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翻译海外大学教材与否,对中国发展影响的分析-之二为什么选择大学教科书,而不是其他高科技著作
教科书的理论知识多为定论的、成熟的。
它具有普及性,是一个系统的、通俗的知识平台。可以作为各门类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不是仅为少数专家,学者做研究之用。整个高等教材的引进,可使我国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某一项,某一点的引进、消化、发展,而是如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国大学教材知识老化,于现代知识理论严重脱节。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从日文翻译成汉文一些书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一边倒地翻译前苏联一些书籍。我们的大学教科书基本建立在这些日俄文翻译的基础上。且日俄文的许多东西也是从西方翻译而来,当时来讲在世界上已不算先进,况且又经过这么多年。尽管不断的零星翻译几篇文章,打补丁一样加入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刚给两会的高教改革建议这是我们向祖国政府作的一个建议。建议如何使得国外各领域的学术权威为祖国的发展服务,且这种服务是长久的,低成本的。建议如何让每年500多万的大学生,在不需要出国的前提下同步掌握世界水平的先进知识。这样的好事听起来天方夜谭,真要下决心去做并不难,那就是翻译国外的大学教科书。大学教科书凝聚了各领域专家,教授的学术精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I中国的绿色“革命”太阳能蓄电池覆盖着屋顶,太阳能集电器加热水温,街道旁的灯光照明运用的是太阳能。城市居民在几年前最后一次收到用电账单。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太阳能工业领域工作。没有安装太阳能技术设备不能得到建房的批准,这样的措施适用于工厂和居民住房。这是斯堪的纳维亚(北欧)国家的模范建筑吗?当然不是的,这里是德州,北京以南的一个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I合法性,一个经典的政治学命题
目前,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与过去单纯地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同,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过去研究中国的学者往往正面肯定中国的经济发展,部分肯定中国的社会发展,但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改革往往给予否定性的负面评价。而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I代议制民主和参与民主
进入后民主时代以来,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日渐累积(Crouch2004):一方面,以选举制和代议制为导向的民主严重缩限了民主的本来含义,民主逐渐成为对多数民意数量叠加的“数量型求和民主”,人民从本质意义上并没有参加国家管理,只是在时间维度上获得了四年一度的有限选择权,这导致了人民只是在被动地随着精英的指挥棒而对“是”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部署力量到亚丁湾,控制中东的石油生产与运输,进而使伊朗腹背受敌,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战而处于有利地势,已经是美国的既定方针。打开地图就会发现,也门的地理位置当是实现这个计划的最佳选择。在没有借口的情况下,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中情局又将攻打伊拉克时使用的“假情报,假新闻”等混淆视听战术拿了起来,这次只不过又加了点“苦肉计”而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王大俗众所周知美国有个所谓的总统大学,并且该大学让美国在外交,软实力投放等等方面捞到不少好处。很多国家或为了培养接班人,或为了培养懂美国的外交人员,或为了学习美国的先进的国家管理,或为了培养国家关系研究人员,或送到该大学去结交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要人;有或者是某些富豪仅仅为了下一代出类拔萃,而将一些对该国家有潜在影响的人员送到了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I西方的竞争性民主不再具有说服力
1992年美国的社会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了著名的“第三波民主浪潮”的观点,认为西方的多党制和竞争性民主政体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得到扩散。第三波民主浪潮扩散的区域涵盖了亚洲的诸多威权政体,包括台湾、韩国、印尼和泰国等都走向民主政体,而在转轨的东欧、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权威性的政治统治也遭到削弱,而西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百余年来,西方列强一方面攻击东方国家没有法制,人治凌驾于法制,或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等;另一方面又一次次地践踏,蔑视发展中国家的法律,谋求凌驾于他国法律之上的特权。看似矛盾又不可思议的事情恰恰发生在这些道貌岸然,口口声声是“人权,法制”的人的身上。
英国公民沙伊克大量贩毒罪证确凿,依照犯法当事国法律处置并无不妥。按照中国法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