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10):电影作者:谢盛友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大队里放电影,《小铃铛》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的电影。如果我没有记错,导演应该是我们谢家人:谢添。
全村的人很早很早就收工了,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干干净净洗个澡,穿上新衣服,每个人提着凳子,到隔壁村等待、等待,等待着电影开始。
当然是在露天看电影。
我当时最大的心愿是:电[
阅读全文]
童年回忆(9):端午
作者:谢盛友
端午节到了,家乡人用芭蕉叶包粽子。小的时候,我们这一天要到水井边去,好好洗澡,而且在一桶一桶的水中放了柚子叶,然后冲凉。大人告诉我们,用柚子叶洗澡可以驱鬼辟邪,在海南岛文昌县,可能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去痱子,因为海南天气炎热。五月,普遍认为是个毒月恶日,五日是最大恶日。据《礼记》载,端午[
阅读全文]
我怀疑我成了植物人
作者:谢盛友
2008年2月份,我收到在国内一本尖端思想表达的刊物任总编的朋友的来信:
早就想跟您谈谈心了,一直不太好意思。但老拖着也不是办法,还是直接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吧。我很乐意传播您的观点,但每次都收到读者反馈,称您的中文已比较生疏,词汇、句式、标点符号都挺拗。另一位海外的作者也有这个问题,与您一样,他的作[
阅读全文]
网络新闻学(33):盗版
盗版指在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其作品、出版物进行复制、再分发的行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种行为被定义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会受到所在国的处罚。盗版出版物通常包括盗版书籍、盗版软件和盗版音像作品。在香港,没有正式授权下所制造的产品,俗称为老翻。盗版出版物由于逃避了所在国应缴的版税[
阅读全文]
她们的歌(短篇小说)
作者:谢盛友
康乐园的广寒宫就在东湖的旁边,东湖一年四季风情万种,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其春来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夏来学子湖滨戏水,好一派南国风光;秋来名花满地红遍,格外飘香;冬来万千南国候鸟,满湖觅食欢唱。
黄昏时的东湖,一片宁静祥和的色彩,他与老大在湖边散步,悠然自得,人和谐,景和谐。大约晚上七点钟的时候[
阅读全文]
金日成的笔记(微型小说)
作者:谢盛友
范美忠大喊一声:“地震了,同学们快跑!”范美忠没有带走他七十多岁年迈的老母亲,也没有带走自己的儿子,范美忠带走一箱沉甸甸的金日成笔记。范美忠很得意:“金老大,请进,请看人民日报怎样表扬我!”
“祝贺您,我一般不在那里玩,应该很不容易发表吧!”金大中暗地偷笑。
其实,范美忠根本不知道,[
阅读全文]
网络新闻学(32):两岸三地的制度
在中华民国境内,著作权的规范是依照著作权法,最早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十四日制定40条,尔后多次修正。著作权法现行主管机关为经济部。著作人一般于著作完成时享有著作权。中华民国著作权法/民国79年或更早的版本,著作权限终身加30年,而且没有该期间届满当年之末日为期间之终止规定。中华民国著作权法/民国81[
阅读全文]
我对铁公鸡排行榜的看法
作者:谢盛友
对“羞辱”外国公司在四川地震赈灾捐款的所谓“铁公鸡排行榜”,我一直以来都在观察和思考,我今天要发出一种与国内精英学者完全相左的声音。我为什么觉得排行榜有重大的民主政治意义呢?因为我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再加上与愤青们的交流,我感觉到,愤青们的排行榜有意无意地推动了中国民主运动的车轮。阅读全文]
童年回忆(8):芭蕉
作者:谢盛友
芭蕉树芭蕉叶在我的童年岁月中记忆非常,端午节家乡人用芭蕉叶包粽子。
海南粽子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令食者胃口大开。堂姐早就出嫁给人了,小的时[
阅读全文]
童年回忆(7):扁担
作者:谢盛友
家乡盛产椰子,想吃椰子肉,真的很不容易,你得先把最外边的外壳用刀去掉,看到一个内壳,这个内壳很硬,先得用刀切割一个口,之后可以饮用椰子水,这时把椰子硬壳打开,就可享用鲜鲜嫩嫩的椰子肉。椰子肉可以用来炒菜,也可以用来做点心,椰子硬壳可以用来做工艺椰雕。椰子外壳本来是废物,聪明的家乡人则废物利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