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博文
第八篇竞争驱动布局哀彼土兮多历难,举镐犁兮谋驰张。苦乏陈兮书卷意,未尽言兮舌已伤。七十一林树森用他那老练的眼光一看,立即看出了破解之道。而当时在争夺人物流的交通控制权,在各省市之间几近白热化,邻近的湖南已经开通了渝怀线,使成都,重庆的人和货,可以过湖南下广州。但是湖南人抢了先机后,却缺乏收官手段,还是以怀化走株洲的老路,而不是一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六十九另一个货币投放口,就是以国家的名义成立各种研究所,接受各种企业的要求,进行科技创新。创新出来的科技,由中国国家所有,但让所有的国内企业来挑选,并附一定低廉的使用费。这个办法就是在中国现有的企业还无法大量投入科研开发费用,和国外的大公司进行竞争的时候,以国家力量,对关键性行业进行支持,减少企业的运营费用,是整体的行业可以和外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六十七相对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增持,在中国买进660亿美元国债的同时,日本减持了128亿美元,从而把美国国债第一债券人的大帽子,拱手转让给了中国。同时,美国的各位大佬们,从索罗斯,罗杰斯,到巴菲特等等,都早将手中美元脱手。事实上,在美国2004年开始发行的平均每年4千亿美元的国债中,94%的买家是外国投资人(中央银行和私人投资者)。根据日本人的估计,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六十五听起来很明白,那么这个8%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其实这个数字是在1990年代中期弄出来的,而且原先的数字是7%。好像有一阵子,俺们听到的是9%,还常常听到要保10%,现在才开始听到保8%。当时提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中国要解决三大部分的就业问题:首先是大规模下岗的国营企业职工,然后就是每年城镇里新增的适龄劳动力,再就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其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六十三首先在应对当前这个形势的时候,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以为只是这个年关难过,如果政府各种救援措施得当的话,比如说新劳动法不要搞了,取消最低工资制度,调高出口退税,放水银行信贷等等,顶过去就行了。更有甚者,连将人民币再度贬值的口号都喊出来了。这些办法,也许可以救急,但不能救穷,可以就一时,不可能救长久。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真的经济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1-17 12:31:56)
前文提到了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的转化,在于美国消费者是在给大坝加固,还是给大坝放水。不过有一点是不用质疑:库里的水位高得惊人,那个转变可能很快。
所以这个小帖子,算是对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决策人,尤其是中央银行里的人们,一个提醒,现在的货币政策和调控政策,都不要过头,要把持中庸之道,留下点灵活转变的空间。今年初的紧缩政策显然就是过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11-17 01:11:28)
现在是两个大坝:
一个是银行体系。联储局用各种方式注资进来。现在的实际利率是0.25,低于目标利率1.0.如果要保持一致,大概是向银行储备付息。不过这成了抽水了。当然另一种可能,就是大家的水很多,信贷额度用都用不完,所以实际利率低。
一个是借贷信心。看来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差不多是历史最低(只是70年代高通胀时代,有一个快速探底),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七篇地区发展博弈果落案兮花正谢,冬飞雪兮夏送凉。煮新茗兮寒衣成,饪佳肴兮小碟香。六十一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家整天谈论的就是如何将中国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中西部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和江西等省,并讨论如何在沿海地区,将产业升级换代,从简单的代工(OEM),走进设计加工(ODM),并进一步走进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五十九那个时代有一点和今天相像,就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比较合理。在当前西方银行体系货币再生系统暂时失灵的情况下,尽管各国政府在大力注资,由于对经济前景的黯淡,和实体经济的资金缺位,都会是通货紧缩成为这两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由于外汇储备的庞大,在国际市场上一枝独秀,而其他国家又没有资格跟进,就会导致原材料和能源的买方市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五十七前面俺曾经就中国的外贸困境和内需转型提出了意见,并且对俺们中国政府调侃了几句。结果在俺娓娓道来,还没有登出中国转型的看法之前,中央政府已经出了重拳,推出了2年4万亿人民币(即5860亿美元)的对实体经济刺激方案,不由得不大声叫好,对胡老板掌舵的党中央,和温老爷牵头的国务院,行动果断,判断正确,头脑清晰,发出由衷的赞叹。当然,各级省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