说明安全规程必须遵守,马虎不得,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当年是革命拼命,如今的国内是赚钱不要命。都要不得啊--转载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70年8月31日下午,上海船厂在“[
阅读全文]
原想抬举伟大时代的好,您看解放前的人穿的是草鞋,伟大时代还会有人穿么?
毛泽东时代有人穿草鞋吗?--♂(1077bytes)(239reads)01/08/201617:05:24(3)也有人点赞
没想到那时穿草鞋是常态!!
•有,零距离亲眼所见!文革时的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尤太忠脚蹬一双正宗草鞋!我是小学生在欢迎的队伍里
•农村70年代初还很普遍,有老农教我如何扎草鞋,但我没兴趣,因为它[
阅读全文]
似乎应该提倡独立思考,小民百姓的独立思考经常是错误百出,但毕竟用自己的脑子想过了。到底这儿大家是在随便说说玩玩,不是在比赛说谁把决议记得清
不在于决议的对错,谁敢保证“决议什么时候又会变一次”?决议再变咱再接受?
问题的关键,谢天谢地,阿拉勿需要继续那么跟着“决议”走了。决议也无法指导我们的吃饭穿衣干工作了。
接受“[
阅读全文]
一家之言,不代表我的看法(先说一句以免瞎打岔),不喜欢可以不看。看后也可以嘛都不说--转载者谈胡适如果胡适留在了大陆,五七年的整知识分子,当会拿胡适开刀的。章伯钧、罗隆基等不够格。 1954年批俞平伯,批胡适,其实许多人都是受了蒙蔽的。人们把握不住胡适,也不清楚为什么批胡适。到1957年反“右派”时,一切都明白了。 其实,而今看来,胡[
阅读全文]
他是个行政奇才,又是传统比得上戏台上任何一个忠臣还忠,为一个“忠”字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同时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帮把鸡蛋说成方的时候,没有忘记把方鸡蛋外面可能的楞角抹圆一些,以免钩钩挂挂伤得太多。
[
阅读全文]
陆说毛至1964年才看到《多余的话》并要求陆找来原稿。
但陆又说解放区时代李克农的是否卖《多余的话》的原件,陆说是假,而周恩来说是真,注意,这儿没指明“周是何时说的”,这个时间非常重要,可以从中寻出周在这个“叛徒”定性时的作用,是否故意含糊其辞?
杨尚昆的说法又不同了,他说是是毛62年就看过《多余的话》但没说是否手稿,毛的结论[
阅读全文]
如果原先“档案”部门不知道,是从“四马路(司马璐)”处知道了的,既然给四马路定了“性”,凭什么就相信这是”真“的?如果不相信,又为什么凭这个不相信的”文章“来断定瞿是叛徒或至少立场不坚定?如果中央早就知道了这件事,又为什么不早些给瞿下结论?所以毛主席知道这件事的时间非常重要,打不得哈哈。[
阅读全文]
读完,笑死了,尤其最后一句,退休这么过日子,也蛮好白相的,既锻炼了身体,能够多活几天,也不给政府添乱,如今政府十分明白,几个老头梆吃饱没事骂政府,随便骂去,不打你反革命,反正然并卵。--转载者近段时间晚上,我每天从复兴公园穿过,夜晚的复兴公园少有人跡,听得见自己走路的声音。上海市区的治安出奇的好,就算凌晨一、二点走在路上也一点不用担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