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啊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0.2.21周五 下午整理吴宓日记,标记不全。又整理季羡林日记,标出所涉及人物。 补:上周整理完周作人自选文集。 补:上周末及这周几晚看完《张宗和日记第一卷》和《一曲微芒——张充和书信集》。书信集谈论生活琐事多多。 补:西南联大各书继续阅读中。 下班路上车里的收音机传来一首“sweetsweetlittlelie”,感觉此歌调调不错。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读《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堂》。二十部短篇,二十篇评论,每个短篇配一个评论,相当地手把手教写作。 詹姆斯•索特体短篇《曼谷》,结构巧妙,文字露骨。在性的表达上,有一种技巧是将生殖器和宇宙联系起来,继而联系诗歌乃至哲学,将本能的东西玄妙化,将粗俗的东西说得比较高级。小说里提到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6-29 20:42:02)
我是用铅笔写这篇评论的,试图借助铅笔书写直抵现实主义戳破纸的力量,而尽量避免后现代主义花里胡哨的形式。后现代小说读过不少,对其花样繁多的形式新奇过,然而读多了未免会有人工痕迹过多的感觉,觉得那些文字并非自然地流淌。现实主义依然有它固有的力量,朴素的“形式”似乎更能突出“内容”的感人,这种感觉,同样也来自观看南京西瓜子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杨静远《让庐日记》(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 日记写于1942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多涉个人感情事,杨静远当时20来岁,在武汉大学读书,正值怀春之年。看照片长得似乎也不错,感情经历自然丰富些。日记里倒透露出了杨在交男友方面的小伎俩,即一边装作没事儿人似的给出各种微妙的暗示,一边耐心地等待某个心仪的傻小子沿着蛛丝自投罗网。当然,也有不顺的时候,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克拉丽莎喜欢他胜过喜欢理查德,萨利敢肯定。
"不对,不对,不对!"彼得说。
——弗吉尼亚·吴尔夫《达洛维太太》 小说里的一句对话,基本交代了几位主要人物。小说的意识流基本在这几位之间流来流去,偶尔在次要人物那儿拐一个弯。 不得不佩服伍尔夫充沛的意识流劲儿,小说从头到尾都流得细密饱满,堪比萨特的《恶心》。读这类书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几本"红皮书",原散落在书架四处,某日觉得它们红得有点寥落,就取下来聚堆儿读一读。书好坏参半,由插的纸条可见喜好程度。较喜欢左边那本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中间几本感觉还好,右边那本《傻瓜之光》,呵呵,不读也罢。 * 因上面有奥康纳的作品,于是找来手头所有的书奥康纳的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陈子善《不日记三集》 很喜欢陈子善的这个系列,读完《不日记一集》后,期待二集,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整理之前读的毕树棠《螺君日记》,甚喜欢某有一天的日记,如一篇散文,有趣的地方甚有趣,感人的地方颇感人。整篇贴图上来。 罗振玉书法有"小米稀饭之意味";郑孝胥有"西贡大米干饭"之气派;康有为其字"使人有鸡毛蒜皮之感";梁任公作品"仿佛菜市上的胡萝卜摊";"叶誉虎之字好像徐娘半老,个个都患腰痛,有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诗经》里著名的蒹葭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读来似缠绵悱恻,似相思情诗。
《诗经消息》一书,对此句有个有趣的解释。俞樾,闻一多研究得出,"伊人"该是叫"伊人"的小岛。这样原句大意是:一大早出门踏春,打算去伊人岛瞧瞧,听说岛在河的另一边。河边芦苇已绿,晨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01-28 10:12:06)

原准备学陶渊明了,“闲静少言,不慕名利”;读书也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忘食”却不至于,倒是基本上能做到”每有会意,转眼就忘。”当然,这样也就更没时间扯淡和臆想了。
忘了是谁说的了,说人的意识有正反两面,像荡秋千一样,在魔鬼和天使之间荡来荡去。我的意识也不例外,一会儿荡在魔鬼,一会儿荡在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