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QLDxd80tnUL7UDcW3ZAmcg王羲之行书《误坠地帖》,8行,86字,《二王帖》、《宝晋斋帖》亦收刻。释文:误坠地,折此人竟不看,讵不贤乎。破甑非不惜,此物既已折,不可复追,无表恨惜之容,秩百数十万,一听伯叔父处分阐,唯敛手而已。南阳乐赍主湘州,参军不得奉携,尊累所得月俸皆封,还家旦夕所资政一两百,以自给耳。王羲之误坠地帖局部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11 06:36:06)

临帖非止于字形结构,还应会心帖中词句。漫说细读千文碑铭,但就晋人翰札中只言片语,便知古贤至真至性至情。 王羲之所谓“哀痛摧剥”(姨母帖),“痛贯心肝”(丧乱帖);王献之《相迎帖》“凄切在心”,“不觉灌流”(泪流满面状),莫不饱饫辛酸离涣,绝难发此实感,非虚言妄叹也。 故字形只是外衣,帖意乃为魂灵。 临二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10 09:13:33)
阅读 ()评论 (0)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t9_b2LJUUbOD2WsTIKdQPw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完整本的墨迹则仅见台北故宫的这一套。落款时间在延祐三年,六十三岁,也是晚年功成名就之时了。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ScantoFollow[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08 06:41:41)

人庆斯日买鲜花, 我借此节写苍树。 试看根旁繁茂枝, 哪棵未沐三春雨? *尹思泉写于母亲节 四尺宣纸 题曰: 浩然生气焉可为 不在经年与一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6KgYg7sjHF_ekxYyqRXpog云门僧陈洪绶行书《新霁索人酒诗册》纸本,19.3×12.5cm×5,顺治四年(1647),上海博物馆藏。释文:新霁索人酒,城东荡小船。心中乱离事,睫下艳阳天。米价时时长,朋交日日联。少年抄掠后,犹为老夫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06 06:52:47)

释文:相迎终无复日,凄切在心,未尝暂拨一日。临坐目想胜风,但有感恸,当复如何?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殆无恨于怀。但痛神理与此而穷耳。尽此感深,殆无寘处。常恨!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省告,不觉灌流,既已往矣,亦复何言。献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wY-zia3adOzdPrq3OeusA 释文:相迎终无复日,凄切在心,未尝暂掇。一日临坐,目想胜风。但有感恸,当复如何?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殆无恨于怀。但痛神理与此而穷耳。尽此感深,殆无寘处。常恨!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省告,不觉泪流,既已往矣,亦复何言。献之白。 Readmo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5-04 08:36:37)
阅读 ()评论 (0)
(2022-05-03 13:16:20)

https://mp.weixin.qq.com/s/p90nEDnQ6Zyff2egJF7nWw中国书法钤印具有调节画面疏密厚薄的作用,同时能增强作品艺术感和美感,具体方法十分讲究。因此,书法钤印原则要牢记心中,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闹出笑话。误区一:以印压款—书画上落款盖印,不宜印比字大。大幅盖大印,小幅钦小印。误区二:上阳下阴—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误区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96]
[97]
[98]
[99]
[10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