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5-04-02 08:50:35)


G7峰会展现谢盛友
各位文友:
巴伐利亚州政府来电:七国集团(G7)峰会2015年6月6日至7日举办。谢盛友的人生故事以图片和文字在宫殿的大厅里展现。
复活节愉快
盛友顿首
------
联邦总理AngelaMerkel为6月的G7峰会预订了埃尔毛宫:位于南德腹地的一个迷人的地方。
2015年初夏,这家优雅的酒店连同自然保护区埃尔毛阿尔卑斯峡谷被“扩大为”一个约4平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俾斯麦坚信国家社会主义
2015年4月1日,俾斯麦(OttovonBismarck,1815-1898)200周年诞辰。
中国是社会主义,医疗和教育最不应该产业化,而平民出身的朱镕基执政时,做了。
俾斯麦贵族出身,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总理),人称“铁血宰相”。当时的德意志是贵族的天下,贵族完全可以将医疗和教育产业化,而贵族出身的俾斯麦没有这样做。
朱镕基,俾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15-03-29 09:13:52)


(摄影:Foto:WolfgangDauscher)
士、商两栖的谢盛友则是德国学者学生研究的对象。谢盛友1958年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1979年考进广州中山大学外语系,1988年坐火车经过蒙古、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到西德巴伐利亚自费留学。2014年3月16日他以CSU(基督教社会联盟)党内最高票之10621票当选班贝格市议员,是欧洲首位华人参政,引起德国舆论轰动,令文坛政界观察家跌破眼镜。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AltesRathaus老市政厅(摄影:Foto:WolfgangDauscher)
黑格尔与拿破仑在此相遇
作者:谢盛友
我把餐馆的窗户打开,依窗外望,班贝格雷格尼茨河对岸的州立图书馆,曾经是拿破仑的行宫。1806年10月6日,拿破仑在此签署对普鲁士宣战书。
黑格尔遇到拿破仑
1807年,37岁的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是《班贝格日报》的总编辑,他亲眼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5-03-22 07:42:33)


高大的椰子树,我一见钟情。
卑微才向往高端。
你住在我书页中,驻在我心底。
你站在我面前,
把目光牵引,
我无法离开你的视线。
爱从不拐弯抹角,
是率直的表达。
简洁的装束,
魁伟的身材,
气质优雅,
英姿飒爽,
撑起海南的唯美。
DiehoheKokospalme
BaumdesHimmels
Dukannstniedrigsein
deshalbbistduhoch
InmeinenBüchernschreibeic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3-17 02:44:13)


蝉:故乡行
(摄影:朱颂瑜)Foto:CarmenZhu
作者:谢盛友 悄悄的蝉走了,正如蝉悄悄的来。蝉挥一挥衣袖,不带走蝉的《故乡情》。 在我们故乡,雄蝉才会鸣,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而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雌蝉“不会唱歌”。据说,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雄蝉的叫声,雌蝉听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在交配受精后,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3-15 05:37:36)


祖屋乃故乡
作者:谢盛友YouXie
(摄影:朱颂瑜)Foto:CarmenZhu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翻阅时光走过的情痕,低头沉思深浅的细节。年轮的痕迹重了,心灵的留痕轻了。人生的视线,或模糊或清晰。如茶,有甜、有苦,占据着心灵的各自角落。满满的,都是自己值得记忆的平凡和碎念。聚拢的,都是生命过往里的闪亮和储蓄,进而尘封在生命的旅途中,成为时间威严里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微言歐洲─歐洲華文作協2014的成績單

西方朔
德語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自願入伍,因為他是一位有責任感的知識份子,痛恨“歐洲人缺乏統一的精神”。戰爭結束後他回到奧地利,深夜難眠,仰望薩爾茨堡的星空,突有靈感,完成了歷史特寫《人類的群星閃耀時》(1927),書中描寫了拿破侖如何兵敗滑鐵盧,歌德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3-01 06:58:05)


谢盛友1988年出国留学时护照上的照片
谢盛友:我们成长的年代
作者:谢盛友
我们成长的年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代。“老三届”是指中国1966年、1967年、1968年的高中毕业生,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考大学。1966年到1968年,中国正陷于“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之中,大学停止招生。在1968年至1969年的上山下乡高潮中,这三届本应已毕业的而实际上并没有完整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Foto:HaraldRieger)
谢盛友与Bamberg市长参加纪念活动
70年前的今天美国轰炸德国
二战期间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联合发动的针对德国各个城市的大规模空袭行动,70年后的今天,被看成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德累斯顿大轰炸的性质问题尤显特出,成为争论焦点所在。从极左翼到极右翼之间,各个政派都发表了意见。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116]
[117]
[118]
[119]
[1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