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60周年阅兵式五大看点
2009年02月06日08:24: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无疑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届时,中国将举行“厉行节约”前提下的阅兵式。这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自1949年以来,我国先后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且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的5次大阅兵。[
阅读全文]
美媒: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远超美国
来源:环球时报时间:2009-2-710:47:10
在中国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的同时,美国却在逐步减少对维和行动的参与。“美国之音”5日报道说,中国军队近些年来大大增强了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直接参与人员远远超过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美军人员。
报道说,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直接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
阅读全文]
<br>)
俄全力打造军用飞碟一次运载1500吨货物
2009年02月07日09:12:39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俄专家新推出的“飞碟”概念图。图片来源:世界新闻报
兼飞机、直升机和飞艇性能于一身,能一次运载1500吨货物
目前,俄罗斯专家正在研制一种酷似“飞碟”的飞行器,据称这种飞行器已引起俄军方关注。俄媒体纷纷以专家正在“为国防部造飞碟”为题,对此予以报道。[
阅读全文]
揭秘前苏联战略火箭发展:大半功劳应归德国人
时间:2009-2-617:42:28军事天地
有俄罗斯历史学家表示:“苏联引以为豪的导弹事业有一大半功劳应归功于德国人。”最近,俄罗斯媒体发表文章,揭开了苏联军备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私人信函。丘吉尔在信中说,纳粹德国从当年9月8日起向英国发射了4300枚神秘的[
阅读全文]
评阿富汗战争与越战相似处:美输掉整场战争
2009年02月03日15:10:48 来源:中国网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美国在阿富汗有陷入冷战时期越战泥潭的风险,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有可能使整个地区出现动荡局面,造成影响持续达数十年的人道主义危机。
今天的阿富汗战争与过去的越战存在着六大相似之处。首先,由于在战场上的巨大优势,美军从未输掉任何一场战术性[
阅读全文]
上服役。17日到19日,我从头到尾经历了这场台风。<br><br>17日下午4点到6点,正好是我值班。我所在的“奈汉塔湾号”是一种比轻型航母还要小的袖珍航母,主要承担运输船队日常巡逻、尖兵和反潜护航等任务。此次,我们的任务是为支援哈尔西将军的补给船(主要是输油船)护航。<br><br>当时,吕宋岛还在日本人手中,麦克阿瑟指挥美国陆军刚刚在吕宋岛西南的民多洛岛登陆。为了牵制并打击日军的航空兵力,14日到16日,哈尔西指挥第3舰队的主力第38特遣舰队对吕宋岛日军的航空基地实施了连续三天的攻击。连续作战使各舰船的燃油几乎快用光了,17日,舰队驶向菲律宾东面海域,准备进行海上补给和加油。<br><br>午时刚过,庞大的第38特遣舰队出现从海平面上,一艘艘的战列舰、巡洋舰、航母,由无数的驱逐舰簇拥着,铺满了整个海面。它们朝我们缓缓驶来,无数舰载机腾空而起很快消失在吕宋岛方向。<br><br>输油船在我们两侧的海面上依次展开,形成两条长队,庞大的第38舰队则停靠在它们旁边,耐心地等待加油。输油船队的一侧是各式重型舰艇,另一侧是较小的驱逐舰。驱逐舰加完油之后,就去替换那些在四周海面上负责守卫的驱逐舰。而那些重型舰艇加完油后,会退到后面去,让那些吨位较小的舰艇继续加油。<br><br>这是我见过的舰船最多的一次,那场面真是壮观无比。不过,我还没来得及兴奋,就意识到今天的事情有些不对。平时战舰和输油船很容易就能实现对接加油,而今天却需要不断地控制船舵才能勉强保持双方的对接。一分钟之内,舵手先是向右摆了五度,然后又向左摆了七度。<br><br>海面上的风力逐渐增大到了30节(1节=1.852千米/时),船开始变得难以控制。谁也没料到,一场强台风朝我们扑过来了。