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3)
2009 (146)
2010 (119)
2011 (91)
2015 (1)
2016 (1)
2018 (3)
2021 (1)
2022 (1)
我被派遣的第一个公司是某银行情报系统公司(information system company),当时是银行数据化初期,各银行都引入计算机系统。我参加的项目叫《用户入力系统》,就是用户数据的输入,储存和管理,大概几百人一年多的规模。
最上级是框架设计(architect),由Accensure的团队来做,下面一级是设计(system design),由一些中型软件公司负责,再下面一层是详细设计,有派遣公司的团队也有个人签约的,最下面是我们这些派遣公司的码工。
我们的工作非常简单,就是把写得几乎和程序一样的文字,改成C语言的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程序结构,语句,甚至变量名都是规定好的,我们就和翻译没什么两样。除了自己编的程序,对整体的项目了解甚少,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项目非常严谨细致,按程序步骤做,不思考都不会出错。开始熟悉规定会花些时间,轻车熟路以后就很轻松了。工作量看似很大,但熟练了以后很快就可以完成定量。余下的时间,有时互相用小窗口聊天,有时去食堂休息。
说起食堂,这是日本公司的特色之一。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都会在工作地点设置一个社员食堂作为福利,价格会比餐馆便宜一些。我们派遣公司来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食堂,定价500日元(大约5美元)一顿定食。本公司员工大约3~4美元。
我们那时还没有互联网,不聊天的时间,由我提议开发了一些小程序,可以自动翻译详细设计,生成C代码和测试程序,实现了自动化。这些工具后来推广给我们公司派遣的所有码工,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有时候想,这种大规模消耗人力时间的严谨操作是浪费时间,可是比起几个人完成一个项目,bug百出,依赖同一个团队维护也许好一些。
这个公司的内部职工并不做任何技术工作,就是各层级的管理者,负责协调,调度和沟通。定期给每个团队开会。我和一些新来的同事日语不行,都是组里的“老”同事给翻译。
当我结束在这里一年的工作时,我们组的负责人,银行内部的工作人员,穿着一身西服短裙制服,年纪不大的姑娘,把我叫到一边,送给我一个花布囊,里面包了一些干花的香料和一条小毛巾,作为送别的礼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平时话也不怎么说的“同事”,走的时候都要有这么一个“恋恋不舍”的礼仪。
某银行情报系统公司的工作,让我第一次经历了大规模协作的软件开发,从而对程序(process)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让我知道工作中应该发挥能动性,通过革新(编自动生代码的工具)改变自己的工作状态和价值(从机械性劳动变成创作性劳动),让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和乐趣。
对工作系统有見解,可以当教授了,
等待後文。