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在人们想着是去东北看雪, 还是去南方避寒的时候, 驴叔到上海走了一趟。 尽管去过很多次, 但还是被这些老上海的照片瞬间击中了! ©抖音大哥 ©抖音大哥 这些照片,一经分享,便引赞无数, 那是一个与印象中完全不同的上海: 没有外滩的游人如织, 没有陆家嘴的纸醉金迷, 没有迪士尼的疯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无论是卢克文式的文盲,还是周某平式的文盲,都喜欢反复告诉大家一个离奇的故事:西方是中国的敌人,西方国家用各种手段把中国搞乱,西方国家已经把很多国家糟蹋掉,乌克兰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你们不警惕西方国家,将来你们的女人就会跟乌克兰的女人一样到世界各地去卖淫。一个人知识水平和诚信若是稍微强过周某平和卢克文这种德智双残的文盲,就不会得出这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1、千里纵横,你总得有个家,万众首领,你也得有个妈。2、委屈烦恼,你非得有人听,出色得意,你还得有人夸。3、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4、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5、赏一路风光,你得走得动;拣一座金山,你得能够拿。6、酷毙了靓绝了,你要有人爱,摔倒了失足了,你得有人拉。7、结怨不如结缘,栽刺不如栽花;富贵不如福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80年,中国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神秘失踪,遍寻不获,有人怀疑他被外星人劫持,或是叛逃到了苏联。但后来一名法医披露了彭加木的死因,他是被当时同行的科考队员集体谋杀。鉴于涉案人员众多,当局无心追责,致使这起谋杀案的真相尘封至今。彭加木是中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化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工作,1979年还兼任中科院新疆分院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几天,网络上不断传来了各种抵制圣诞节的消息。甚至,一些地方出台禁令,不允许商家悬挂圣诞饰物、进行圣诞促销,乃至规定须清理沿街与圣诞有关的橱窗贴画等。总之,要对圣诞来一场“坚壁清野”。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圣诞更是成了一个巨大的撕裂人群的话题——价值观的距离是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我基本上认同这种习惯于被人引用的说法。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今天是西方国家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啥是生鲜电商?就是生鲜+快递啊!“生鲜+快递”有成功案例吗?有,历史上最早的“生鲜+快递”就是杨贵妃吃荔枝。两广运到长安的荔枝,那距离可是好几千公里,怎么解决这个保鲜问题呢?最早的办法说是打蜡,在荔枝的表面涂上厚厚的一层蜡,把它和空气进行隔离,以保证食材的新鲜。后来又想了个办法,把处理过的荔枝放进竹筒里,进一步密闭空气。但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性的良知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世态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与时俱进,那么年纪越大,人性会越龌龊。。。
“可爱的中国大妈”~天下三分明月夜,无奈二分归大妈。中国人可能是真的有钱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那些比较著名的景区,到处都可以看到挤挤碰碰、吵吵嚷嚷的中国游客。
不过你发现了吗,在这些中国游客中,男性少,女性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3)

回国还是留下来,相信很多人都纠结过。这是一篇在网上流传的文章,作者名字不详,不过文章作者内心的挣扎过程,相信很多华人也经历过。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位华人的故事:转眼从多伦多回上海工作已经两年了。我现在面临一个选择:究竟要不要回加拿大?16岁时,我被父母送到温哥华念高中,大学去了多伦多大学,研究生一拍脑袋去了香港学新闻,然后又辗转回到多伦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曾经不认可李子柒代表中国文化输出这回事,哪怕官媒说了我也不认,但后来我发现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李子柒,而在于,什么才是新时代下的“中国文化”。1华人第一博主前段时间,李子柒的话题又火起来了,有不止一个大V,包括人日,共青团等官媒都出来给她点赞,赞扬她在文化输出方面的贡献。他们的观点是,因为她的视频,在国外获得了几百万的播放量,吸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