此时,海洋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大量的灰白色的海水,被大风搅成泡沫,摇摆着向我们扑来。“奈汉塔湾号”在不断变大的巨浪中剧烈地上下颠簸。刚开始我们试图往右舷船首方向转舵,结果巨浪突然掀起我们面前的船前端的飞行甲板,船转向了左舷方向;舵手再次迅速地转舵,左舷被控制住了,结果右舷又进入到下个浪头里面,船首又向右舷方向转去……调转舵盘已经不能平衡船体了!<br><br>我们渐渐远离了其它船只。同时,通过无线电我们得知,整个船队正被狂风撕扯着,输油已经无法维持。<br><br>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天气还在迅速变坏,气压计显示,海面气压由中午正常情况下的29.81(英寸汞柱,1英寸汞柱=3386帕斯卡),下降到了现在的29.67。风力也在增大,风速达到了35到40节。<br><br>无线电里不断传来其他船只的消息。一艘船报告说有人摔断了腿,几个人在向输油管靠近时被猛然扯出的管子击伤。然后又有消息说一艘驱逐舰上有人落水,人们根本无法救起他。<br><br>最后,舰队指挥官下令停止加油,输油船和战舰开始分开。我们的护航航母和输油船一起,跟在其它船后面,进入夜间航行序列,驶往另一集合点。<br><br>战舰们驶在前面,作战归来的飞机此时也开始寻找战舰降落。那会正是我值班结束的时候,消息说很多飞机找不到他们起飞时的航母了。一些飞机只要看到航母就停了上去。另外一些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一个家伙在飞机汽油耗尽之后跳伞逃生,尽管有一艘驱逐舰一直盯着他的下落,最后还是在狂风大浪的海面上失去了他的踪影。许多飞机由于恶劣的天气没能找到可以降落的航母,最后都消失在这片汪洋中。<br><br><br><br>太平洋上不太平<br><br>平时,至少在热带地区,太平洋确实名副其实颇为太平,船只可以在洋面上航行数月而不会遇上任何大风大浪。然后,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时间里,我才意识到这水里潜伏着多么巨大而恐怖的能量。<br><br>那晚没人能睡得着。船一直在剧烈摇晃,并不时地突然倾斜,或者被猛地抛起后落向另一边,紧接着迎面又砸来一个巨浪……船在海里挣扎,前面的路像被堵死了一样,感觉就像是一堵石墙挡着我们的去路。<br><br>早上8时,又该轮到我值班了。当我再次踏进奈汉塔湾号的驾驶台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海面被狂风、巨浪、大雨、浓雾霸占,巨浪如小山般一座连着一座,汹涌澎湃,翻腾不已;海水仿佛被煮沸了,又被狂风挟起,挟着无比的威力砸向甲板。我们得大吼着才能听清彼此的话,几百码外都已看不清任何东西。<br><br>天气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恶劣。尽管昨晚整晚的气压都相对稳定,但到凌晨4时的时候气压再次下降,到当我接班时已经降到了29.57。而指示值还在继续下降。风力也在继续加大,风速在那天早上相继冲破了45节、55节甚至60节。<br><br>显然,我们遇上了强台风——太平洋上最恐怖的恶魔。舰队的战术指挥官下达了放弃加油的命令,同时不再起飞飞机袭击日军的航空基地。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保住这块海域里的上百艘舰艇。<br><br>我们的输油船队再次同第38特遣舰队聚集到一块儿。另外两艘护航航母,“阿尔塔马哈号”和“埃斯帕恩斯角号”也来到我们周围。它们的飞行甲板几乎摆满了停错地方的飞机。<br><br>9时的时候,气压降到了29.40,最高风速达到了75节。在雾中依稀可见的海面上,浪头已经涨到了40到50英尺。它们不时从船后涌来,轻易地就将船尾掀起,接着,又把船头顶进巨大的浪槽里。<br><br>不久,台风变得更大了,另外两艘护航航母方向失去了控制,很快消失在迷雾之中。海面上似乎只剩下我们了。气压计的数值下降到了29.20,还在继续下降!风速计的指针箭头也触到了顶,80节!指针剧烈地抖动,并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此时,人在风中已完全不能站立,甲板上的人都趴下并牢牢地抓住绳子;狂风夹杂着飞沫,击打在身上就如针扎一般。<br><br>透过狂风的尖叫和船体吱吱作响的呻吟,无线电仍在报告其它船只的情况。不断有人掉进海里,或者被大风刮走,不断有人报告损失同时希望其它船只前去救援。然后就有船起火了,是战舰序列里的一艘航母,“蒙特里号”。它甲板上机棚里的飞机随着船体撞来撞去,最后散了架,汽油外泄,在某处遇到火花后燃了起来。很快,飞行甲板和下面的船舱都着了火,船也失去了控制。<br><br>指挥部命令其它几艘船前去支援燃烧的蒙特里号,但大家都已自身难保。无线电还在继续传来悲剧。“船摇晃得太厉害……可能很快就会倾覆……”那艘船还没来得及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就消失在电波中。