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博文
(2008-09-03 15:31:00)
四十五一旦土耳其不能加入欧盟,其内部的亲西方派系,就会面临亲伊斯兰宗教势力的挑战。虽然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每次在伊斯兰教政党通过选票而上台,试图对世俗政治制度进行有限的修改的时候,都会屡次在军方的打击下,使得改革流产。本来所有的内部的政治争斗,在于谁可以为老百姓带来经济上的实惠,在西方经济势力衰退,穆斯林经济尤其是能源国家的经济越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30 21:54:03)
四十三本来俄罗斯人在苏联垮台后,对向欧洲价值体系靠拢,最终变成欧洲的一员,并没有抗拒。只不过美国对俄罗斯的设计并不相同,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决策人士,例如现在的国务卿赖斯,都是过去冷战一系的俄罗斯专家,使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是热面贴上了冷屁股。对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有实力提出挑战的主要还是在欧亚大陆上的大国力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8-29 14:08:05)
第五篇风急叶正黄,独坐观霓裳。冰心未曾付,中秋忆洛阳。四十一俄罗斯这一轮和美国的斗法,对欧盟来说是一个苦于应付的头痛难题。俄罗斯和美国在对外行为上,有时非常相似,采取西部牛仔的简单做法,未能考虑到许多时候,其实是软鞭子胜过硬棍子,换一个方法处理,反而会令人眼前一亮,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本来俄罗斯不需要过于担忧欧洲希望在其之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28 14:58:49)
三十九所以说俄罗斯和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油管的争夺,只是一个虚晃一枪的幌子,因为这个管道出的油,是以亚洲和美国市场为主,而且如果拿不到哈萨克斯坦的供油,这个管道就会一直亏损下去。俄罗斯的真实意图似乎是敲山震虎,企图阻吓从土耳其埃尔祖鲁姆延伸到奥地利的那布可(Nabucco)管道,而保障俄罗斯提倡的“南流”线路。欧洲对天然气的需求,和石油相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8-27 12:19:14)
三十七2006年3月-4月期的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出版了一篇标题为“美国核力量独霸的崛起”的文章,向全世界发出了这样的警告:核子武器互相毁灭的时代已经接近结束,今天在几乎50年里头一次,美国差不多接近获得核子独霸的地位。非常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具备了在第一打击下,就可以彻底摧毁俄罗斯或者中国的远程核子武库。俄罗斯和中国,和其余的世界所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8-26 13:46:12)
三十五北约很快就受到了内部的一个挑战,那就是1958年上台后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对北约内部由美国一家独断,和英国和美国的特殊关系表示不满。估计当时法国的要求是提高法国的地位,使北约出现三驾马车,由美国,英国和法国共同领导。其实当时法国是夹带私货,希望以自己的影响力的提升,把北约覆盖到法国的战略要地,如当时开展反法游击战的阿尔及利亚,利用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8-25 19:29:18)
三十三如果要真正了解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就必须明白,不能像许多所谓的评论家一样,简单的把这个关系理解成过去冷战框架下,北约代表的西方和俄罗斯的重新对抗。首先要搞清楚,欧洲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第一个就是小欧盟,是由5个国家组成,即以法国和德国作为核心,加上三个小兄弟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这个小欧盟之外,再加上意大利,于1952年成立以能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24 18:34:25)
第四篇月白秋夜凉,挽弓当择强。空弦鸣鏑去,敌酋已惊亡。三十一中国的另一条国内线路,则是出自四川的天然气向东加进去长江三角洲的输气管。估计在所有的线路在2011年运行后,中国应该可以开始对用煤为主的发电厂进行清洁煤改造,使中国的能源消费向环保清洁发展,并摆脱对石油在经济发展上的依赖。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同样面临的是,应该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22 23:32:45)
二十九中国在石油的使用上,需要完善生产,加工和供应体系,但就更应该建立一个更合理有效的国内市场,调整价格框架,在节能上下多一点功夫。中国的能源政策,一定要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以美国自身的石油生产量已经超过900万桶,而且邻近的加拿大可以供应180万桶,墨西哥可以供应160万桶,和委内瑞拉可以供应140万桶,使美国的供应量高达1380万桶,而连各类汽车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08-08-21 15:39:56)
二十七其实从陆地上运输石油,经济成本要比海运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石油进口,大致接近40-50%来源于中东(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和30%来源于非洲(主要是安哥拉,尼日利亚和苏丹)。但是因为海路受制于人,再加上路途遥远,和平时期还不是问题,一旦局部地区动荡,对中国的能源打击就比较大。从哈萨克斯坦入油的主要好处是安全,因为其中不经过任何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