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林彪疑案
第一章,文革内乱起萧墙,林彪疑案重考量
一、如何公正地看待林彪事件?
如何公正地看待林彪事件的问题,涉及到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的问题,涉及到如何看待那一段至今都“斩不断,理还乱”的历史。
无庸讳言,在文革中,乃至党内斗争的长河中,谁没有错误,谁没有功劳?“谁没有整过人,谁没有被人整?”
以文革前期挨整的人为例,刘少[
阅读全文]
毛泽东参加国庆阅兵:令如遇袭击“谁也不许跑”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盛典,也是党和国家举行重大节日庆典的一种隆重仪式,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一个政党或国家的威势和军事实力、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
早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先后参加过几次较有影响的阅兵:1933年8月1日在江西瑞金,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规模较大的“八一”阅兵;1944年l1月1[
阅读全文]
[转贴]舒伦伯格,最后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
2月9日,成功将飞机安全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的英雄机长舒伦伯格参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直播节目。
“对于我们之中的许多人来说,对机长的信赖是让我们登上飞机的唯一理由。”飞行员承载着乘客生命的一部分。2月12日,美国一架客机因飞行员失误坠毁造成50人罹难;而就在1月15日,舒伦伯格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
阅读全文]
[转贴]柬埔寨共产党兴亡追记
01、前言
二十世纪,人类经历了共产革命的洗劫,在这个非理性思潮退潮的时刻,回光返照的冲动竟发生在安定富足的高棉国,它的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受中共的教唆,也妄想创造奇迹,改变人类社会形态,他们为了“公平”推行贫困;为“理念”进行杀戮……。在这个曾经是佛土的国度,留下几百万颗骷髅,和更多的等待人们去[
阅读全文]
[转贴]黎笋谈中越关系:中国曾阻挠越南统一
中国与越南1979年2月至3月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在此背景下,当时的越共总书记黎笋就越中关系发表了一番讲话,涉及越共和中共、以及两国之间的多个重大历史事件。黎笋的这个讲话中指责中国在1952年的日内瓦会议逼迫越南签署南北分治的和约,此后又阻挠越南统一。
日内瓦事件的历史背景是,中国、苏联、美国、[
阅读全文]
[转贴]性格最为复杂的晚清第一重臣
李鸿章是晚清政坛奇人,他一生忠贞事清,又敢做敢为,无论是皇胄掣肘,还是清流物议,他都不在乎,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干了许多大事,是一位很务实的朝廷干将。他性格复杂,总处在矛盾的漩涡中,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于实际上是“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虽小[
阅读全文]
大清人民三大陋习为何就爱鸦片这一口ZT
鸦片啊鸦片,为什么大清人民就那么爱您呢?
八股文、小脚女人、鸦片,近代中国三大陋习。三大陋习中,八股与缠足乃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鸦片属于完整意义上的舶来品。鸦片起先是药品,后来在中外人民的集体智慧下,演变成天朝上下的最爱。在此前后,英国人往天朝输入过钢琴、饭叉、睡衣、玻璃、钟表甚至上帝
等各种洋玩意儿,但[
阅读全文]
第一次中英战争“鸦片战争”起因ZT
文章提交者:师旷之聪
中国人习惯上把第一次中英战争称为“鸦片战争”,但实际上这场战事的起因绝对不是什么“英国为了倾销鸦片”。当时世界范围内吸食鸦片基本都是合法的(例如英美都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立法限制毒品),奇怪的是,这些不禁鸦片的国家反倒没什么人吸鸦片,倒是中国这个禁烟的国家对鸦片一往情钟[
阅读全文]
中越战争:交战双方都不愿回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每逢战争爆发或终结纪念日,代表正义之剑的战胜国一方,总会举行各种活动,回顾和反思战争,缅怀和追思阵亡将士。战败国方面,也总有一些反省和忏悔活动。而于1979年2月17日爆发并在一个月内结束的中越战争,交战双方却都一直讳莫如深,不想回首或不堪回首。
中越战争结束时,双方都宣称取得[
阅读全文]
鲜为人知:孟良崮战役以后粟裕连战连败,被迫检讨
核心提示:揭开宣传的画皮,粟裕并非如许多人想象或吹捧的那样是比林彪还牛的常胜将军,共军也远非百战百胜。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共军打的败仗大都成了“军事秘密”,被尘封了几十年后才逐渐暴光。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经过40多天的休整和准备,又集中了主力11个整编师(整编师为军级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