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我们是否忘记了奥林匹克精神?

(2008-06-12 06:47:15) 下一个




我们是否忘记了奥林匹克精神?


作者:谢盛友

我说过我是听“敌台”长大的,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哪怕到了1986年,我在湖北铜禄山工作时,还看到“严禁偷听敌台,人人监督举报!”的标语,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给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1987年,蒋经国先生开放赴大陆探亲。那年,有一次我出差北京,坐火车从北京回长沙,同车厢里就有两位从台湾回湖北探亲的国军老兵,他们拿着台胞证到处旅游。一位老兵的话我至今仍然记住:
我当年是一个小兵,幸亏同乡是开船的,才能逃到台湾,如今已经老了,没想到还有命回家看老婆。老婆在家里帮助看管老家,当然已经嫁人了,是我村里的堂哥哥,他们帮助我养育我两个亲身骨肉,都长大成人了,真不容易。……那位老兵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我今天写这些文字时,也是含泪书写。

火车摇摇晃晃,我昏昏想入睡,突然间想起柏林墙,想起Schneider。
柏林墙就是冷战的象征,1953年斯大林死亡,东柏林爆发革命,要求民主选举、新闻自由和公平竞争,结果被东德和苏联的坦克镇压,西德为了纪念这场运动将6月17日定为德国的统一日(德国的国庆),将西柏林的一条大街命名为“六月十七日”大街。为了阻止不断的逃亡潮,1961年8月12日至13日凌晨,东德政府在一夜之间筑起这堵围墙,它把柏林隔成两个世界,一边是社会主义,一边是资本主义。这堵墙给柏林人造成的血泪创伤,收集于国际名作家施奈德(Peter Schneider)的“越墙者”(Der Mauerspringer)一书。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集团崩毁,柏林墙也随着倒塌,1990年10月3日拆墙,拆墙日的意义比6月17日的纪念意义更大,于是,统一后的联邦德国政府将10月3日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

1994年,我在台湾大学与同学座谈,他们问我“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我说,是台湾海峡。同学们笑了,而我是认真的。真的,什么时候没有台湾海峡了,两岸就统一了。这道海峡是自然的海峡,也是思想的海峡。
我至今仍然记住,我绕道香港返回德国,大同盟的老师让我帮他带一个包裹,在香港时邮寄给他在湖南的亲人。

2000年在悉尼举行的千禧奥运。韩国与朝鲜这两个分裂了半个世纪的兄弟国家,虽然还是分别竞赛,但在开幕那天,世人都看见他们的选手,在统一旗帜下进场。在场观众都报以热烈掌声。这是奥运史上一个难得的佳话。 韩、朝自当年年中举行历史性“两金峰会”后,半个世纪的仇恨与敌对,几乎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世人都把朝鲜半岛的和解,视为千禧年的一个佳音。
 
我书写表达,建议北京,促成2008年双八节(即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式上,胡锦涛和马英九双双出现,让全世界在直播中都可以看到一个崭新时代的诞生,让全世界人看到北京奥运,看到新中国的成功!

什么是奥运精神?《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欧文斯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就是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与冲突,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领悟到各个民族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

我怀疑,我们真的忘记了奥林匹克精神。海峡两岸是同文同种,真的,两岸不应该有海峡。


写于2008年6月12日,德国班贝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