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2-11-15 13:37:48)

谢盛友:钝感钝感力
作者:谢盛友

屋外雪花飘飘,巴伐利亚的早晨,寒气逼人。突然间听到敲门声,伙计说,楼下有人找我。外套没穿上,我急忙地下楼,第一次直面你。“老弟,我的银行信用卡损坏了,自动提款机不认账,无法取钱。我父亲淹死在巴德湖,我必须马上赶到慕尼黑,为父亲安葬。你能借我多少钱?”开门见山,你道出预谋好的非心里话。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2-06-23 13:52:05)

谢盛友:历史上曾有那一时刻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于1927年完成历史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SternstundenderMenschheit),在书中作者选择了历史上的十二个时刻进行描写。这些时刻有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比如滑铁卢战役中未能及时增援拿破仑的法军少将格鲁希的遗憾),有的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比如亨德尔的中风与感悟)。情节的吸引人加之作者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6-22 14:28:29)

尴尬的同学聚会资料来源:网络
中山大学的同学们正在策划明年的同学聚会,仲华突然传来如下八卦:【尴尬的同学聚会】
黄埔军校:一半同学打另一半同学;
政法大学:一半同学抓另一半同学;
复旦大学:一半同学在并购另一半同学;
医科大学:一半同学在卖药給另一半同学;
财经大学:一半同学在查另一半同学的帐;
师范大学;一半同学在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2-06-10 12:45:44)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天安门学生运动领袖柴玲关于“宽恕六四”的讲话,读后感慨良多,因此有这篇小文。我们有罪吗?这里的我们是指1989年之前就到欧美来留学的我们。不管你是公派还是自费;不管你是否因为“六四保护案”而留在欧美,希望我们一起来反省,我们竟然活着,有没有罪?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1883-1969inBasel)在其著作DieSchuldfrag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2-06-05 22:19:48)

谢盛友:交通灯遐想
作者:谢盛友
1886年1月29日,卡尔•奔驰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德国到处都在庆祝和纪念人类发明汽车125周年。大学图书馆旁边的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交通灯。1807年的一天,身材矮小的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从此经过。红灯亮时,在十字路口等待,看着对面的巨幅汽车文明广告,我在想,当年拿破仑骑马,那时应该没有交通灯吧。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2-05-31 13:36:07)

谢盛友:欧洲海盗党的左右难题
作者:谢盛友(德国专栏作家)根据德国当地时间20点公布的选举结果,与2010年比较,2012年5月13日举行的德国北威州的大选中,海盗党囊刮左翼党,获得近8%的选票而进入州议会。2011年9月,海盗党以8,9%的得票率进入柏林州议会,2012年3月又在萨尔州拿下7,4%的选票,昂然进入萨尔州议会。2012年5月6日举行的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2-05-16 13:21:40)

德国中国文化年随想
谢盛友:当儒道佛遇到基督
【谢盛友/德国专栏作家】
德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
蒂洛•萨拉青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还不错,他2011年1月29日接受《柏林日报》采访时,大力称赞中国人,强烈要求德国人向中国人学习,尤其借鉴中国人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经验。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09年12月31日给出的统计资料,在德国有来自大陆的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2-05-03 14:14:41)

谢盛友:“一定要说”:格拉斯在说什么
作者:谢盛友

在伊朗核争议背景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格拉斯(GünterGrass)2012年4月4日在《南德意志报》上刊登诗作«Wasgesagtwerdenmuss»(《一定要说的话》),严厉抨击德国和以色列。在这首诗中他批评说,通过向以色列出售军火,德国有可能成为一种“可预见的犯罪”的同伙。格拉斯称,以色列对本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2-04-09 12:38:01)

月光下的築夢者
採訪/撰稿王敏俐
每一個海外學子都有一個深切的體驗:進入一塊陌生的土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相同,我們身邊的朋友,多數只是點水之交,隔著一曾保護膜-我們走不進彼此的故事裡。然而我們依然相信,在這個冷漠的世代,在孤獨的異鄉裡,依然有許多美好精采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去體會,去享受心靈對話的震撼與感動。帶著一份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2-04-05 12:56:10)

谢盛友:当学术权威遇到八卦
------德国中国文化年随想之1
【(谢盛友/德国专栏作家】
“中国文化年”是中德建交40年以来中国在德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项目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活动,全年在德国各地将举办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电影、展览、对话论坛等领域共150个项目、超过500场活动。
“中国文化年”的目的之一是,举办者希望通过500多场活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21]
[122]
[123]
[124]
[1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