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惕行草书《读震斋翁佳制》,来源:文徵明吴中胜概图卷后题跋,天津博物馆藏。高惕顿首书于姑苏之平远堂ScantoFollow[
阅读全文]
(四尺三开,檀皮生宣)千山红到门,一水碧依人。把钓浑忘我,飞鸿忽惊身。辛丑六月尹思泉写于多伦多[
阅读全文]
丹尼尔半城会1weekago收录于话题#半城艺术37个长亭怨慢(合奏,谱见《白石道人歌曲》)群星-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宋朝,是一段让人沉醉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的人们用极简、极素和极拙创造了世间大美。虽然,宋之风雅已经随历史的洪流远去,但是其中蕴含的生活情调与独特的审美观,却并未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湮灭。那就是一种追求雅致,讲究生活品质的态度。我们不[
阅读全文]
四尺三开(2.8平尺),生宣。
古人云世无道,君子抱道而藏,因书此四字。
[
阅读全文]
南京明城墙砖每块都有文字印记,据说,朱元璋当年为保证城砖的质量,命令在每块砖上都印上铸造地、时间以及铸造者姓名。虽然经过几百年的沧桑,有的砖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站在这个角度,可以说正是这些担负着“历史责任”的文字,让南京明城墙600年屹立不倒!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动用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
阅读全文]
用身体作画,
你能想象到几种可能性?
有人可能会想起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
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借
陈百祥扮演的祝枝山
人体作画的经典桥段。
在上世纪30年代,大师齐白石
也有一段用“人体”作画的经历,
什么?大师也这么不正经?
别急,这里的“人体”不是他老人家自己,
而是——
孩子[
阅读全文]
雨歇亭前草返青,
晴川信挑字头横。
凌波一叶空行马,
天趣自随老笔成。
*辛丑五月,思泉并草。
[
阅读全文]
黄宾虹对其学生石谷风说过:“我的书法胜于绘画”,简单的一句话自信之话,其实背后蕴含的是黄宾虹的“用功之法”。黄宾虹青少年时期,在当时魏碑风气的影响之下,揣摩过很多不同风格的魏碑,而且对于帖学也非常用心;中年时期几乎每天抄书临池,狠攻草书,到40岁左右,其行书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格局。黄宾虹书法成就在我们试图做这样一个讨论的时[
阅读全文]
因出家为僧而成为著名书法家者有智永(陈、隋间人、王羲之第七代孙)、怀仁(唐高宗时人)、怀素等,担当则是继他们之后又一著名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是中国书家群体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分。从大量传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书法和佛义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把写字当作一项善业,与布施造寺相同,是一种宗教行为。一是把写字当作佛性的直接表现,和担水砍柴相[
阅读全文]
以下文章来源:网络换算方法:(01)长*宽*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1.36m*0.68m*9=8.32平方尺。依据:1平方米等于9平方尺,以米为计算单位。)(02)长*宽/0.1089=平方尺(例:四尺整纸1.36m*0.68m/0.1089=8.4平方尺。以厘米为计算单位,依据:33cm*33cm=1089平方厘米)书画尺寸标准(01)小品33*33cm1平方尺(02)小品45*33cm1.4平方尺(03)四尺三开68*45cm2.8平方尺(04)四尺对开斗方68*68cm4平方尺(05)四尺对开长条34*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