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啊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诗经》里著名的蒹葭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读来似缠绵悱恻,似相思情诗。
《诗经消息》一书,对此句有个有趣的解释。俞樾,闻一多研究得出,"伊人"该是叫"伊人"的小岛。这样原句大意是:一大早出门踏春,打算去伊人岛瞧瞧,听说岛在河的另一边。河边芦苇已绿,晨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01-28 10:12:06)

原准备学陶渊明了,“闲静少言,不慕名利”;读书也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忘食”却不至于,倒是基本上能做到”每有会意,转眼就忘。”当然,这样也就更没时间扯淡和臆想了。
忘了是谁说的了,说人的意识有正反两面,像荡秋千一样,在魔鬼和天使之间荡来荡去。我的意识也不例外,一会儿荡在魔鬼,一会儿荡在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最近看到有关《洛丽塔》的争论,蒋方舟认为纳博科夫是要让读者看到一个恋童癖是如何巧言令色地为自己辩护的,她说:“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悄悄设下了一道考验,而90%以上的专业读者都没有通过”云云。 蒋可从道德层面解读《洛丽塔》,这没有什么,但要说纳写《洛丽塔》有道德意图,似可商榷。 速查一书,见下图,简单驳之。 对《洛丽塔》的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去年一月某个下午,我出去拍片了,对我来说,这该算是几年一遇了吧。不知为什么突然来了拍片子的兴趣,也不知当年为什么突然对拍片渐渐失去兴趣,也许是因为这个,也许是由于那个,或许是因为这个和那个,搞不清楚了。不过,最近发现随着年岁增长,过去的事情似乎越来越清晰了,而未来反而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模糊了,脑子里也就总想着尽量放大现在的这一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埃柯《树敌》 如序里所说,本书原命名《偶谈集》,所谓"偶谈"即作者原本无意创作,而应他人要求就某一话题撰写的发言或文稿。 其中有一篇"《尤利西斯》:我们的惦念"汇集了一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报刊杂志对《尤利西斯》的批评,言辞非常辛辣。且不论评论观点正确与否,读来却挺有趣。 ——"这部《尤利西斯》谈不上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达蒙·加尔格特《在一个陌生的房间》 达蒙,号称日后将取代纳丁·戈迪默和库切的又一位南非作家。 不熟悉,头一次读他的作品。小说以"记忆"为主题,讲述三段旅行故事,或者说是由三段旅行而衍生的人生故事。主人公与作者同名,也叫达蒙,读者不免觉得小说有自传意味。然而作者死不承认说,"我的写作方式是回忆,而'回忆就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马丁·瓦尔泽《第十三章》
2012年这本书出版时,瓦尔泽85岁。到今年,瓦尔泽91岁了,可谓德国文坛常青树。
小说为书信体叙事形式。一个已婚男在一个晚会遇到一位四十多岁已婚女,对其一见钟情。两星期后写情书给女的,没想到女的竟回了信。于是逐渐开始了书信往来,你来我往,互述情愫,男的情愫要多些,女的唠叨琐事多些。两人一直保持书信交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8-11-12 07:25:09)


去年开始喜欢篆刻,闲时临汉印练刀,以及笔意明显、刀意肆意的战国玺。 * 草刻"铁锅炖鱼",篆字竟无'锅'、'炖'二字,查零件拼之。。。 * 得空临一战国玺和一秦印。 战国玺自然奔放,粗犷雄浑,笔法较放纵,布局变换莫测,难临一些。到了秦,讲究规矩、讲究统一,于是印上也加上了框框,省却了章法的麻烦,所以相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瑟尔伯·昂托《月光下的旅人》
作者瑟尔伯是匈牙利著名学者,1901年生于犹太家庭,1945年被纳粹杀害。其本为学者,治学之余玩票写小说,一不小心写了部匈牙利名著,这点有点像钱钟书。
小说的主题仍是"逃离"。逃离必然伴随着另一主题,"寻找"。米哈伊在与新婚妻子爱尔玛威尼斯渡蜜月时逃离,满意大利追寻年轻时爱慕的叛逆女孩艾娃。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前两天读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时间的噪音》,是以肖斯塔科维奇的经历写的小说。里面提到另外一位一位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其在美国养尊处优,未经历前苏联专制下的苦难,也未在西方对苏联置一词。所以,作者对肖斯塔科维奇晚年被动入世的所谓"懦夫"行为表示一定的理解,并认为在专制统治下能苟且活着并有大量创作的肖不是"懦夫"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