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李秀清先生是大华笔会相当勤奋的会员之一。继去年出版了两本文集之后,他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故乡情》即将与读者见面。新文集由大华笔会创会会长林楠先生执笔为序,汇集了李秀清先生多年来笔耕不辍的精彩华章。本期文苑特刊发林楠先生的序言暨集中文章一篇,俾便读者先睹为快。原连载文章暂停一期,亦望读者见谅。
《故乡情》序
林 楠 (大华笔会会员)/ 温哥华
2010年4月间的一天,李秀清邀约我和大华笔会会长微言一起餐叙,席间,掏出他的《故乡情》书稿,让我写序。
我虽正忙着编自己的一本书,但这种信赖和盛情,是无论如何不能拒绝的。
据我所知,《故乡情》应该是李秀清的第三本书了。他一面给世界日报副刊、大华商报及中国的一些报刊副刊写稿,一面不误给自己编集子,勤奋的劲头,实在令人钦佩。
李秀清给自己起了个很清秀的名字。笔会“会员巡礼”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他把老伴的头像摆在主要位置。这就更使我笃定了一个印象,隐隐约约总觉得李秀清是个女的。及至李秀清真正站在我面前时,才发现,这男人与“清秀”的距离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喽。
不过,真正了解了他,你会觉得不“清秀”只是他的表相,他的为人,他的为文,他的想象力,他的几本书,“清秀”得很。
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大华笔会会员的写作,透过《作家文苑》,近两年来,在温哥华,在加拿大乃至在整个北美地区,在获得相对较大影响的同时,亦已成为移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和赏心悦目的艺术苑圃,在给游子心灵的天空升起异乡彩霓的同时,也为漂泊者的文化情怀注满故土的芬芳。这种现象,可谓加拿大少数族裔社区出现的一种独一无二的、不容忽视的文化景观。相信,包括主流社会在内,都会为多元文化理念衍生的这一成果而引以欣慰和自豪的。
笔会会员大多数作品,不仅紧紧贴着生存奋斗的生活情绪,在游子心灵深处引起震颤;更有触及社会问题的锵镪言论,在社区生活中,引发震聋发聩的反思。而李秀清的作品却另辟天地,往往会从生存奋斗的“战场”上,从日常生活的琐琐细细中,把人们带入从容而闲适的精神领域,用艺术的美感,去陶冶性情。表现出新移民文化姿态上难得的优雅和大气。这一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李秀清对拓宽新移民文学视野、丰富新移民文学创作做出的独特贡献。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让每个人都别无选择地面对喧啸,面对诱惑,面对刺激。荧屏上、舞台上千篇一律的糙作和摇摇幌幌……极大地伤害了中、老年人的心理承受力,也极大地干扰了他们的生命沉思。中、老年人与这个突如其来的新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心理隔膜,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李秀清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正好弥补了这个时代的缺憾。
在华文阅读群体里,李秀清拥有“两岸四地(中国大陆、台、港、澳)”众多的读者。这一现象,十分令人欣喜。
《故乡的荔枝》、《蕃薯情》、《椰子树》、《杜鹃花》、《算盘声声》、《叶的情怀》、《麻雀》……等等,这一篇篇选入[故乡情] 中饱含深情的美文,阴柔缱绻,扬扬洒洒,恰似一曲曲由二胡与琵琶弹奏的思乡曲,浮漾在游子心头,搅动起万般对故土的思念和怀想。
李秀清的博学令人钦佩。我十分惊叹他在创作中,尤其是随笔创作中对资料占有和随心调配表现出来的杰出能力。
举《以花喻美女》为例,作者一口气把古今中外几凡与“以花喻美女”有关联的辞章典故,一一为读者摆在面前。涉及面之大、之深、之细,之详尽,令人惊诧。他写到“十九世纪英国诗人王尔德说过的话‘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再用的是庸才,第三个再用就是蠢才了’”。他写到五代前蜀诗人韦庄的“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他写到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他写到唐代诗人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他写到杜审言的“红粉轻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文中一一列出以花喻美女的诗人及其诗作。诸如:崔颢、陈师道、李白、晏殊、白居易、苏轼、杜牧……等等。
作者举出的典故也都非常有意思。如唐朝进士张又新一心想娶美妻,洞房花烛夜,掀开面纱一看,竟是出奇的丑女。因写下“牡丹”一诗为后人传颂:“牡丹一朵值千金 / 将谓从来色最深 / 今日满栏开似雪 / 一生辜负看花心”。
作者举出的另一典故是,杜牧在湖州遇一年少美女,“艳若含苞待放之花”,遂付了聘金,约定十年后娶为妻室。不料,杜牧官运不佳,未能如期践约,十四年后,他任湖州刺史时赶赴当地寻找,不意,那女子己出嫁,并生有二子。人们熟知的杜牧的“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 / 不须惆怅怨芳时 / 狂风落尽深红色 / 绿叶成荫子满枝”写的就是这件事。
