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7-03-09 18:43:59)

对于书法的水平评定,角度不同,标准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从“变”这一角度讨论书法的境界。“变”作为书法艺术的核心观念之一,一直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而我们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同境界的“变”所展现气息也不同,小编总结了一共三种“气”,下文就为大家详细说来。唐代的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把学书过程分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气韵的生动,本于笔法,而成于墨法,有笔的轻重徐疾,不但可以产生韵律的变化,同时也可以产生用墨浓淡枯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于楷书,特别是小楷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不像行草那样强烈,那样震撼人心。  一般地说,小楷用墨宜浓一些,不宜太淡,太淡则伤神采,试观古人作小楷,无有不用浓墨者,特别是唐人写经,墨色如漆,神采焕发,虽经数百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09 13:02:38)

书法是瞬间表现的艺术,一件书法作品可以在瞬间完成的,在这瞬间里的一招一式要表现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技术、思想和意境。书法还是不可以重复的艺术,一件作品一个样,没有绝对一模一样的作品。书法还是一个遗憾的艺术,如果一个字甚至一个笔划写坏了,大大影响书法的质量。因此,书法的不可涂改性决定了书法的难度。俗话说:“字是黑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09 07:42:54)

米芾行书《韩马帖》,纸本,纵33.3厘米,横3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前日幸披晤。即日起居冲胜。韩马预借三五日,节中数贵游宴集处使之赏玩如何?忝亲契敢尔。过节面纳也。谨奉启,不宣。芾皇恐。寺丞仁亲阁下。米芾《向乱帖》,又称《寒光帖》,淡黄纸本。行草书。纵27.3厘米,横30.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向乱道在陈十七处,可取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08 08:29:42)

一般地说,能使整幅作品形成一种鲜明的美的意境,是书法家在艺术上达到高度成熟的标志。草书的章法具有形质美和情性美,可以“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因此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传为右军曰:“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善章法者,须胸有成竹,方计白当黑。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孙氏在草书章法上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06 14:24:59)

西汉书法竹简《神乌傅(赋)》,作于西汉成帝永始年间(公元前16—前13年),墨书竹简,长22厘米,宽0.9厘米,写于21根竹简之上。全篇约六百四十余字。1993年在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汉墓出土。《神乌傅》的书体为草隶,内容是一篇基本完整的文学作品,它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悲壮的故事。“神乌傅”三个字,是用楷隶写成,和东汉碑刻上的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长期以来,各种报刊杂志上批评“丑书”的文章很多,指责现在许多展览作品甚至获奖作品在创作时“不往美观上去写”,有意漠视用笔,破坏结体,夸张变形等等。对这些意见我不能苟同,觉得他们在认识上有两个错误:一是不知道美是生命的感悟,是意志的体现,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形象,误将漂亮作为美,将打破局部的四平八稳、不讲究外在、媚巧的作品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魏碑精品《北魏常敬兰墓志铭》,全称《夏州刺史赵郡李缅妻常夫人墓志铭》,志高57厘米;宽47厘米,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立。2009年冬河南省洛阳市关林镇出土。原文地址:http://www.yac8.com/news/13871.htmlReadmoreScanQRCodeviaWeChattofollowOfficialAccount[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05 07:05:44)

潘天寿画谈随笔之:用笔、用墨、用色潘天寿画谈随笔【用笔】吾国文字,先有契书而后有笔书(笔书中有毛笔书、竹笔书,说文:聿,笔也,作隶,从手执竹枝点添书字之形象也。漆汁浓腻,不易行走,故笔画头粗尾细,形如蝌蚪,故称蝌蚪文焉)。吾国绘画亦先有刀画,而后有笔画,其发展之情况,大体与文字相同。潘天寿1924年作水云山中74×43cm吾国最早之刀画,始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03-04 06:40:10)

观毕加索绘画,正看层层堆砌,反看片片剥落;涂涂改改,减减加加,不到最后一笔,不晓得这老厮在搞什么名堂。倘若不视作画过程,单就某幅,千缠万绕,浑然不见起止,分辨不出从哪一笔开始,到哪一笔结束。就像中国人炒菜,小锅铲子翻来调去,时而葱蒜姜茴糖,添油加醋,搞得烟雾迷漫,最后再来一道淀粉勾芡,弄成稀里糊涂的一锅。而此翁无疑是色彩调配天才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06]
[207]
[208]
[209]
[2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