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会出现低可探测非作战飞机型号。我们将要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是上述四个实际装备过、正在装备或将要装备的型号机,而是整个低可探测飞机概念对战争态势所带来的所有变化。不能将如何应对低可探测作战飞机这个历史性问题妥善解决,我们就会在未来战场上遭受无法承受的严重损失。<br><br> 猛禽群飞——低可探测技术的实质威胁<br><br> F-117“夜鹰”的经验让美国人明白低可探测技术是杀手锏,但是仅仅具备低可探测功能并不能将这个杀手级别的性能发挥到极致。随着人类航空事业逐渐壮大和航空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种种涉及低可探测作战飞机战斗力实现的基础理论慢慢成熟,真正的低可探测威胁开始显露。这一次绝不是像“夜鹰”那样略带瑕疵,而是美国航空产业发展壮大和工业技术基础深厚积淀的蓬勃爆发。<br><br> 美国在1971年开始的名为“先进战术战斗机”的航空预研计划,成就了目前最强大、最先进也是最具威胁的重型战斗机F-22“猛禽”,对它和F-35的实质威胁的探讨是本文最主要的内容。F-22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通用动力公司联合设计的新一代重型低可探测战斗机,主要任务为取得和保持战区制空权,在设计上具备超音速巡航、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对雷达与红外线低可探测等特性。F-35“闪电II”是美国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多用途战术攻击战斗机,将与F-22一起构成美国新一代战斗机的轻重搭配。<br><br> 通常人们将四代战斗机的性能特点归结为以下四点:低可探测、超音速巡航、一体化的航空电子系统和超常规机动性,但是这几点在性能设计上不同于以往任何战斗机的特征,并没有直接表述出四代机是如何形成实质作战优势的,而且在讨论低可探测作战飞机,尤其是美国的低可探测作战飞机的资料中,总是充斥着大量让人眼花缭乱的理念与名词。这让我们难以清晰而有重点地把握低可探测作战飞机实质优势。<br><br> 笔者把低可探测战斗机共同的实质作战优势归结为以下公式:<br><br> 低可探测战斗机实质优势=难以发现的频谱优势+全面的信息优势+强大的火力优势。<br><br> 下文将会分别进行探讨和分析。<br><br> 成熟的低可探测战斗机已经摆脱了“夜鹰”时代只能通过多面体近似的方式进行低可探测和气动设计的局限,现代先进军用处理器构成的巨型军用计算机性能远超前代,再配合多年研究下已经开花结果的低可探测和气动综合算法软件,构架起低可探测与气动兼顾的低可探测飞行器设计平台。F/A-22低可探测设计的特点非常明显,最主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平行设计使回波波峰集中到少数几个非重要方向上,其迎头雷达反射面积(RCS)在0.06平米左右,侧向RCS在2平方米左右,比起RCS动辄十几甚至几十平方米的常规战斗机犹如幽灵一般。不仅如此,在具备极其优秀的低可探测性能前提下,“猛禽”在气动方面也达到了当今战斗机设计的巅峰,跨时代的超音速巡航和非常规机动更使其如虎添翼。<br><br> 信号为王——雷达猝发脉冲的优势<br><br> 如果说“猛禽”低可探测与气动双顾双全的外形设计能够使其在敌方严密的防空阵地与空优力量的围堵中依然成功夺取制空权,那么四代低可探测战斗机在射频管理上的巨大优势,足以让敌方在看不见的电波交锋中毫无还手之力。<br><br> 通常有人在探讨第四代低可探测战斗机的时候经常把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座舱显示设备和一体化航空电子系统放在一起,实际上这体现出一种对于电子科学与信号处理科学的混淆,虽然它们听上去都和电子有关,且在传统观念中似乎就是一起的,但实际上雷达系统、雷达告警系统、通信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是信号以及信号处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虽说它们都涵盖在航空电子系统的范围内;而航空电子系统架构、数据总线和高速处理器通常都是在电子或者微电子领域。<br><br> 也许读者会感觉这里有些难以理解,笔者尝试用一句话将这两个专业领域的区别说清楚,那就是:“信号与信号处理科学”探讨的是如何把电磁信号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也就是信号处理算法;“电子科学”探讨的是如何将信号处理算法用实际的电路实现。虽然我们通常说“电子对抗”,但实际上进行对抗的不是电子设备而是信号。<br><br> F-22“猛禽”装备了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和ALR-94雷达告警接收机,F-35“闪电II”装备了AN/APG-81雷达和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电子战系统。