还有,南宋一小女子为解救县衙治罪的父亲。请康执权执笔述状。康执权写完述状,在上面附了一首以花喻人的诗“昔日缇萦亦如许 / 尽道生男不如女 / 河阳满县皆春风 / 忍使梨花偏带雨”。县令被这首诗打动,不忍看到姑娘“梨花一枝春带雨”,伤心落泪,遂放了父女一起归家。……
千把字的一篇短文,把“以花喻美女”的命题,表现得如此之丰富、透彻、有趣且又结结实实。这种为文的功夫,实在罕见。
衷心祝愿李秀清的文学创作,像温哥华明媚而纷繁的春天一般,给人们带来更多赏心悦目的享受。
梨果飄香
李花(大华笔会会员)/ 温哥华
梨是「百果之宗」,它與橙、蘋果稱為「三大果霸」。
我愛梨花。
梨花是春天的使者,春天來了,最先映入人眼簾的,是梨花。成片的梨樹,一夜間綻開了潔白的花朵,漫山遍野,“雪海银波”,沉浸在一片濃郁的梨花香中,此時,你吸一口氣,一股清香沁入肺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唐代詩人岑參詠雪的名句,却也使梨花千古扬名。梨花與雨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聯曰:「等墨今宵光有艷;梨花帶雨晚來晴。」雨中梨花,似美女流淚,让人疼爱怜惜。
金秋時季,梨果飄香,片片梨園等待收穫,樹樹枝頭碩果累累。那果身凹凸不平,皮黃肉白的酥梨;那倒卵圆形,清香多汁,似鴨嘴狀的鴨梨;那色澤白淨光滑、果肉细腻的水晶梨、那爽甜幼滑的貢梨、圓圓的香水梨,綴滿了樹冠,壓彎了枝頭。此時你走進梨園,必須彎腰低頭,若不小心,那果實就会碰到你的頭上。倘若你順手摘一個梨果,咬一口,香甜透心,涼脆解渴。那甘甜的汁水,會濺滿你的雙頰,順手擦一下,那汁水直粘手,粘粘的。這時候,心中有說不出的愉快。
梨果除生食外,還能加工梨干、梨醬、梨膏、梨汁、梨罐頭;可以釀酒、釀醋,也有煮梨、蒸梨、冰糖燉梨等食法。
我對梨花、梨果之所以情有獨鍾,是缘于古籍的熏陶,歷史軼聞的感染。秦漢時期,梨已成為貢品,皇帝和王公大臣視梨為上品。當時官府獎勵植梨,司馬遷在《史記》中有「栽有千樹梨的人可與千戶侯相等」的记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食梨》詩中誇道:「初嚐蜜經齒,久嚼泉垂口。蠲煩慰諸親,愈渴忻眾友」。民間有諺云:「一顆荔枝三把火,日食斤梨不為多」和「有雪梨無熱氣」的俚語。梨是清潤之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梨能「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傳說唐武宗李炎患病,終日口乾舌燥,心煩氣促,服百藥無效,一和尚傳秘方,榨梨絞汁,合蜂蜜煎熬成膏,每日沖服,不久病癒,滋五臟的雪梨膏流傳至今,仍譽滿全球。
行文至此,我想起一個歷史故事。宋元時期,戰事頻仍,學者許衡一次外出,行至半路,見路邊一顆梨樹下,路人紛紛搶摘梨吃,而他卻在樹下乘涼。一路人見狀問:「怎不摘梨吃解渴?」他道:「不是自家的梨樹,不能摘。」那人道:「當今世道亂成這樣,誰是梨的主?」許即反詰:「梨無主,我的心有主!」
這裡「心有主」說得很明白,不可貪心,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不是個人勞動所得不能取。可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今天不是有些人搞歪門邪道,偷摸拐騙,甚至喪失良知,最後身敗名裂嗎?我想人們是否從這個歷史故事得到有益的啟迪呢?“心有主”也是说做事要心有定见。譬如創業,就不能這山望見那山高,像走馬燈似的,幹什麼事都是五分鐘熱,經常改變主意。又譬如,有人把寶貴光陰、青春、精力用在無聊無益無意義的事物上,一輩子心中沒有「主」。華人在海外生活,也要「心有主」:熱愛祖國,熱愛和弘揚中華文化,不要忘掉我们的文化之“根”,并逐渐使其他足以的人们了解甚至接受中華文化,在思想和行動上為豐富和完善全球一體化的多元文化而努力奮鬥。
《故乡情》编后记
李秀清(大华笔会会员)/ 温哥华
本书所选编的作品,半数是近二年多来发表在美国《世界日报》、加拿大《大华商报》、《都市报》,以及中国一些报刊上,其余选自多年前刊登在各地区多种报刊上的文章。其中部分已选编入《百花之美、人文之趣》和《妙趣诗联欣赏》两书。另外,本书也收入笔者五十多年前发表的一篇幼稚的文稿:《不要打击讽刺青年创作者》,自知此文粗糙,为了表明我对文学爱好由来已久,就顾不了许多了。
对本书的出版,众多文朋艺友给与关注和关怀。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大华笔会创会会长林楠先生审阅了稿件,并在百忙中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文。作家、大华笔会会长微言先生撰写了贺联。金继昌先生阅看稿件后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张百闻先生协助审校,做了细致的修改和认真的核查。国际耆英节促进会名誉会长李世勋牧师赐赠贺词。书法家张景晨、廖文峰、刘诗侃提供墨宝;甄铨沾、甄世尧、伍志平等致词祝贺。国际耆英节促进会会长、加拿大政府注册医师、教授张子夫,加拿大中华邮币学会会长陈伯仰等先生都给与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以上诸位良师好友表示谢意!
由于个人文化水平与文学素养所限,加之在温哥华,笔者是三个社团领导成员之一,没有整块时间来精雕细刻,书中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尚望文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教,惠赐高见,以俟再版时修正。
李秀清
2010年秋于温哥华
另附:微言贺联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