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2-04-09 12:38:01)

月光下的築夢者
採訪/撰稿王敏俐
每一個海外學子都有一個深切的體驗:進入一塊陌生的土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再相同,我們身邊的朋友,多數只是點水之交,隔著一曾保護膜-我們走不進彼此的故事裡。然而我們依然相信,在這個冷漠的世代,在孤獨的異鄉裡,依然有許多美好精采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去體會,去享受心靈對話的震撼與感動。帶著一份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2-04-05 12:56:10)

谢盛友:当学术权威遇到八卦
------德国中国文化年随想之1
【(谢盛友/德国专栏作家】
“中国文化年”是中德建交40年以来中国在德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项目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活动,全年在德国各地将举办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电影、展览、对话论坛等领域共150个项目、超过500场活动。
“中国文化年”的目的之一是,举办者希望通过500多场活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3-25 08:17:14)

谢盛友:寄希望于薄熙来
德国著名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Lenz,1926-)在其小说《德语课》(Deutschstunde,1968)中,以真切朴素、错落流转的叙述手法,深刻审视了德意志那个疯狂时代被扭曲的人性。《德语课》出版于1968年,作品取材自画家埃米尔‧汉森(EmilHansen)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在易北河的一座孤岛上,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2-03-08 13:22:49)

谢盛友:30年前的大学学习
●谢盛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某一秋天,穗琼1号客轮在海口秀英港起航,轮船里大约一半是从海南岛到广州读书的学生,有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师范学院,也有到暨南大学的。那张船票是我的朋友谢容照的父亲买的,他当时在海口港务局工作,容照考上广州外国语学院,我们两人在一个二等舱房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个喜欢用心灵和自己对话的人》
作者:穆紫荆
  在位于德国的阿克赛尔•施普林格(AxelSpringer)报业出版集团于2012年1月6日所发布的立项研究《书写德国新闻史的人》的纲要中,出现了一个来自中国大陆在德国已生活了将近半個世紀(盛友注:作者穆紫荆笔误。正确应该是:将近四分之一世紀。)的名字——谢盛友(YouXie)。被同时列入研究纲要的共有20[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2-02-29 12:43:02)

谢盛友:康乐园歌(1):报到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某一秋天,穗琼1号客轮在海口秀英港起航,轮船里大约一半是从海南岛到广州读书的学生,有到中大、华工、华农、华师,也有到暨南大学的。那张船票是我的朋友谢容照的父亲买的,他当时在海口港务局工作,容照考上广州外国语学院,我们两人在一个二等舱房间。经过26个小时的航行后,第二天中午,天气炎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你知道为什么2月有29天?
克里斯托佛•克拉乌(ChristopherClavius,1538-1612)1538年3月25日出生于巴伐利亚的班贝格(Bamberg),在班贝格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级文理中学(Clavius-Gymnasium,Kapuzinerstraße29,96047Bamberg)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创建于1794年(Ingenieur-undZeichnungsakademie)。Clavius-Gymnasium也是我儿子谢于骅的母校。克拉乌1555年加入耶稣会,其后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2-02-26 10:41:49)

谢盛友:千万不要叫她“同志”
在一次有关繁体字和简体字的争论中,男女发生不快。繁体字的「愛」是有心的,简体字的“爱”没有心;
繁体字的「親」是相見的,简体字的“亲”看不见;
繁体字的「義」中是有我的,简体字的“义”没有我;
繁体字的「廟」是經常朝拜的,简体字的“庙”由不得。
我出版发行中文刊物20多年,最怕使用电脑简繁自动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2-02-25 13:34:07)

海外作家协会的权力和作家的权利
作者:谢盛友
很多人很难搞清楚海外华文作家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如果你认为,作家协会可以发工资、定级别、发奖金、分房子、报销差旅、医药、困难补助各色费用,那你就别加入海外的华文作家协会,因为这样的组织没有这样的权力、能力和财力。那么,你加入华文作家协会有没有权利呢?当然有!
二流作家需要工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2-02-24 14:07:38)

苏青的背影
作者:谢盛友
作家高蓓明把她的藏书之一,苏青(1914年-1982年)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赠送给我,令我再次看到了苏青的背影。其实,在文化方面,我是一位保守主义者。我希望保存中国古老文化,2010年我为与张爱玲同輩的女作家苏青(馮允莊)的故居宁波冯家大院请命,希望能够保留作家的故居,协助在台北的徐芳敏教授(苏青的外甥女)、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116]
[117]
[118]
[119]
[1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