上述两型有源相控阵雷达除了传统雷达的功能外,都还能用于情报侦察、电子干扰和通信。<br><br> 有人认为低可探测飞机要想实现真正的低可探测,就必须将雷达和通信设备全部关闭或者不发射电磁信号,保持“无线电”静默,从而得出低可探测机并不可怕的结论。因为如果低可探测战斗机想要攻击敌机就必须打开雷达,或者必须依赖别机的传感器,而这时候被攻击的敌机就会感知到自己被照射从而规避或者反击;如果低可探测飞机不能自由使用自己的雷达,那它的作战效能显然不像宣传手册上那样可怕。这个理论在F-117“夜鹰”时代是成立的,事实上“夜鹰”为了实现低可探测性,就避免使用有源传感器,但是“夜鹰”的瑕疵并没有遗传给后代,目前流行的采用无源反低可探测雷达对低可探测机进行探测定位,然后进行打击的战术恐怕不会产生什么效果。<br><br> 实际上,AN/APG-77与AN/APG-81都已经不是简单的机载火控雷达,而是多功能射频管理系统,如果将此二者的工作特点加以概括,那就是:多功能射频管理系统=以猝发脉冲跳频扩频为主要手段的低可截获特性+灵敏的威胁告警+主动电子对抗+多功能射频集成。<br><br> 美国全球打击特遣队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战术低可探测作战飞机、战略低可探测作战飞机和其他先进信息情报平台混合编成,成规模、成建制使用的“全低可探测”空中作战力量。其中包括一支由12架B-2组成的低可探测轰炸机部队,2-4支由48架F-22组成的低可探测战斗机中队,通常以4架B-2和一个中队的F-22为基本作战单位,支援部队包括由U2侦察机、EP3和RC135电子侦察机组成的情报侦察系统,由E3预警机、EC130战场指挥中心和E8地面目标监视机组成的机载预警和指挥控制系统,还能得到无人机、天基信息系统和陆基传感器的支援。全球打击特遣队主要用于开战1-3天内远程打击敌方关键战场节点。技术决定战术,全球打击特遣队以低可探测机突破敌方防空系统,为全面发挥美国空中力量地面打击优势提到了关键作用;当敌方战场内高价值目标和战场支持节点目标在开战的几天内被队悉数摧毁后,敌方作战体系将土崩瓦解,大批量常规作战飞机从全球打击特遣队清理出的安全通道涌入,把失去系统支持的敌方各种火力和信息作战单位全部清理掉。<br><br> 实际上”猛禽”不是空优战场上执行主要任务量的作战平台,”猛禽”只需要清理掉敌方重要的、具有支撑性的空中信息火力节点,并且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为友军提供信息和火力支持和掩护就足以对战场态势产生重大影响。低可探测空优机只是一个催化剂,能够大大加快空中战斗进程,促使战术态势转化,并且最大程度避免己方空中力量损失。类似”猛禽”这样高端的低可探测空优机由于成本原因,不可能像三代机或者二代机那样大量装备,但这不是低估其对战争态势影响力的根据。低可探测空优机的作用类似于“剑客”,只需要在友军需要的时候出现,然后“取敌方上将之首级”,并不去像士兵一样冲锋陷阵;其作用就在于让一个有上百架三代机的机群的空优能力在混有几架”猛禽”后如同发酵一样膨胀,在于让美国三代机正与敌方作战飞机纠缠的时候起到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在于在敌方严密把守友军却急需通过的空中杀阵中开辟出一条通道。<br><br> 虽然”猛禽”更加重要和关键,但是笔者却认为“闪电”2才是更加值得重视的威胁;”猛禽”的高成本集大成的特点使其无法大量装备和部署,而”闪电”2却秉承低成本的研制原则可以大范围的扩散至世界每个角落,一型先进、低可探测、具有多用途作战能力战斗的普及将会是一场空中力量重新分配的风暴。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都可能甚至已经确定装备”闪电”2,届时我国的空中战术力量和地面防空系统要面对的是成群成批的低可探测作战飞机,其安全威胁绝不容小视。 <br><br> 节选自09.04期《航空档案》《幽灵利喙---浅谈隐身作战飞机的实质优势》<br>)
美军F-35比F-22威胁大中国空军应高度重视[图]
2009年4月30日08:44东方网>>军事频道来源:航空档案作者:龙腾日月
相对比F-22来说,F-35的数量优势才是中国空军最大的威胁
未来中国周边地区将有大批F-35战机出现
隐身战机对中国的实质优势
按照装备顺序,世界上已经或者将要装备的低可探测作战飞机有四个型号:F-117、B-2、F-22、F-35,分别是对地攻击[
阅读全文]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军统”及“中统”
时间:2009-4-2918:21:22
关于“军统”及“中统”的历史情况
“中统”和“军统”两大特务组织,是蒋介石集团专制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主持人(李庆英):《潜伏》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解放前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关注,那么,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主要有哪些?
