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而行

人生的这段旅途,我愿为美而行。
个人资料
博文

第四篇马赛马拉(MaasaiMara)大草原一.草原之王马赛马拉(MaasaiMara),有人称它为园中之园,无边的草地复盖着逶迤的丘陵,电影“走出非洲”里那让人震撼的景色是它最生动的写照;也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密集的野生动物天堂,观赏到“五大动物”的机率极高;更因每年动物大迁移在这里横渡马拉河,这被称之为“天堂之渡”的壮举,让马赛马拉闻名于世。
总之,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从Nakuru湖到肯尼亚Safari之最的MaasiaMara国家保护区沿公路要开7-8个小时,路况一塌糊涂。和我们一样也奔那儿去的其它团队临行前都在宾馆买午餐盒,做好长途跋涉一天的准备,我们的午餐则是计划到MaasiaMara的宾馆享用的,心中有本地图的Patrick要走的是乡间小路,计划五个小时就能赶到那儿。在田野里兜风自然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头一天的雨害得我没照好火烈鸟,可把这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三篇沿东非大裂谷南下三.世界级的瑰宝--纳库如湖国家公园(二)稀有之稀有晚餐一样地丰盛,尤其是明炉烧烤的小羊排,自从Carnivore以来基本吃素的我也忍不住吃了几块,也许是靠近纳库如市,蔬菜品种也多些。晚上有各种非洲部落民族歌舞露天表演,鼓点激越,舞步豪放,观众又多,热闹得很。
兴奋了一天,又在湖边吹足了冷风,晚上才感到在Samburu就开始的感冒和咽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三篇沿东非大裂谷南下三.世界级瑰宝--纳库如湖国家公园(一)位居大裂谷中央的纳库如湖四面火山环抱,湖水极浅又极碱,适时而疯长的水藻成了亿万只粉红色火烈鸟和白色鹈鹕生存的天堂。火烈鸟在那蔚蓝色的湖上舞成了一片流动的红云,被冠为世界最壮观的鸟景,是肯尼亚献给世界最美的图画,也是我向往的肯尼亚第二大奇景。
188平方公里的纳库如湖国家公园三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第三篇沿东非大裂谷南下一.赤道上的雪山云遮雾障的肯尼亚山终于在我们离它而去的那一天显露了峥嵘,3200米高的峰顶直指蓝天,尽显着肯尼亚第一,非洲第二高峰的雄姿。这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遗作地处赤道而又终年积雪,它赋予了这个国家神圣的名称,也带给了她的人民昻扬的民族自豪感。Kikuyu部落人所信奉的神Ngai也相信是住在这山里。因为它的陡峭,登山者要想征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第二篇肯尼亚北部行六.初访部落人传统四.珠编工艺
一家门口有两个女人坐在地上用细珠子编项链,不同颜色的珠子拼出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还拼出了肯尼亚的国旗,这是她们特有的技艺,已经风靡全世界。
寨子里很多人脖子上都挂着很多个项链,手上套着很多个手镯。这些东西她们也用来赚点私房钱,寨子最里面有个专为游人摆的地摊市场:两排拖儿带女的女人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2-20 10:37:06)

Labrador,这个与洁净水相连的名字,让我们想到的是北冰洋边一片寒冷而荒凉的净土,它得名于葡萄牙探险家JoaeFernandesLabrador,与纽芬兰西北角仅以StraitofBelleIsle海峡相隔,我们又再次开上了跨海峡的大轮,目的地是Labrador的红湾。红湾给我们的第一印像就是更荒凉,入眼所见都是岩石乱石,纽芬兰茂密的森林就跨不过这条海峡。第二印像就是那B&B的漂亮女主人冷冷峻峻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2-13 11:16:17)
阅读 ()评论 (4)

第二篇肯尼亚北部行六.初访部落人来龙去脉远古,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居住着一种叫尼罗提克(Nilotic)的游牧民族,因受自然条件的驱使他们不断向南迁移,现在分布在苏丹,肯尼亚,乌干达,索马里,坦桑尼亚等地,演变成为Samburu,Turkana,Maasai及其它一些小部落。在肯尼亚,只有这三个大部落还保留传统的半游牧生活方式。他们本是近亲,虽各有各的语言但讲话可以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二篇肯尼亚北部行五.长镜头的魅力我分外喜爱我那个100-400毫米的长镜头,它收放自如,图像清晰,背景虚化好,特别可以把很远的目标拉近,在Safari照动物它可真是大显身手啦,还可当望眼镜用。自从进了Safari它就没离开过机身,Patrick都奇怪地问我为什么从不换其它的镜头。对周围的人它也是魅力四射,有它挂在胸前,我经常沐浴着友好和羡慕的目光,有人前来搭话也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