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博文
短信时代
杨光(大华笔会会员)/银川(七十一)第二天,文G和贺孔卓诗没能进行她们的小组活动,苟齐通知上午开会,说这是公司的安排。于是,大家一起到了推广部。边雅晶着一身套裙,脸上是没有光泽的那种憔悴,但说笑起来,她的声音仍是第一位的高。贺孔卓诗穿一件吊带长裙,外加一件半胸式上装,那张脸像是刚从蜜水里捞上来,显得潮润而甜蜜,一看就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女人和中秋
郭梅(大华笔会会员)/杭州又到中秋。这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似乎和春节一样,是最没有性别和年龄感的传统节日。不过,我总觉得,虽然古往今来有许多的男性文人为中秋倾注了很多的心力和笔墨,但这个日子的属性,似乎更多地偏向女性——传说,原名“胡饼”的月饼之所以有了现在这样美妙的名字,乃杨贵妃中秋之夜赏月时脱口而出的结果。而中国很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病中手记之十八永远的榜样
王振义/温哥华“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移居温哥华后,在暮年回忆的屏幕上,经常浮现出这位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的故友王小健,尤其在病中常常怀念他,因为他是我永远的榜样。在新生入学的那一天,年仅14岁的他,脖子上挂着鼓鼓的钱袋,兴高采烈地跨进梦寐以求的中学校门,挤进了交学费的长蛇阵中。轮到了他便满心欢喜地打开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人多大话宁川(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小时候不喜欢写作,其中原因之一是不想委屈自己。因为我发现,得高分的作文,里面大都带有谎言。长大后,经常听到人们说“文人多大话”,但不明白它的真谛。直到离开学校,出来工作,有了一点社会阅历后,才渐渐知道为什么老百姓对文人有这种看法。1978年,散文家徐迟一篇《歌德巴赫的猜想》轰动全国,各大报刊争相转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编者的话李秀清先生是大华笔会相当勤奋的会员之一。继去年出版了两本文集之后,他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故乡情》即将与读者见面。新文集由大华笔会创会会长林楠先生执笔为序,汇集了李秀清先生多年来笔耕不辍的精彩华章。本期文苑特刊发林楠先生的序言暨集中文章一篇,俾便读者先睹为快。原连载文章暂停一期,亦望读者见谅。《故乡情》序林楠(大华笔会会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家文苑》总第一百零四期遇仙记(一)杨兴占/温哥华话说一日,我误踏山林密处,竟有一唐装跛脚僧人飘然而至。“跛脚”又怎么“飘然而至”,我本颠三倒四,前后矛盾,自打耳光之人,精明的看官您就别细究了。我还没醒过神儿,此僧人竟大声斥我:“尔等尘间凡夫俗子,只知享用盛世荣华富贵,穷奢极欲,竟把神州优秀文化抛弃得一干二净,这亡党亡国之罪汝辈负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病中手记之十七难以忘怀的好友王振义/温哥华在病中,经常忆念孙晋榜老师,他是我难以忘怀的好友。此次回归故国家园,惊闻他重病卧床在家,便廹不及待地驱车二个多小时,直指他的家乡塔头村探望他。在路上,与他的亲密无间以及他的诚挚质朴、平易近人的往事,时时在眼前浮现。他是头人,人们呼他往往避开那个“孙”字,改成谐音“生”字。于是乎“生书记”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双面胶中的凤凰男
容若(大华笔会会员)/北京前注:新词解释:凤凰男:指那些出身农村家庭、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大学、娶了大城市出身的老婆,从而跻入都市生活,然而却仍保留着传统乡土文化观念与生活习俗的男人们。双面胶:源自电视剧<双面胶>,指在婚姻家庭中因南北文化差异、城乡生活差别、两辈思维代沟等因素引发的矛盾中左右为难又勉力维持的男人女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病中手记之十六想念爷爷
王振义/温哥华爷爷去世那年,我刚上小学五年级,屈指一算,整整五十六个年头了。想起小时候,爷爷对我施以种种“酷刑”还心有余悸,但是,在病中却越来越强烈地想念我小时候称之为“暴君”的爷爷。记得有一天上午,当第一节下课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同学们蜂拥而出,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同学,用力向前猛推,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尤今的文學之路初識尤今
林楠(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
尤今通過海邚男录悠陆o我在溫哥華的住地,郵來一箱帶著海水腥味兒的書。取回郵包那天,可好有位作家夫婦來訪,客人一起下手,幫我把書箱打開。過手數了一遍,謔!三十八本。三十八本!這是我生平頭一次收到作家本人數量如此多的“巨額”贈書!加上之前她簽名的,眼下,我擁有她總共四十多本書!客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