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不知道什么叫力量!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
凤凰卫视
人在他乡久了,听人说东北不好就爱生气,爱与人争。上个月我穿过葱郁的白山黑水和丛林,梦一样地回到了故乡。当我看见熟悉的陌生街道密密麻麻开着一间间小店,听着熟悉的乡音絮絮叨叨着遥远而熟悉的不变的苦恼,遇到一句话不顺耳就当街开骂挥手开打的场面……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东北啊东北,我那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黑龙江:中国的人少成绩大的典型省份
1.粮食:在灾荒年代提供了共和国得以延续的命脉,现在也起着无法取代的战略意义!黑龙江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粮食商品率也居于前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2.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0-17 21:19:52)

东北下岗工人面面观
有枪,早就反了!
   跟沈阳市中心的豪宅、五星级酒店和高楼大厦相比,铁西简直像一座地狱,当地政府对如何改造铁西束手无策,也不管铁西人的死活。难怪,铁西人满肚子怨气。
   工人村内一名四十来岁下岗工人愤愤不平地说:「像我们这样年轻就下岗的,不管你多不满,都不能站马路(抗议),一站公安就抓你,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18:04)

歪批东北话 娱还是娱人
   啥叫东北话?就是以东北农村语音为基础语音,以东北农村方言为基础方言,这就是时下媒体中最热闹的东北农村普通话。
   当东北这位具有深厚工业基础、受现代殖民文化熏染以及大工业文明陶冶的巨人,却举着一块“乡村艺术”的招牌,做这块土地的文化标识时,我们在兴奋之余,也有理由感到焦虑。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16:22)

咱们东北人都农民
东北话越来越可乐了。不仅每年的春节晚会,由赵本山等人添油加醋地普及,并且有雪村的东北民谣站脚助威,《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满嘴的土话口音,舌头又大又直,整个一个憨愣的东北二傻子。也许,人家雪村装傻充愣,是想走个“终南捷径”,这咱管不着。反正,东北话做起文章来是很有趣的,是能够调剂一下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0-17 21:15:18)

东北食文
作者:FZ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东北产丰富,烹调原料门类齐全。人们称它“北有粮仓,南有渔场,西有畜群,东有果园”,一年四季食不愁。该地区日习3餐,杂粮和米麦兼备,一“粘”二“凉”的粘豆包和高粱米饭最具特色。主食还爱吃窝窝头、虾馅饺子、蜂糕、冷面、药饭、豆粥和黑、白大面包;以饽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06:50)

东北语言的亲和力作者:程黧眉 
东北语言是最具亲和力的语言,它从来都是直白和直通人心的,有如那一望无尽的大草原,质朴而纯真,不矫揉造作,不留余地,就像东北方言所常用的那句话——“可着劲儿造”,充满了张力和情趣,它能神奇般地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近,让你永远都感到不用设防的亲切和真诚。如果你是东北人,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一听到那熟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0-17 21:06:04)

东北人的愤怒作者:dellic   看了太多全国各地人们打笔仗,你好,我好.你坏,他坏.够了!终于拿起笔自己写一点东西,不为别的,只为我挚爱的家乡--东北,鸣几声怨,以减轻我心中压抑了多年的沉重感,表达一下我对他们的怀念.这片文章是在VORLESUNG上写的,思路可能有些乱,请各位读者谅解.我出来前是辽宁省某重工业城市某局办公室成员,负责写一点东西.接触的文件资料多一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感性东北:东北四大城市作者:刁斗等   人均GDP指数、生产总量,用这些数据来考量的时候,东北是理性的。中国版图上那像公鸡头冠的部分,林海雪原杨子荣,夹皮沟运木材的小火车,戴狗皮帽的知青,乌苏里江船夫,还有人参鹿茸乌拉草的三宝传说,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太阳岛上度假村,大连千姿百态的时髦男女,当东北以外的人脑海中叠印出这些黑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东北复兴的情绪开始蔓延作者:刘琬 
闯关东作为几代人的情结将要被记忆尘封的时候,东北复兴的情绪已开始蔓延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2003年的东北,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又一次光鲜地站在了世人面前。东北成为中国第四极的梦想开始勃发。一场伟大的复兴在东北开始酝酿蔓延。如同欧洲那场有名的文艺复兴,东北复兴在跃跃欲试初期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6]
[7]
[8]
[9]
[1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