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
阅读全文]

执笔法即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管的方法。执笔,是进行写字活动的基本手段。大致有如下几点:如双苞(即双钩)、单苞(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传自锺繇、王羲之、虞世南,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擫、压、钩、格、抵)。经历代书法家长期书写的实践,咸认为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拨镫法书法术语。运笔的一种技[
阅读全文]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
阅读全文]

沈周书画巨制中秋赏月图卷画面描绘的是沈周在其居所“有竹庄”内的平安亭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时的情景。山水清胜,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景致幽静。书法部分则是沈周满怀激情,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兴致勃勃地抒发其与浦汝正等友人中秋赏月时的复杂心情。该卷画作笔墨雄健老辣,格调疏简苍劲,意境清幽高旷,具有粗沈山水画的特点。书法则结体严整,笔法沉着[
阅读全文]

导读:他文采飞扬,耳熟能详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出自文天祥之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蒙古军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时年47岁,令人扼腕叹息。
阅读全文]

明末清初画家丁元公草书手卷欣赏《自书诗卷》纸本,28.2x213.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卷款钤“释净伊印”、“愿庵”印2方。引首王寿祺篆书“明贤诗翰”。收藏印有王福闇、潭观成等印7方。文中“乙酉之后”、“戊子春季”,纪年分别为清顺治二年(1645年)和顺治五年(1648年)。时丁元公已去发为僧。从文中可知,此为丁元公应翁荀映之邀[
阅读全文]

子意拳拳2016-05-13尹思泉尹思泉诗书原创人生五味,各有酸咸,清浊唯可自辨,不足与人道也。慕他之甘者,应知其苦;哀其所痛者,当欣其所乐。是为自知知人尔。
昔有人生感言并古风数篇,兹择三首,谓之戏作,聊博识者一粲耳!无题人生如紙幣,百元不易得。偶於[
阅读全文]
索靖章草《月儀帖》釋文(網上下載)
正月具書。君白。大族布氣。景風微發。順變綏寧。無恙幸甚。隔限遐塗。莫因良話。引領托懷。情過采葛。企佇難將。故及表問。信李麃(biāo,勇武的樣子。)麃。俱蒙告音。君白。
...[
阅读全文]

蔡卞(1048-1117),北宋宰相、书法家。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婿。与蔡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书法圆健遒美,晚年所书有兼人之力。《墨林快事》称其书:“胜于京,京又胜于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其书法代表作有《雪意帖》、《致四兄相公尺牍》等。《雪意帖》是其行草代表作。其入笔不一,丰富自然,各取其态。笔法[
阅读全文]

篆书快速入门--篆书口诀200句,篆书书写与辨识图片20张。本文来源于书法欣赏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