江绍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审):国民党[
阅读全文]
李鸿章在创建中国近代海军中的作用
2009年04月28日08:50:45 来源:新华博客
本文由新华博友时政要人提供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筹建中国近代海军,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之一的李鸿章,为近代海军的诞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一、创设近代海军思想的萌发
1870年10月下旬,在[
阅读全文]
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奢一战成名的“阏与之战”
时间:2009-4-3015:51:37
就在蔺相如取得讨齐远征胜利之后的第二年,秦国出兵讨伐韩国,当时的秦军已经到达了韩国一个名叫阏与的地方。军情紧急,而韩国此时无力与秦国抗衡,只好向友好邻邦赵国派出使者请求援助。赵惠文王认为如果任凭秦国在自己的西边蚕食韩国,将会严重影响到赵国的利益和安全,于是他决定[
阅读全文]
,原是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的一个自治省,南部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首都普里什蒂纳,人口约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塞尔维亚族人、克罗地亚族人、土耳其族人和黑山族人不足10%。由于种族冲突等原因,大量少数民族(如塞尔维亚族)离开科索沃,使得阿族比例不断上升。自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科索沃仅在名义上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实际上则由联合国管辖。境内多丘陵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700毫米。农业以谷物、烟草、葡萄种植为主。山地饲养牛、羊。有占全国一半的铅、锌矿和60%的煤矿。工业以采矿、电力、有色金属冶炼为主。城乡手工艺和手工业普遍。重要城市还有佩奇和普里兹伦。<br><br> 科索沃总理塔奇于2008年2月17日宣布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在议会召开特别会议,由议员投票通过科索沃独立,按照人民意愿,成为「一个独立、有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会议过程由电视直播,随官员宣读独立宣言,议长拉斯尼奇(JakupKrasniqi)宣布独立,之後议员还随即投票决定国旗和国徽。国旗会勾勒出科索沃在地图上的轮廓,配以跟欧盟旗帜一样的蓝底色,象徵欧盟是科索沃的未来,普里什蒂纳(Pristina)成为首都。至今中国未承认科索沃,表示严重关注。<br><br>科索沃“国旗”为蓝色背景,下方是金色的科索沃地图,上方是六颗白色星,代表着科索沃的民族多样性以及其对欧洲和欧盟的渴望。在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纳的“独立”庆典上,人们挥舞着的,是阿尔巴尼亚国旗。黑色、红色和双头鹰是阿族人古老的象征。科索沃国旗下方金色地图表达了科索沃议会和政府希望北部米特罗维察和塞族飞地以北地区不会分裂。科索沃“国徽”大体与“国旗”相似。<br><br> 关于“国歌”,作曲家正设法想出了一首新“国歌”,立法者也将开始设计“宪法”草案的副本。<br><br> 在科索沃,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信仰伊斯兰教,特别在农村,有许多虔诚的穆斯林。目前在科索沃农村阿尔巴尼亚族聚居区,—夫多妻制还很盛行,有的男人可以娶四、五个妻子,生育几乎没有节制,有的家庭四代、五代同堂,这也是造成科索沃经济十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科索沃人口占原南斯拉夫的7.9%,但社会生产总值只占原南斯拉夫的2.2%,出口只占1.4%,是原南斯拉夫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br><br> 科索沃原是一个内陆省,是原来南斯拉夫最贫穷的省之一,也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科索沃碳、铅、锌、铬和银含量丰富。战争中,大部分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只有农业有望收获。 <br><br> 历史<br><br> 科索沃的历史悠久,据克罗地亚历史学家亚历山大斯迪帕切维奇考证,最早生活在科索沃地区的是40多个伊科里。特拉切好战的游牧部落,他们就是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在公元前4~5世纪就在科索沃居住。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大批斯拉夫移民越过多瑙河到达巴尔干并定居下来。他们修建城堡、教堂,开垦荒地,把从事放牧的伊利里人赶向丘陵、山地。