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波伏娃是20世纪最重要的女权主义思想家,110年前的今天,她在巴黎出生。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她依旧是整个20世纪思想史上无法绕过去的人物。而尤其为读者津津乐道的,是她与终身伴侣萨特之间纠缠一生的传奇关系。今天分享的,是作家张晓惠的文章,以此纪念这位杰出女性不平凡的一生。波伏娃:忠于肉体,还是忠于灵魂文|张晓惠我们当中的一个说了前半句话,另一个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Original叉少往事叉烧1978年,陈丹青以英语0分考入中央美院,他在试卷上写:“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会英语。”20年后,陈丹青被清华美院聘为教授,学校大张旗鼓给他设立研究院,可因为学生英语不过线,他整整四年没招到一个学生。陈丹青找学院理论无果,愤然辞职,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中国这套教育制度若不变,我此生不会参与教育。”这之后的20年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人说,想要快速了解一座城市,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去当地的博物馆,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此之外,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去逛一逛当地的菜市场。小贩的吆喝声、人们的讨价还价声、鸡鸣犬吠声.....云南菜市场,野味十足。论野性,谁都比不过云南菜市场。在云南,一直有着“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的习惯。在云南,不要随便问摊主菜的名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校服在当时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现。1948年,北京清华大学,当时大学生穿着校服参加体育活动。1965年,“人民小学红色小民兵”合影,能够看出当年校服的风格特色。70年代,白衬衣配蓝裤的校服开始流行。90年代,统一穿着“面口袋”校服开始进入视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陈丹青水墨画是全世界最好的画为什么你们心甘情愿把自己想成“水墨画家”呢?如果你们在德国,可能被称作新表现主义画家,在意大利,可能被称作“新绘画”。这些欧洲当代画家和你们有点相似:造型很自由,画法很率性,既不很现代,也不很传统。画面有叙述性,甚至有点可以解读的“故事”。可是在中国,这样画就给框定在“国画”呀、&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传纵横古今,俯览万里。看我大好河山之壮丽,五千年文化之异彩。国外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竟如此秀丽。一:美国摄影师Bernardo和TomasMedina,美国摄影师父子,现居休士顿,他们曾获得过国家地理的多项奖项。他们拍摄的中国城市百态、景区风光等,神秘、古老,现代。秋日里的长城,沧桑,萧瑟。夜幕下的江南古镇,含蓄,优雅。蓝天下的鸟巢体育馆一角,刚劲,有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桐乡第一人民医院,全楼簇新。十二楼住院部VIP病区11号房间,是木心的病室。躺在两边有栏杆的床上,先生的左腕插着输液管,间歇醒来,床头被摇起,他侧靠着,和我喃喃说话。  他的嗓音原是低沉沙哑,这两年已乏力笑谈,此刻是因我的到来么,他的话反而多了,说一句,停一停,忽然认真看定我:那你是谁?  “谁”,沪语“啥人”。这一问,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生太短了,不足以回忆,不足以感慨,不足以伤情,只留下无尽的遗憾。苏雷大哥今日三七,发悼文怀念他。中年苏雷苏雷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是少有的文武双全。文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一生写剧十余部,而戏剧在文学创作中难度最大;武则当过特种侦察兵,当年全国选拔仅一百二十人,带枪武装泅渡是基础训练科目。苏雷年长我三岁,属大龙,白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子英读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放开没几天,我的朋友圈已经有很多盆友羊了,但感觉大家都还蛮乐观的。  《羊了后的众生相》,一起来看看吧!  以前闻羊色变,现在晒羊调侃,我觉得挺好的。  虽然不能治病,但可以心理治愈,至少没有那么怕了,而且心理上的轻松也能缓解痛苦,羊也终于可以大大方方晒出来,不再是一件被区别对待的东东。(提醒:段子虽好笑,但还是要注意防护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