我的脊梁骨一阵发凉,恐惧像浓雾一样挟裹着我们——这样的情况随时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br><br>到上午11时的时候,我们的船再也经受不起海浪的戏弄了。我们低速顺风行驶,试图逃离台风。然而,根据对眼下情况的观察——每小时100英里的风速,高达70英尺的巨浪,船上的高空气象学家估计,台风中心离我们不会超过50英里。<br><br>船继续摇摆,有几处焊接缝也裂开了。船一侧机棚甲板上就有一处,好在尚在吃水线以上。另一处开口在船尾伸出部分的甲板处,海水正从那儿往里灌。人们都排成长队到下面舵机室去帮忙往外舀水。<br><br>这时,船长通知大家要船要试图转向了,并让大家都抓住身边能抓的东西。慢慢地,船改变了方向,接着开始又摇摆到风里去。这样一直持续了几分钟,大家都死死抓住身边的东西,指关节都因用力过猛变成了白色,大家的心都绷紧了。突然,一阵巨浪拍打在船的尾部,将船掀到空中,就像一只小狗扔起一只旧鞋子一样。螺旋桨露了出来,船的龙骨剧烈地颤动。接着船首刚一落下,立马被海水吞没,船又一阵剧烈地战栗。我们也屏住了呼吸,并牢牢抓住旁边的东西,直到双臂发酸。我还记得,当时我回到驾驶室时,看到那个刚入伍不久的17岁的广播员,趴在罗经刻度盘的边上,脸孔扭曲,嘴唇因害怕而剧烈地发抖。他绝不是唯一一个被吓成那样的人。<br><br>好在不久后,船相对稳定了下来。此时,无线电中传来更多船起火的消息。“蒙特里号”上的火情已被控制住了,但是又有三艘舰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火情。这时,机棚甲板下面有人报告,我们船上一根瓦斯输送管被扯断了,这意味着我们的船随时都可能着火。我立刻四处寻找副水手长的踪影,告诉他下面的情况,但是他正忙于扎紧帆布,根本无暇分身。<br><br>我立刻转向麦克风,用近乎疯狂的吼叫通知大家注意防火。<br> <br> <br><img src=http://bbs.home.news.cn/upfiles/03C90ACF.002C><br><br>船对着我们冲了过来<br><br>就在这时,雷达上传来更可怕的消息:突然间各个方向都有船向我们冲来。其中一艘从距船右舷方向只有半英里远的地方驶过,几乎就在同时,另一艘又从我们左舷方向驶过,而且离我们更近。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前面有船径直向我们驶来!我们无法动弹,只能老老实实地停在那儿。船还在台风中颠簸跳跃,却又碰到这种事情,我仿佛已经看见死神的影子笼罩在这片海域上。雷达上不断传来距离越来越近的报告。<br><br>“右舷船首方向3000码,有船只靠近。”<br><br>“正前方,2000码,有船只靠近。”<br><br>“上帝啊!”一个有着多年领航经验的军官说,“我从没碰到过这么危险的情况。”既然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船,那些迎面驶来的船可能也已经不受控制了。<br><br>“正前方,1000码,有船只靠近。”<br><br>“正前方,800码,有船只靠近。”<br><br>“正前方,600码,有船只靠近。”<br><br>船长在发动机旁急得团团转。我们试图把马力开到最大冲出去,但这只能增加船体所受到的冲击。<br><br>领航员、通讯官,以及军需官和副水手长,都站在驾驶台的一侧,用手遮挡着如针刺般飞溅的泡沫,惊恐地盯着前方几百码外从迷雾中驶来的战舰。“船!船!”船上的每个人都听到了他们恐怖而绝望的吼叫声。<br><br>我的心脏像是跳出了胸腔,又好像已经停止了跳动。船长下令左满舵前进,因为前面那条船正自左向右向我们的船首驶来。然后他拉了四声汽笛(危险的信号),汽笛声却很快消失在狂风里。<br><br>船体猛烈地仰俯、摇晃,飞行甲板直接被掀起在我们眼前。当时我爬到四英尺高的罗经刻度盘上面,看到那艘航母直向我们冲了过来!<br><br>通信兵打开了我们最大的那盏探照灯,照向对面那艘战舰。这几分钟就如几个小时那般漫长。上帝保佑,对方很快给了我们回复。<br><br>“谢天谢地,至少他们看得见我们。”一些人稍微吐了一口气。<br><br>很快,那艘战舰跟我们贴身而过。两艘战舰隔得如此近,我甚至可以将一颗小石子扔到它的主甲板上去。<br><br>这时,驾驶台又传来一阵吼声。一盏探照灯照到我们的右舷船首部位,灯后依稀可辨的是一艘裹在雾里的巡洋舰。它正向我们直驶过来。人们刚落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br><br>幸运的是,巡洋舰及时地看到了我们的灯光,然后迅速转向,从我们身边驶了过去。<br><br>船体还在继续摇晃。突然,右舷侧失去固定的一架雷击机,被甩到了船的左舷侧,接着冲过甲板把前面的两架战斗机扫了出去。其中一架战斗机直接滑进了海里。另一架的尾部则卡在炮台的护罩和栏杆之间,前半部分也悬在了海面上,来回晃动。炮台下面躺着那架摔变了形的雷击机。<br><br>船长设法使船头回到了风里,并放慢了速度。比起刚才经历的那些最坏的场面,虽然狂风依然在怒号,海面依然汹涌澎湃,但是至少我们周围的船稀疏多了,不用担心撞船了。