公元9世纪,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到公元14世纪,在艾蒂安杜尚大公的统治下,塞尔维亚王国进入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一度扩大到马其顿和希腊,而科索沃则是王国的中心。当时的地缘政治学认为,统治科索沃就统治了巴尔干,可见科索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389年6月28日,土耳其苏丹穆拉特率领奥斯曼大军,在科索沃的梅尔勒平原同塞尔维亚王子拉萨尔率领的基督教联盟军队进行决战,结果,穆拉特与拉萨尔双双战死,科索沃从此被土耳其人占领,整个巴尔干地区逐渐被奥斯曼化。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军队攻占,1456年雅典陷落,1459年贝尔格莱德落人土耳其手中,塞尔维亚王国正式灭亡。<br><br> 土耳其的占领导致巴尔干地区一分为二,南方是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阿尔巴尼亚人和一部分波斯尼亚人,北方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拉渥尼亚人和伏伊伏丁那人。当时奥地利的维也纳是欧洲文化的中心,而土耳其的亚洲专制主义则是愚昧、腐败、混乱和暴戾的同义词。许多塞尔维亚人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奴役,纷纷逃往北方和西方,特别是克罗地亚和伏伊伏丁那,而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则移居科索沃,填补了塞尔维亚人留下的空缺。在科索沃,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实施一种改变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政策,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在此之前,当地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阿尔巴尼亚人则贩依天主教。奥斯曼帝国虽然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改变当地居民的信仰,这些教徒没有规定非信伊斯兰教不可,他们允许东正教、天主教的存在,但教徒必须向当地政府缴纳人头税,而这种税款相当高,几乎使一般东正教、天主教教徒无力承担得起。而如果有谁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就可以免交此项税款。故而许多阿尔巴尼亚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塞尔维亚人纷纷迁徙到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这种长途跋涉在17世纪达到高潮。历史资料表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约有三、四万塞尔维亚人移居到哈布斯堡帝国的匈牙利地区或亚得里亚海的克罗地亚地区。土耳其统治者将流亡者留下来的土地与房屋分给了改变了宗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并把居住在相邻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到18世纪,科索沃已成为阿尔巴尼亚人占多数的地区。据土耳其1910年人口普查,当时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人已占当地人口的60%以上,其余为塞尔维亚人、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亚人。<br><br>从18世纪末起,南斯拉夫各民族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塞尔维亚经过两次起义,于1815年成立了公国,1852年黑山公国建立。1876~1878年塞土战争后,阿尔巴尼亚的民族复兴运动不断高涨。日益没落的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由于担心塞尔维亚的强大而开始支持阿尔巴尼亚人了。在1880~1889年间,有6万科索沃塞尔维亚人移居北方。1912年,巴尔干国家联盟向土耳其宣战,推翻了土耳其的统治,处于奥斯曼帝国奴役下长达5个世纪之久的科索沃重新并入塞尔维亚,而它的大部分居民已经是阿尔巴尼亚人了。为了恢复多种族的平衡,1918年建立的南斯拉夫王国没收了土耳其大地主的庄园,将土地优先分给有战功的塞尔维亚士兵,大批在庄园种地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土耳其人一起移居土耳其,这样,定居在这里的阿尔巴尼亚族人急剧减少。到1929年,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约50万,占科索沃总人口的39%左右。