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b4/d7/f8/2577d1ac8974gpUyUYPq.jpeg)
看人家在武汉的写封城日记,日本总也不封,也就无从写起。
三天前,在磨蹭了快一周,媒体提前预告几时几刻发布的情况下,安倍首相终于在5月7号宣布了7个都道府县的“紧急事态宣言”。就把它当作与武汉封城一样的标志,开始我的东京日记吧。
20200411(土)
土是日语周六的标志。
这个紧急事态宣言发布之前,安倍首相和东京都知事小池女士很早就已经要[
阅读全文]
我的英国搭档叫Paul,是个黑人(怎么觉得黑人都叫Paul)。他剑桥毕业,进我们公司时是公司鼎盛时期,曾被公司派去科威特,参加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帮助科威特恢复建设的项目,大捞了一笔。然后退了职,自己独立做consultant,这次是聘回来做这个项目。他在伦敦郊区有一所大房子,开一辆大奔驰。他和我说话总是强调自己的口音是剑桥口音(我也发现伦敦腔很难听),还[
阅读全文]
有一次全组开会,领导说现在需要派一名工程师去英国3个月做实地测试(fieldtest),愿意去的举手,没有人应战。会后我就给领导写了一封邮件,大意是:如果没有人愿意去,如果领导觉得我可以,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结果领导很快宣布让我去。办签证的时候遇到些麻烦,因为是短期工作签证,需要英国方面开邀请函,为了签证方便他们把期间写成了6个月,和我申请的3个[
阅读全文]
刚到A公司主要是学习无线通信3G的理论。1G是模拟的,就是我们总是风闻的大哥大。我上大学在A公司打工时见多比大哥大进步一些的模拟手机,和对讲机很象,是不是可以叫小哥大。
进公司时是2G,第一代数字无线通讯技术的时代,欧洲以GSM为主,美国以CDMA为主流。GSM是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s的缩写,所谓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技术,即把频率通过分时分配,形成[
阅读全文]
(来不及按顺序写了,先记录一下当下)
为了公司上市,我被调到投资关系部门。这是我完全陌生的领域、一时间不知所措。还好,有一位银行的大前辈,手把手教我们这些门外汉。连滚带爬地上了市,但情况好不乐观,不但每季的对外发布忙得我们四脚朝天,仅是和投资家门开会就足以把我打晕。有那么多投资机构,谁是谁啊。
苦差事以后慢慢聊,先说说这工作最光鲜[
阅读全文]
到目前为止我讲了小公司和派遣公司的经历,这集开始讲我在globalcorporationA公司的经历,也是我职业生涯的真正开端。
其实我和A公司有些缘分,首先上研究生的时候在他们的中国总部做过小工,帮他们做年会的后勤。后来在北京的外企皮包公司,跟着我的美国老板(银行家的儿子)去他们天津的工厂参观过,因为我老板和工厂总监是大学同学。(题外话:我还和老板去GE的[
阅读全文]
我被派遣的第二个公司是一个典型的软件开发公司,参加的项目是通信网络的构建。这次是一个十几个人的项目组,本来我是和一个中国人前辈一起进组,可是很快他就辞职了,我第一次单独在一个全是日本人的团队。说实话我的日语并不过关,每天的例会需要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我都是听着前面人的发言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汇报的。我的工作本身也有很多挑战的地方,从[
阅读全文]
我被派遣的第一个公司是某银行情报系统公司(informationsystemcompany),当时是银行数据化初期,各银行都引入计算机系统。我参加的项目叫《用户入力系统》,就是用户数据的输入,储存和管理,大概几百人一年多的规模。最上级是框架设计(architect),由Accensure的团队来做,下面一级是设计(systemdesign),由一些中型软件公司负责,再下面一层是详细设计,有派遣公司的团[
阅读全文]
在外企皮包公司整整一年,我每天要给美国的老板发一封英文传真汇报当天的工作。我在打字机上打一页A4的英文,北京办公室的首席代表,我们四个员工的头,给批改,改完再打一遍传真给美国。美国老板或者老板的儿子来北京的时候,我要陪着去和合资的中方谈判。开始我还不能胜任,都是跟着首席代表或者第二席位的大哥一起,到了后来我也单独陪着出去了。刚出学校的[
阅读全文]
就从我找工作开始说吧。
我读完硕士时面临两个工作机会:一个是符合我专业的科技公司,技术职位;一个是外企皮包公司,办公室事务职位。如果是现在的我,肯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但当时的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外企公司:工资是科技公司的5倍,工作地点在北京有名的饭店,还离家近----人是很现实的动物。前者后来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如今产品享誉全球,我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