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唐代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原色版
原文作者:中国书法张铁民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传),原色版,纸本,21×394cm。
《大字阴符经》墨迹本,96行,461字,传唐代褚遂良书。世传褚遂良楷书有《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
阅读全文]
予作书,字多者皆不折纸,少字者如楹联亦罕叠格。三四字横披或立轴,即使折格,书写时亦不依之。
非故意而为,实不由自主,挥毫无所羁勒,得失任其自然。
[
阅读全文]
此为书道同仁仇高驰先生微信贴。
吾喜之而转。其言简意赅,一语道出习书人的内心和外表。古人言谢安“风神秀彻“,称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道王羲之,王献之云云,皆不虚饰也。
仇先生云:
喜欢写字的男人,是稳健练达的。他未必玉树临风,可眉宇间的深沉,言谈时的睿智,会给人以踏实硬朗的感觉,会[
阅读全文]
烂熟儿年事,岑花向太阳。村田无歇力,粉蝶漫提香。禾动悠鱼过,树摇野果藏。肩担随父老,埂憩望颉颃。觉燥捧河水,好奇咀苇浆。黄童牛背唱,暮色绕羊肠。--吾作诗,语甚直,境甚实,不虑巧拙。似流水出幽涧,一任情性使然。
[
阅读全文]
拟古人“倘然适意,岂必有为”句意
[
阅读全文]
书而无礼当下书法缺乏礼仪,不一而足。对事不对人地分析,具体看有以下几类问题:一、作品内容不合礼仪,包括称谓、民俗、款跋等方面。现在的书家酬赠作品时,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得体地称呼他人和自己,或者指名道姓,或者干脆回避称谓,赠送他人的作品在称谓上没头没脑。对于贺寿、贺婚、贺喜、哀挽等特殊用途的作品,很多书家不知如何称谓署款。一位名家向同[
阅读全文]
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古代,“礼”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仪几乎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论语》中,孔子对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为人处世的圭臬和[
阅读全文]
书法的危机近几十年来,书法在表面上看来“名家林立,创作繁荣,教育发展”,但是稍微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危机重重。一方面高等学校书法教育和书法协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书法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书法同时却面临相当严重的基础危机,中小学校学校书法教育以及国民的书写能力全面退化萎缩,绝大部分人丧失了对书法的鉴赏能力。经过有识之士持续的多[
阅读全文]
爱之深,方能恨之切。当今中国书法正在迅速发展,如果以“非主流”的冷眼来旁观透视,则可照出当下书法并不美丽的另一面,或可作为同道冰鉴。文化自卑中国人一直善于学习,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学习中发展壮大。但是19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是可悲的。中国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纳入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国的仁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