<br><br><br><br>科索沃战争的起源 <br><br>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 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br><br>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br><br> 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br><br><br>科索沃战争的导火线——沃尔克谎言 <br><br>1999年1月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沃尔克向新闻界宣布,经他“亲自现场调查”发现,塞尔维亚警察在科索沃境内的拉察克“屠杀了45名手无寸铁的阿族平民”。沃克尔的报告一经透露,美国和北约立即作出强烈反应,西方舆论全体动员,把米洛舍维奇描绘成一个制造人道主义惨案的十恶不赦的刽子手。并向米氏施加了强大压力,迫使其同意“按照西方的意志来解决科索沃问题”。<br><br> 1月底,美国特使草拟了一个“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科索沃应该成为南联盟内同塞尔维亚和黑山一样平等的第三个共和国,二是北约军队要进驻科索沃。谈判的基础虽然是由北约开列的,但却不容许作任何改动,若不签字就将导致军事打击,这种由其他国家和组织主导的针对一个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最后通牒式的谈判“邀请”世所罕见。郎布依埃谈判自然未能取得结果。<br><br>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绕开联合国下达了轰炸南联盟的命令。科索沃战争就此爆发……<br><br> 然而实际情况呢?<br><br> 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在拉察克和佩特罗沃两个村庄搜捕5天前杀害警察的凶手时遭遇阿族武装分子偷袭。塞尔维亚警察在与阿族武装分子交火中击毙了大批阿族武装分子。这些人在沃尔克口中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手无寸铁的阿族平民”……<br><br> 在欧安组织观察团配合下,南联盟司法部门将在拉察克村打死的阿族人尸体运到普里什蒂纳法医研究所。普里什蒂纳地方法院女法官马林科维奇19日发表声明说,初步验尸结果表明,在拉察克村发现的尸体都是在战斗中被打死的阿族恐怖分子,而不是无辜平民。南联盟法医小组从19日开始同来自芬兰和白俄罗斯的法医小组做进一步的验尸工作。<br><br> 22日,欧安组织轮值主席、挪威外交大臣沃勒贝克在普里什蒂纳发表声明宣布,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沃尔克16日是在“感情冲动情况下”作出“塞尔维亚警察屠杀45名拉察克村阿尔巴尼亚族平民”结论的。他说,在法医小组对从拉察克村运到普里什蒂纳法医研究所的尸体检验工作结束之前,欧安组织将不作任何结论。沃尔克也承认,“自己当时确实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但最后的验尸结果还是无法证明拉察克村发现的尸体是无辜的平民。<br><br> 然而,这并不烦碍科索沃战争的爆发……<br><br> 现在,科索沃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可逆转。然而当年发动战争的理由已经被人淡忘,因为胜利者是不需要向别人解释什么的……<br><br><br><br>科索沃独立:一个21世纪美欧联手制造的怪胎<br><br>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时间:2009-4-20 17:08:30 <br><br> 科索沃独立给加拿大带来的头痛<br><br> 美国和北约主要国家如德、法、英、意大利等国,不管塞尔维亚反对,纷纷承认单边宣布独立的科索沃。但它却给加拿大带来头痛:承认嘛,不是鼓励魁北克省法裔的分离分子吗?不承认嘛,又怕这样唱反调有损<br><br> 加拿大与美国和北约的关系。<br><br> 众所皆知,民调指出,魁省75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人是支持魁省独立的。其实,魁省在魁人党政府下曾经在1980和1995两次举行公投,后一次,仅仅在不到百分之一下败北。今天作为反对党的魁人党认为,如果加拿大政府承认单边宣布独立的科索沃,它必须同样对待魁北克主权独立问题。<br><br> 外交部长的回答是:科索沃和魁北克根本不能比较的。他说:科索沃是个独特情形,涉及一场残酷的战争、种族清除和国际干预。其实,反对党自由党领袖迪安早一天也这样说的。<br><br> 2006年塞尔维亚的黑山省宣布独立时,加拿大外交部不敢张嘴,只好静悄悄地在外交部网页宣布承认这个新国家。加拿大可能故伎重演?这次恐怕不可能的。它必须有个解释,脱不了说些什么这是\)
科索沃战争和颜色革命
来源:中国战略网时政要闻>>战略观察
科索沃:民族与历史
来源:网络时间:2009-4-2115:18:04
图:科索沃位置图
引言: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三名使馆工作人员遇难,举国一片愤怒与哀悼。愤怒的学生前去美国使领馆示威,并从外面用石砖块袭击他们的建筑物。中国人民质问美国为什么要袭击中国大使馆,因为这是对一个国家[
阅读全文]

台媒:青岛海上大阅兵没直播的真正原因!