这时轮到战友来接我的班了,我才觉得双腿已经酸软得无法挪动。<br><br><br>灾难之后<br><br>台风持续了快两天,我们也逐渐离开台风的中心。19日破晓的时候,天空中重现了光亮,视野也变得清晰,海面上微风吹拂,上一次看到这平静海面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事。几天之内,分散在各个方向的船只相继归队,上百只舰艇又重新聚集到了一起。只有“赫尔号”、“莫纳根号”、“斯彭斯号”三只舰艇没有回来,它们消失在了大海深处。我们在海面上搜索了几天,但是这三艘船上的700多名士兵,只有不到100名幸存者被找到。<br><br>以这次台风惊人的破坏力来说,我所在的“奈汉塔湾号”所受的损失可以说是上百艘船只中最小的。虽然船体上到处都是裸露出来的焊接缝和铁板,船上飞行甲板的前端被掀了起来,但是甲板仍然能够提供正常的起飞。右舷侧通道前方的大炮也只发生了轻微的移位。在船尾部,就是飞机冲进炮台的地方,那些大炮都完好无损。我们损失了两架战斗机,两架雷击机无法修复。还有一根舷梯、一根小桅杆、一个扫雷器、几个救生筏被冲坏或是冲走。不过总的说来,我们算是成功脱险了。其它的船显然遭到的破坏更为严重。其中两艘护航航母的飞行甲板都被狂风巨浪掀走,一艘驱逐舰回来的时候它的主桅杆都没了。<br><br>这次台风是太平洋舰队自“珍珠港事件”之后遭遇的最大灾难。3艘驱逐舰沉没,146架飞机被摧毁或吹进海里,20多艘舰艇受到严重破坏,800余人丧生,损失仅次于“珍珠港事件”。之后,舰队对吕宋岛的进攻被迫中止。<br><br><br><br>(1942年4月到1954年7月,汤姆森·韦伯曾在美国海军预备队中服役。二战之后,他开始从事高校出版工作,并担任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的主管,直到1984年。1998年9月,韦伯先生去世,他的孙子G·格雷格·韦伯整理了他留下的手稿。) (本文来源:国家历史 ) <br><br><br>)
作者:榕树下论英雄于2009-02-0413:37:20.0
哈尔西的“泰坦尼克”
1944年12月,一场名为“眼镜蛇”的强台风袭击了美国海军第三舰队下的第38特遣舰队。在事故中,美军有3艘驱逐舰沉没,146架飞机被摧毁或吹进海里,20多艘舰艇受到严重破坏,800余人丧生,损失仅次于“珍珠港事件”。美国海军老兵汤姆森·韦伯是这一事件的亲历者,2008年10月份的《海军史》杂志上刊登了[
阅读全文]

传解放军8千公里导弹将实战部署094核潜
来源:环球网时间:2009-2-410:48:45
《日本经济新闻》2月3日刊发题为《中国军队谋求加强导弹战力》的文章,文中提到“晋”级(094)核潜艇上的射程8000公里的弹道导弹预计将在2009年至2010年进入实战部署。
文章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等人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要打赢信息化战争.必[
阅读全文]
普京声望急速下跌的深层次原因
出处:西陆东方军事作者:akaaaa时间:2009-02-0409:18:26
近日,在俄罗斯的远东和莫斯科地区不断爆发反普京的游行示威,多人被捕。民意调查显示,普京在俄罗斯民众中的支持率也持续下降,个别调查甚至将普京列为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二大恶人。因此,普京在俄罗斯民众的声望急速下跌已是不争的事实。
表面上,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
阅读全文]
中国能否买到美国欲出售的航天飞机?
环球军事cgw316于2008.02.02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航天局计划以42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即将按照计划于2010年停飞退役的仅余下的三架航天飞机。美国宇航局已经向一些国际著名的科学博物馆和教育机构发出邀请信,为三架“大龄”航天飞机寻找“新家”。根据布什总统有关2020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的倡议,美国航天局计划在201[
阅读全文]
终极标靶!关岛,你正在中国的射程以内!
出自铁血tiexue.net,本贴地址:http://bbs.tiexue.net/post_3335409_1.html
2009年1月18日,正当中国人民欢天喜地准备过春节的时候,美国空军12架F-22“猛禽”隐形战斗机悄然无息地抵达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关岛。就此拉开了美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兵力调动的序幕。以后,美国还将向关岛增派一个常驻航母编队,6艘洛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