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有网友贴出1948年的中研院院士名单,另一处有“4821”留苏前后(作者王宜秋)如下:
1948年,经党中央批准、由东北局负责组织,选送了21位年轻同志去苏联学习,为新中国准备建设人才。他们都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和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子女。他们在苏联接受大学教育,以学习经济、工业为主,学成后都回到祖国。“文化大革命”中,这21人都受到审查,被立案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军舰8000多吨,商船29000多吨,有差别但并非大到那个程度。
想问的是从事后照片上看,商船的前左靠近船头,损伤一小点,而驱逐舰则是偏中部的右边被撞得蛮厉害。
但是,没有从照片上能看出双方的高度差,单独两舰的照片无法比较受伤部位的高低,应该是李海面相同的高度吧。
从常识来理解,近30000吨的船要比8000吨的高,船头有应该比船的中间部位高,可这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从东北到西南的这条线,既不分南北也不是东西,实际还是自然界的力量造成的,而既东又西还南和北的,就差不多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中游流域了,河南陕西山西大多就在这个东南西北的交汇点了,谁说这是总理级的问题?总理他爹来也没法呀,另一边的自然条件太差啊--转载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的传统农耕社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家都在干嘛?
有钱人想挣更多钱,穷人想着挣些钱,挣了钱买地当地主,挣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地。
挣钱买地干嘛?娶媳妇生孩子,生了孩子养孩子,养大了好干活挣钱,挣钱还是为了买地娶妻生子,一代一代一代继续下去。
儿子多的就赚便宜些,儿子多并且还一个二个老老实实身强力壮的就更好了,干活的多挣钱的可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东家父子与长工父子,这四个人的关系编得好演得也好。
老子们关系融洽,虽非兄弟胜似兄弟,在经济关系上是“劳资”,套用后来的政治定义是“不同阶级”,但是传统的农村社会不是那个简单地可以用“阶级”字来划分的,东家雇人种地,目的很明确,产更多的粮挣更多的钱。长工也很明白,自家有地鬼去扛活,没有办法只能出卖劳力,大家伙眼都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白鹿原里的白灵,不说其革命行为,只说当初在家时的行为,不符合封建礼教中的任何一条ABC。
白嘉轩,作为够资格的族长,凭的是什么?主要就是“封建礼教”的立场非常的坚定,外加为人公正,立党得为公,此党非彼党,乃老陕“乡党”之“党”也。
封建时代的农村,固然族长不会是穷人,但也未必是最有钱的人,钱不是“充要条件”,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鹿三父子,在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很是典型,父亲作为长工对东家的忠到了“愚”的程度,老板说一不二永远是对的,儿子黑娃,身上有种不安分的血液,但在强大的封建传统文化的笼罩下,父子一律是逆来顺受的,差别则是父亲乃习惯成了自然,儿子是不得不顺从,一旦有了机会就有可能爆发的。
至于对待祠堂也是如此,黑娃“拐”回了小娥,是那么地重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有些疑问不合理
中国农村的祠堂是以家族为基础的,所谓家族乃是同姓同宗,实际上虽有不一定是同宗但必须是同姓,中国社会有那种“同姓不宗”认成一家人的可以进同一个祠堂,哪位老大知道有没有“不同姓”的两家人共同祭拜同一个祠堂的?如本剧白鹿二家同一祠堂的。
刚刚看到鹿子霖听说自家儿子兆海在西安没死,喝醉酒满庄子吆喝“我儿活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这是一种新左派心中的幸福-转载者
民间述史:饿
--作者:一路观看人生的第一幅画面我记忆的第一幅画面是这样的:那是个秋天?春天?或许是夏天?那一天,漫天阴霾。一个瘦骨嶙峋的孩童被一个陌生的成年人拽着,爬上一条高高的路基,两条铁轨伸向无尽的天边。没有父母告别、没有兄弟送行,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独自的人生道路。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陌生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颇有见地,事情(取消高考)51年前大张旗鼓地发生了,而40年前的恢复高考,声音虽大仍不如取消时代嗓门,好歹还是让一部分人去试了试,现在让大伙倒回去说说吹吹玩玩,这也是好事一桩。
突然一想,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参加了77级78级高考或被录取了的人中间,有多少老三届特别是老高三的老大们,当时是跳得半天高嗓子喊哑了的拥护者?会不会进了大学还在那说&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51]
[152]
[153]
[154]
[1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