来源:西陆东方军事时间:2009-4-2710:44:26
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23日在山东青岛举行,22国46艘舰艇与31架飞机接受检阅,中国的长征六号核动力潜艇、导弹驱逐舰兰州号都亮相,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宣示,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但是,这些画面都没有电视同步直播,为此,台湾媒体认为,这是因为大[
阅读全文]
“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
2007年05月15日星期二07:25P.M.
http://hi.baidu.com/wmalx/blog/item/f4e386ddff870f355882dde1.html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东的恩梅幵江及迈立幵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不过网上流传的7万平方公里说,其实是指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台版中国地图中,把它们都划入中国版图)。现在多属[
阅读全文]
<br><br> 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我国成为独特的复合法域国家,即在一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分别施行各自的法律制度,并形成了4个法律制度互不相同的相对独立的法域。<br><br> 不同的法域意味着某一法域的当事人、律师或者法院不能当然地在另一法域送达法律文书和调查取证;也意味着一法域的裁判不能在另一法域获得当然的承认与执行,在刑事上的共同打击犯罪更是无从谈起。<br><br> 为解决这一问题,内地分别与香港、澳门两地签订了一系列的司法协助协议(安排),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司法协助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直接影响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司法互助还未实现。随着4月26日《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这一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可以说两岸司法互助必将带来两岸司法共赢。<br><br> 仅从海峡两岸民商事活动本身来考虑,订立海峡两岸司法协助协议也是亟需的。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底,两岸贸易总额达72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7万余项,实际利用台资453.3亿美元。<br><br> 据估计,在2008年两岸“大三通”协议签订后,两岸间的民商事交往还将有爆炸式的增长。大规模的经贸交流与人员往来,极大地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涉台婚姻、继承、经贸投资等民事方面的纠纷。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涉台案件的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涉台民事一审案件3529件,2007年为4163件,同比上升17.97%。<br><br>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法院审理互涉案件,都遇到了很大障碍。仅以诉讼文书的送达为例,据统计,大陆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台民事案件80%无法送达;台湾地区法院目前积压的需要向大陆当事人送达的诉讼文书也高达数千件。由于民事诉讼文书无法送达当事人,有关案件难以开庭审理,致使两岸许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难以行使,实体权利经常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br><br> 这既不利于台湾同胞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大陆人民应有权利的维护。因此,订立海峡两岸区际司法互助协议,对于两岸法院及时、公正审理互涉民事案件,切实维护两岸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br><br> 其次,两岸除在1992年汪辜会谈后达成《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以及两岸红十字组织签署的有关共同打击犯罪的“金门协议”外,未在司法互助方面达成其他协议,均采取各自制定有关司法协助规定的办法来解决相关问题。例如,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作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对于大陆地区法院承认台湾地区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作出专门规定;2008年则出台了《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br><br> 对应的,台湾地区在1992年颁布了“台湾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两岸间各自制定的这些法律规定,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两岸间的司法协助问题,但是由于各自规定之间彼此有冲突,而且这些规定只具有单方约束力,两岸间司法协助困难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为统一两岸司法协助的方式,签订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司法协助协议也是有必要的。<br><br> 我们看到,此次签订海峡两岸区际司法协助坚持了务实、高效的原则。在目前两岸关系尚不完全明朗的复杂背景下,就如何尽量达成协议,以有效开展司法协助,两岸以最大诚意摒弃了一些惯常的繁琐礼仪程序,不争一时之长短。另外,两岸签署的司法互助协议虽然在性质上仍属民间协议。但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台湾当局授权台湾海基会处理大陆事务,而祖国大陆则有对等的海协会,因此仿照两岸间已有协议的模式,通过海协会与海基会之间的协议仍然不失是一种过渡的选择。<br><br><br>中行力争成为首批在台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陆银行<br><br> 4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同意由两岸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考量互惠原则、市场特性及竞争秩序,尽快推动双方商业性金融机构互设机构。就此问题,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接受了媒体采访。