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羲之小楷,我们很容易想到《黄庭经》和《乐毅论》,作品背后还自带着诸多佳话流传人间。而眼前这幅作为王羲之临逝世前的小楷佳作《孝女曹娥碑》却让有些人陌生,但是相信你在细细品读之后,会爱上她。真的很美!东汉年间,人们为纪念曹娥孝行而撰文,由当时的县府知事度尚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后蔡文姬之父蔡邕路过此碑,读后在其背后写下:“黄娟、[
阅读全文]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惟大,后改名寿平,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号东园客、草衣生,又号白云外史,江苏常州人。生而敏慧,八岁咏诗惊长者,诗格超逸。精行楷书,得褚遂良神髓。中年时获得画坛宗主王时敏指导,得见宋元名迹,画艺趋于成熟,山水、花卉均成就不凡,时称“三绝”。晚年没骨技法愈臻完美,画风从工丽转向淡雅,神韵更加[
阅读全文]
王羲之草书拓本《鹘等不佳帖》三种,入刻《宝晋斋帖》。本文来源于书法欣赏
释文:鹘等不佳,都令人弊见此辈,吾衰老不复堪此。Readmore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全文]
端午时话
2016-06-1009:56:47
标签:尹思泉诗书原创
行此文时,正值北美五月初五日清晨。朝晖透幔,微风拂梢。平日骄躁的琴鸟今却杳杳无声。狂热了一阵子的天气突然泛凉,仿佛激情冲动过后的疲惫与疏淡。
我披衣端坐,闪翻微信,此时正是彼岸同胞们端午晚宴,觥筹交错战犹酣之际,故我之时话已成彼之迟话了。好在端午节年年有,今年之迟可为来年之先也。[
阅读全文]
王铎《草书临阁帖卷》,书于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时五十一岁,值明亡前一年,属较晚时期作品,个人风格基本形成,正处在人生遭际突变、心态大乱的前夕。王铎在书写此帖时,似并未十分顾及原帖的字形,也不在意文章句读,只是不停地凭感觉一任笔墨驰骋地书写下去,用自己的笔法改变二王的笔势,将其本不连接的草书结体缠绕相续,形成一组一组的疏密空间,[
阅读全文]
古人云:“书者,文之极也。”在古代,书法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平时的书信交往用的都是书法,如果你连基本的字都不识,又如何去写书法呢?现在,对于书法是用生命的全部激情去拥抱它,还是用僵硬的技法去雕琢它,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道法自然”的书法家,后者是“循规蹈矩”的写字匠。中国书法,美的全部特质存在于一个书写优美的字形[
阅读全文]
宋代郑望之行书墨迹《婺源帖》郑望之(1078-1161),字顾道,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宋史》卷三七三有传。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郑氏官台州府事,致仕还家后与曾宏父“日夕往来,杯酒流行”(宋代王明清《挥尘后录》),此帖应即书于此时。行笔劲爽,时露锋芒,是其晚年佳作。本文来源于书法欣赏Readmore微信扫一扫
阅读全文]
《中岳嵩高灵庙碑》为北魏著名碑刻之一。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一说太延年间(435~440)立。楷书,23行,行50字。在河南登封县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书体。传为寇谦之书。 寇氏为著名道学家,曾因向魏太武帝献道经而受宠幸。碑文内容为寇谦之修祀中岳庙并宣扬道教的事迹,不仅对了解中岳庙变迁有参考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书体自隶经楷,隶正[
阅读全文]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