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一九九五,六年,中国有个电视剧《京都纪事》,一百集。我全看了。冲我喜欢的女男演员。
李媛媛风采依然,在这部剧里演的人物(叫什么来着,要跟个小老头恋爱且谈婚论嫁)。一家男女,故事迭起。人越老,家里能说事的人就多。女的焕发第二春找个老头就算了,黄花女找老头就有些自寻苦恼。小老头是设计师,老头的老大和李媛媛演得律师是同学加同事。&lsq[
阅读全文]
一九六九年,全国人民在伟大领袖耄主席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心里开花。革命的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形势大好的重要标志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我看够了小人书,已经会看小说了。《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史更新,丁尚武,肖飞,卢嘉川,江华,少剑波,杨子荣。。。是我小心里的大英雄。文化革命依然是云山雾罩暮色苍茫。[
阅读全文]
一九六七年到一九六八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红太阳不但是照边疆,也照城里。被扇乎起来的城里人互相战斗要把被资本主义当权派掌握的权利全夺回来。在上海叫“一月风暴”。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农村包围城市”;时代进步了,耄长了岁数。已经是伟大统帅,一挥手就有亿万人向前。文革要夺权,直接就在城里开花。差不多就[
阅读全文]
全神州拉开了文革大幕。经过五大战役,歼民多少,游街多少;人歼民来民歼人,你是群众我也是群众。中国人全神了。谁也不怕谁,谁都不想当牛鬼蛇,都想当神。全国最大神总司令出了大字报,《炮打司令部》(司令去哪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千言万语就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全中国,全造[
阅读全文]
我出生在“新中国”最好的一年。鸡蛋两分一个,百花可以可劲地开,耄主席心情不错,周末跟组织上挑的漂亮女文艺兵跳舞,黄昏“看劲松”,天黑找“仙人洞”。大概也用他永远写不平的横写不直的中锋写“春风杨柳万千条”。耄体中锋像风吹下的柳条。
楷书见功底,草书展性情。百姓见到大人物的字能说好好好。官员说“高,高,高,实在[
阅读全文]
没想到我活进了二0一八。刚从中国回来的老婆说,中学同学们早就说我死了。“死去元知万事空”。活着不活着自己知道。我比老版《林海雪原》里死了的座山雕已经大了两岁;比文革里的《智取威虎山》死了的座山雕大了十二岁。我不知道,文革,怎麼连座山雕都少活了十岁。十二年前我神奇地自救了一回,前年我又神奇地被救两回。刚走的去年,我又自救一回。我[
阅读全文]
刚来美国的第一个冬天,和两个新疆石河子来的老何老庞同房。当年中国穷,出了国就得和新认识的人同房,为省点钱;为省多,弄不好还得和外人同屋。除非饿死,不会和外人同床。第一冬,三条汉子在同一家中餐馆当“伟特”(waiter),年三十的夜都不闲;忙完,揣着几个钱,冻得瑟瑟回房,房里还不敢开暖气,裹上厚厚的棉被,想过年的饺子。没有伤感也没有悲伤,[
阅读全文]
《围城》,我把它分成三段。方鸿渐在上海混;五人赴三闾;方鸿渐在三闾到香港到完。
五人赴三闾。葛优演得李梅亭,吕丽萍演的孙姑娘。方鸿渐和赵辛楣跟观众很熟了。另一个顾先生,有没有都无所谓。
葛优是《小兵张嘎》里“黑田大佐(还是司令?)”的儿子,是中国电影界两大遗传模范之一(另一个是“南霸天”的儿子陈佩斯)。两模范都是一上[
阅读全文]
《渴望》成功了,在“风波”过后不久。一部深情的慢剧,一点简单的道具,唤醒了中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我觉得演员,眼神和台词在电视剧里特别重要。李雪健表现最好。不愧是演林彪扬名。据说《渴望》当年,万人空巷。中国有多善良的人民渴望真爱,真善,真美。
一年多后,《编辑部的故事》以轻喜剧闪亮登场。场景更简单,常驻人物更少。葛优,吕丽萍太[
阅读全文]
王沪生女朋友竹心对王说,我爹将发配去福建,我得跟爹走。你能不能跟我们一起走?王沪生说,不。想都不想。俩人看起来关系已经是不一般了,分手有点难。果不其然,王沪生曾经香过竹心一口。搁现在,香一口,香八口又算个啥事?没结婚就敢香女人?搁当年,那就是大事。一口两口都是口,牲口人口也都是口。如果你香了人家一口又不娶人家,就算人家不到公安局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