<br><br> 王兆文认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是两岸同胞共同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又一重要举措,允许双方商业性金融机构在两岸互设机构,将对两岸金融合作交流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促进两岸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br><br> 王兆文表示,中行希望尽快能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服务广大台商和台湾民众,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做出贡献。目前,中行正抓紧做好各项内部准备工作,力争成为首批在台设立机构的大陆银行。同时,中行也欢迎台湾银行同业来大陆与中行开展业务。中行历史悠久、信誉卓着、实力雄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陆银行,在香港、澳门及2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0余家海外分支机构。同时,中行还拥有独特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向客户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资产管理、飞机租赁在内的全能金融服务。<br><br> 4月初,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行在福建厦门联合举办“中行与台资企业合作推介会”。包括来自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近70家台资企业代表在内的200多人出席推介会。推介会上,为支持台资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促进台资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中行宣布了支持台资企业的八大措施,现场与台塑、冠捷、友达等12家台资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或授信协议,总金额超过93亿元。<br><br> 王兆文表示,中行与台资企业的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紧密的契合度:第一,中行和台资企业文化同根,历史同源,具有开展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第二,台资企业外向型特征显着,进出口业务需求大,而中行长期以来作为外贸外汇专业银行,贸易金融服务领先,产品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台资企业的需求;第三,台资企业群体中的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占比较大,而中行把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借鉴先进银行经验,创建了独特的服务模式,与中小台资企业具有很好的合作潜力;第四,台资企业经营开放程度高,许多企业迈入全球化运营轨道,中行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陆银行,经营网络遍布全球,可为台资企业海外运作提供优质快捷、符合国际惯例的服务便利。<br><br> 据王兆文介绍,多年来,中行一直高度重视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在为大陆台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涉台服务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客户基础。<br><br> 中行是第一家与台资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和人员往来的大陆银行,第一家为台湾同胞开办台币及15种外币兑换及7种信用卡业务,第一家为台资企业提供外币贷款、贸易融资、咨询和国际保理业务服务,第一家通过海外机构间接办理两岸贸易和非贸易结算。<br><br>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行已与19家台资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为其中15家代理行核定了授信额度,是与台资银行业务合作最密切的大陆银行。去年,台湾地区银行信用证、汇款、托收项下对中行来委业务总额88.60亿美元,同比增长40.48%;中行去委业务总额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7.34%。<br><br> 1988年,中行厦门分行、福州分行与马江支行开办了新台币兑换人民币(外汇券)业务。2003年,中行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分行试办人民币与新台币有条件兑出业务。目前,中国银行是唯一可以办理新台币兑换业务的大陆银行。去年,中行共兑入新台币181259.18万元,兑出新台币2021.77万元。<br><br> 在竭诚支持台商在大陆发展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行陆续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台塑集团、台泥、华硕、友达、奇美等大型台资企业集团建立业务关系,成为其内地业务的主办银行之一。在台商集中的福建、江苏、上海等地,中行与80%以上的主要台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2008年底,中行累计为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折合人民币约1032亿元,对台资企业的授信规模居于大陆银行前列。<br><br> 目前,中行对台业务品种居大陆银行之首,包括本外币存贷款、国际结算(进口开证、进出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协议付款、汇出汇款融资、保理融资等贸易融资业务、开出非融资性保函、汇款、托收)、外汇资金业务(即远期外汇买卖、即远期结售汇)、电子银行、报关实时通、国内支付结算、代发工资等。<br><br>)
韩媒:中国人不说统一却向“真正统一”迈进
来源:中国新闻网时间:2009-4-288:42:33
4月18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省博鳌会见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中新社发任晨鸣摄
4月26日下午,江丙坤向陈云林赠送礼品皮雕。皮雕是一位台湾农民挑着满框南瓜的人物造型。中新社发廖攀摄
中新网4月28日电[
阅读全文]
中国一月内可将百万部队弹药送到中印边境
2009年4月16日15:44
来源:中国江苏网-鼎盛军事作者:博上谈兵选稿:黄骏
一般人并不会注意这个消息的。因为这个消息,貌似比较普通。
其实呢,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已经抓狂了,居然将第27山地师都调到锡金一带了。第27山地师,是何方神仙?印度西北方的,查谟边防军---在克什米尔驻扎,防备我们的盟友[
阅读全文]
从项羽悲剧看军事家必备素质
2009年04月22日08:53:15 来源:新华博客
项羽骁勇善战,在推翻强秦和楚汉纷争中他总能一马当先,出生入死,战果丰硕,但他在秦汉之际的政治舞台上只活跃了8个年头,32岁便泪洒乌江,自刎而死。究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缺乏一个军事家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
一个军事家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使其具有宏大的目标,可以为实现远大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